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霞 汪芳
淺析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
□文/黃霞 汪芳
本文分析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的概念和發展現狀,探討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我國的特殊國情和實際情況,提出適合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的建議。
農產品;冷鏈物流;建議
國家發改委近日公布了《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加快建設“從田間到餐桌”一體化冷鏈物流體系。這也正體現了隨著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的加快,人們對農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農產品獨有的鮮活性、易腐性等特性確定了農產品對物流過程的時效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嚴格標準。但由于冷鏈的問題,我國農產品產后損失嚴重,果蔬、肉類、水產品流通腐損率分別已經達到20%~30%、12%、15%,僅果蔬一類每年損失就達1,000億元以上,因此加快建設冷鏈物流體系迫在眉睫。
農產品冷鏈物流是指使肉、禽、水產、蔬菜、水果、蛋等生鮮農產品從產地采收(或屠宰、捕撈)后,在產品加工、貯藏、運輸、分銷、零售等環節始終處于適宜的低溫控制環境下,最大限度地保證產品品質和質量安全、減少損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應鏈體系。農產品冷鏈物流與一般常溫物流系統相比,具有高投入、高要求的特點。第一,農產品冷鏈物流各環節的管理與運作都需要專門的設備和設施,建設投資較大、回報期較長;第二,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生產和消費較分散,市場供求及價格變化較大,天氣、交通等各種不確定的影響因素較多,其運作和能耗成本較高、較不穩定;第三,農產品冷鏈物流要求冷鏈的各環節具有較高的組織協調性,保障物流環節和物流交易次數較少,保證易變質農產品的時效性強;第四,農產品冷鏈物流要求較高的信息技術對農產品進行安全性的質量監控或實時跟蹤。
1、冷鏈物流市場初步形成。目前,我國年產禽蛋近2,000萬噸,水果6,100萬噸,蔬菜近3.5萬噸;肉類食品廠有2,500多家,年產肉類6,000萬噸,產量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遞增;速凍食品廠2,000多家,年產量超過850萬噸;冷飲業4,000多家,其中具有一定規模的有194家;年產量150多萬噸,產量以每年7%左右的速度遞增;乳品業1,500多家,產量800萬噸,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長;水產品產量4,400萬噸,每年以4%的速度遞增,這就對農產品冷鏈物流產生了較大的需求,尤其是以水產品和反季節果蔬為代表的高價值農產品對冷鏈物流的要求更高。廣大的市場需求推動了冷鏈物流市場的形成,加之我國人民生活的改善、技術水平的提高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進一步促進了冷鏈物流市場的發展。
2、冷鏈物流基礎設施有所改善。隨著農產品物流需求的提升,政府和農產品流通主體積極采用先進的物流技術和設施,為實現農產品物流專業化運作創造了一定的物質條件。目前,我國有冷藏庫近2萬座,冷庫總容量880萬噸;機械冷藏列車1,910輛,機械冷藏汽車2萬輛,冷藏船噸位10萬噸,年集裝箱生產能力100萬標準箱。
3、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興起。在業務外包等新型管理理念的影響下,各農產品經營企業為增強市場競爭力,將企業的資金、人力、物力投入到其核心業務上去,尋求社會化分工協作帶來的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專業化分工的結果導致許多非核心業務從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分離出來,其中包括冷鏈物流業務。
1、冷鏈物流市場有待細分。不同種類的農產品對物流環境中的溫度、濕度的要求存在差異,而我國冷庫庫溫一般為0℃~4℃和-18℃~-22℃兩種,少數冷庫庫溫為-28℃以下。這種庫溫適合大多數農內市場占有率為5.01%,居全國第5位;其中增加值率因子為1.25,產品銷售率因子為1.01,勞動生產率因子為1.15,資金生產率因子為0.84;勞動占有率為3.44%,資金占有率為4.71%。數據顯示,上海市工業品增加值率因子、產品銷售率因子、勞動生產率因子均高于全國;而資金生產率因子低于全國;勞動占有率、資金占有率雖低于市場占有率,但占比較大。這表明增加值率因子、勞動占有率、資金占有率對其市場占有率的貢獻大,而資金生產率因子低是制約其市場占有率的主要因素。
2、江蘇省。市場占有率為13.45%,居全國第1位;其中增加值率因子為1.04,產品銷售率因子為1.01,勞動生產率因子為1.03,資金生產率因子為1.19;勞動占有率為12.49%,資金占有率為10.86%。數據顯示,江蘇省的工業品增加值率因子、產品銷售率因子、勞動生產率因子、資金生產率因子均高于全國;勞動占有率、資金占有率雖低于市場占有率,但占比非常大。這表明增加值率因子、勞動占有率、資金占有率對市場占有率的貢獻大;前四項因子均高于全國,勞動占有率、資金占有率占比均非常大,顯然,這是江蘇排第1的原因。
3、浙江省。市場占有率為8.03%,居全國第4位;其中增加值率因子為1.27,產品銷售率因子為1.00,勞動生產率因子為0.69,資金生產率因子為0.92;勞動占有率為9.22%,資金占有率為6.88%。數據顯示,浙江省的工業品增加值率因子高于全國;產品銷售率因子與全國持平;勞動生產率因子、資金生產率因子均低于全國;勞動占有率高于市場占有率,而資金占有率低于市場占有率,但占比均非常大。這表明增加值率因子、勞動占有率、資金占有率對市場占有率的貢獻大,勞動生產率因子、資金生產率因子低是制約其市場占有率的主要因素。
由此可知,在長三角經濟圈中,制約上海工業品市場占有率的主要因素是資金效率,制約浙江工業品市場占有率的主要因素是勞動效率、資金效率。(表2)
4、長三角經濟圈工業品市場占有率合計為26.5%,京津冀經濟圈工業品市場占有率合計為9.12%,幾乎是長三角經濟圈市場占有率的1/3。數據顯示,兩個經濟圈的市場占有率差別較大主要體現在生產要素占有率上,其中長三角經濟圈工業品勞動占有率合計為25.15%,資金占有率合計為22.45%;京津冀經濟圈工業品勞動占有率合計為6.49%,資金占有率合計為8.98%;京津冀經濟圈工業品勞動占有率是長三角經濟圈的25.8%,資金占有率是長三角經濟圈的40.01%。長三角經濟圈工業增加值率因子為1.14,高于京津冀經濟圈工業增加值率因子0.97,表明長三角經濟圈企業的增加值率低。長三角經濟圈工業勞動生產率因子為0.92,遠低于京津冀經濟圈工業勞動生產率因子1.44,表明長三角經濟圈企業的勞動效率低。長三角經濟圈在生產要素占有率上占有巨大優勢的基礎上,可通過提高其他影響因素尤其是相對薄弱的勞動效率來提高市場占有率,而京津冀經濟圈的生產要素占有率相對較弱,主要通過提高生產要素占有率,同時兼顧其他影響因素尤其是相對薄弱的增加值率因子來提高市場占有率。
通過工業品市場占有率分析可知,提高各地區工業競爭力,即要提高工業品市場占有率,就要提高增加值率因子、產品銷售率因子、生產率因子以及生產要素占有率四大因素。從各因素的影響程度來看,產品銷售率因子的影響明顯小于增加值率因子和生產率因子,這表明要提高地區工業競爭力,除加大促銷力度外,應把更大精力放在提高生產效率上來,同時要提高要素占有率。
(作者單位:1.河北經貿大學經濟研究所;2.內蒙古工業大學)
[1]武義青,顧培亮.市場占有率分析的一種新方法.價值工程,2000.3.
[2]武義青,顧培亮.競爭優勢測定的一種新方法.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1.5.
F3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