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保紅
(新鄉縣技工學校,河南 新鄉 453700)
眾所周知,計算機一體化教學所基于的基本原則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圍繞這個原則,不同教師會產生不同的理解,以致衍生不同的教學方案。但如何高效地貫徹該原則,在真正實現“大理論”與“大實踐”相結合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有目的的思維訓練,則須對各種方案進行篩查、優選,以獲取最佳方案。下面筆者結合我校2008級Excel2003的教學工作對此問題進行一些探討。
本班學生人數54人,認知現狀為:
(1)多數學生具備較基本的計算機操作技能,且可獨立進行文字編輯處理。
(2)多數學生熱衷于網上聊天、游戲活動。
(3)在以往學習中,對與游戲、上網等有關聯的知識有較為濃厚的興趣,而對其它教材知識則求知欲不強。
(1)教學課時:兩節連排。
(2)教學內容:Excel2003中函數的應用。
(3)電腦配置:60臺方正計算機列為四排,近門,遠門兩排面墻,中間兩排對面。電腦性能及運行情況良好,可滿足教學需要。
教學過程中,嘗試過以下四種方案:
第一節課進行無操作理論講解;第二節課進行上機操作并輔以個別指導。
優點:可充分發揮班級授課制的優點;每節課目標明確,針對性強,便于系統地向學生傳授知識。
缺點:第一節進行到第7分鐘時,4人伏案;另有幾人私自打開電腦做無關事情,教師糾正后有改觀;第18分鐘時,6人睡覺,多人小聲說話或操作電腦游戲,需教師不斷組織教學方有好轉。第二節時,較多學生忘記上節所學知識,盲目操作,教師輔導出現應接不暇局面;少部分學生知識掌握較好,操作速度過快,任務完成后無事可做,開始玩手機,打游戲,課堂局面混亂。
效果評價:經反饋練習測評,學生達標率為42%。
兩節課均采用半節理論,半節操作的方式。
優點:基本實現理論與操作按知識點的對接,學生在理論知識保持較好時,進行實踐操作,有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
缺點:講授到第7分鐘時,學生出現走神現象,隨著時間推進,情況愈發嚴重,需教師不斷警示、組織;講授過程中遇到學生不理解之處需重復講解,導致課時分配不勻,影響了教學效果。
效果評價:經反饋練習測評,學生達標率約為58%。
講練結合,邊講邊練。
教師用簡練語言2~3分鐘引入新課,第3~5分鐘時學生打開電腦并運行至界面。然后教師邊講邊與學生一起操作。
優點:充分做到了講練同步,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實現了無縫隙對接,學生通過教師的提示完成每個細節,對大多數學生而言實現了教學預期。缺點:講練結合時,由于師生同步進行,對學生出現的問題行為不能及時予以監控。學生自覺性差,部分學生并未嚴格執行教師的要求,而是私自打開網頁做無關課程的事情,教師發覺后再悄悄關閉;當教師予以批評時,又使整個課堂的進程受到影響,影響了效果。
效果評價:經反饋練習測評,學生達標率69%。
開放知識獲得途徑→加強合作學習→訓練發散思維→匯總討論結果→篩選最佳方案→統一集中訓練。
教師展示期中考試成績表,提出要求,不作任何講解,啟發學生展開交流討論,從多渠道、多角度解決問題,學生參與充分,提出多種問題解決方案。
優點:學生全員參與學習過程,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積極性高,興趣濃厚,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協作,互相取長補短,彼此印證,思維得到了訓練。教師參與整個過程,及時調控整個課堂秩序,糾正學生中的個別問題行為,保障了學生思維主線緊緊圍繞中心問題而展開,不偏移,不游離,對問題的理解更加深入,進一步發展了智能。對一些學力較弱的學生進行個別啟發、引導,結合其他學生的討論,促使其突破思維障礙點,與整個課堂要求保持同步,使其得到相應的發展和提高,最后,通過對多種不同方法的比較、辨析所優選出的方案令學生記憶深刻,同類練習得心應手,教學效果顯著。
缺點:開放學習過程階段,限于學生客觀情況,所用時間較長;在討論過程中個別學生談論無關話題不易被發現。
效果評價:經反饋練習測評,學生達標率為83%。
對四種方案進行綜合評定,無疑方案四應是首選方案,其根本原因在于借鑒了中小學課程改革的成功經驗,滲透了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充分考慮了學生的認知狀況與心理發展規律,不僅僅將著眼點置于知識傳授上,更加注重了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為他們的可持續發展鋪就了一條科學的道路。由此可見,所謂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絕不只是單純的某個知識點的雙向結合,而應是不同學習理念的“大理論”與不同人相互合作的“大實踐”的結合。要實現這個宗旨,還須深入學習教育改革的精髓,并對我們職業教育的現狀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與反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