廖 敏
(河池學院 外語系,廣西 宜州 546300)
影響學生二外 (日語)成績的因素及對策
廖 敏
(河池學院 外語系,廣西 宜州 546300)
通過對目前二外 (日語)課教學現狀的分析,并結合筆者的教學體會,指出影響學生二外 (日語)成績的幾個因素,進而探討如何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成績。
二外 (日語);學生成績;教學思考
2000年通過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明確提出了新的培養目標和規格,即具有扎實的基本功、寬廣的知識面、一定的相關專業知識、較強的能力和較高的素質、面向 21世紀的復合型外語人才。[1]之后,很多學校都加強了雙語 (英日、英法等)專業的培養力度,這種潮流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在每年的外語專業研究生入學考試中,報考人數最多的語種就是日語。因此,如何提高“二外 (日語)”課教學質量,提高學生二外 (日語)應用能力成了當務之急。
二外 (日語)課與外語專業課的學習不同,二外(日語)課的學習時間只有 3個學期,每個學期 16周,每周 4節課,而且學生進入日語學習前基本上是零基礎。這種情況下,要使學生日語水平從零基礎跨越到聽、說、讀、寫、譯五項技能的全面提高,無疑是很困難的。
我院的二外課有日語、泰語、越南語三門課供學生選擇。選擇學習日語的學生動機各不相同:有的學生是為了通過英語專業研究生入學考試;有的學生是因為喜歡日本動漫,而對日語產生興趣;有的學生是為了多掌握一門語言,增強將來的就業競爭力;有的學生是認為日語中有很多漢字,比泰語、越南語容易學;還有一部分學生是看到其他同學選擇了日語課,就跟著選了日語課。這些擁有不同學習動機的學生在日語學習初始階段熱情都很高,但隨著學習深入,很多學生學習積極性越來越低。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學習目標不明確,沒有過級要求,學習壓力不大也是原因之一。
我院二外 (日語)課教材選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 (初級上、下)》,該教材詞匯量約 2900個,而授課時間只有 3個學期。根據《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高中畢業生應該掌握的詞匯量是 2400~2500個,參加高考的學生應該掌握 3300個詞匯,而他們的學習時間至少有 6年。從這可以看出,短時間要求學生記住、掌握大量日語詞匯有多難。詞匯量是語言的基礎,沒有詞匯量就沒有聽、說、讀、寫、譯能力的提高。學生記不住單詞,成績不能提高,就會影響學習積極性。
二外 (日語)課由于課時少,內容多,主要采用“滿堂灌”式教學。這種教學方式雖然可以讓學生多掌握知識,但容易導致學生學成“聾啞”式日語,不能滿足社會和學生的要求。
在 2010年上海國際終身學習論壇上,國家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強調,要把終身教育理念作為重要指導思想,把學習型社會建設放在突出位置,保障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學有所成、學有所用。終身學習是指社會每個成員為適應社會發展和實現個體發展的需要,貫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續的學習過程。所以,我們要處理好本科教育與終身學習的關系。本科教育只是終身學習的一個階段,目標是為學生在今后成為各行各業的專業人才以及專家、學者打下一個扎實的基礎。二外 (日語)課課時少,內容多,所以要求學生在短時間內學好日語是不現實的。因此,開設二外課的目的不是要求學生在短時間內學好日語,而是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給學生打下扎實的基礎,讓他們能夠在以后的學習中通過工具書、網絡等自學,提高日語水平。
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媒體教學成為外語教學發展的一個新趨勢。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使用不僅提高教學效率,還能根據需要將教學內容以圖像形式,進行動態分解、組合,生動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獲得啟迪,充分發揮其自身的主觀能動性。[2]例如,在授課中講到歌舞伎、壽司等,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很難真正了解歌舞伎、壽司是什么東西,如果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相關視頻,學生馬上就會明白,而且也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學習策略 (learning strategies)就是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識地制定的有關學習過程的復雜方案。好的學習策略可以快速提高學生日語成績,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如何記憶日語單詞
很多學生覺得記憶日語單詞是一件很難的事,其實只要掌握日語漢字讀音的規律就會事半功倍。日語中的漢字有音讀和訓讀兩種讀法,而音讀和訓讀是相當穩定的。一般來說,和語詞 (日語中固有的詞匯)采用訓讀,漢語詞 (源自漢語的詞匯)采用音讀。音讀是以漢語漢字原來在漢語中的讀音為基礎,通過反切法讀出,就是日語漢字的音讀。例如:“山”字的音讀為“さん(san)”。訓讀是日語固有的讀法,只是借用了中國漢字。例如:日本人自古稱山為“やま(ya ma)”,“山”字傳入日本后,日本人用“やま”來讀“山”字,這樣“山”的訓讀就是“やま”。所以,在記憶日語單詞的時候,首先要記住漢語音讀和訓讀的讀法,這樣就能記住更多的單詞。例如:漢字“生”在日語中多讀作“せい”,學生 (がくせい)、生活 (せいかつ)、先生 (せんせい)、生命(せいめい)、生産 (せいさん)等。
2.如何提高聽、說能力
聽、說能力的提高就是要多聽、多練。對于初學者來說,最初步的方法就是朗讀、背誦課文,多聽錄音。在此基礎上,還應該有意識地培養日語思維能力和模仿實踐能力。培養日語思維能力是指在平時生活當中多用日語表達需求、情感等,想想周圍的事物用日語怎樣表達。培養模仿實踐能力是指多觀察別人,尤其是日本人的表達方式。河池學院沒有日語專業、日語外教,就要多借助多媒體和網絡。例如:看日劇、動漫,聽日語歌等。還有最重要一點,就是張嘴說日語,多和同學練習日語會話,只要堅持下去,聽、說能力都會有很大進步。當然,除了學習語言外,還要了解日本的文化、禮儀、習慣等,說出來的日語才會地道。
3.充分利用網絡資源
河池學院地處桂西北,外在條件不是很好,所以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克服現有條件的限制,縮小和其他高校的差距,提高教學質量。下面介紹幾個好的日語學習網站。滬江日語網 (http://jp.hjenglish.com/),該網站是國內最好的日語學習網站之一,里面資源很多,從基礎階段的聽、說、讀、寫、譯學習資源到高級階段的聽、說、讀、寫、譯學習資源都有,還有很多考試資源等。在線日語詞典(http://dic.yahoo.co.jp/)、(http://www.excite.co.jp/dictionary/),這兩個網站提供《大辭林 (第二版)》、《デイリーコンサイス中日辭典》、《デイリーコンサイス日中辭典》、《新英和中辭典 (第 6版)》、《新和英中辭典 (第 4版)》等詞典的在線使用。新聞網站 (http://www.asahi.com/)、(http://www.mainichi.co.jp/)、(http://www.yahoo.co.jp/),這幾個網站是日本最大的綜合性新聞網站。
二外 (日語)課課時少,內容多,要想提高學生成績,就要充分利用課外時間。因此,加強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傳授學生好的學習策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是必不可少的,這些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今后的發展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促進作用。
[1]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Z].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2]祝大鳴.多媒體教材的開發和利用[R].北京:首屆全國大學日語骨干教師研修班會議報告,2006.
[3]韓新紅.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學習和研究日語[J].日語學習與研究,2005,(4).
[4]張威.對第二外語日語課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2,(S1).
[5]高曉霞.二外日語教學改革初探 [J].常州師專學報,2002,(5).
[6]佟曉梅.外語教育應培養復合應用型人才[N].光明日報,2010-04-01.
G642.0
A
1672-9021(2010)S-0094-03
廖敏 (1981-),男,湖北荊州人,河池學院外語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日語教學法。
2010-06-20
[責任編輯 賀衛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