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浩 謝麗紅 林超文
自2005年農業部啟動測土配方施肥項目至今,測土配方施肥實施規模逐漸擴大,至2010年,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已覆蓋到絕大部分農業縣,耕地覆蓋率達到95%以上。項目實施獲得了大量基礎數據,促進了農業節本增效,提高了科學施肥水平,改善了化肥生產結構,取得了顯著成效。然而,如何進一步深化和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轉化測土配方施肥項目成果,把工作重心轉移到應用上來,是我們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全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與應用主要采取“測、配、產、供、施”,即土壤肥料技術部門對耕地土壤進行取樣檢測,通過“3414”試驗取得作物生產用肥的配方,把配方提供給配方肥生產企業進行生產,生產企業供應配方肥給農戶施用和直接把配方制成卡片發給農戶由農戶自配肥料的模式進行。土壤取樣原則是30~200畝取一個樣,“3414”試驗布設原則是在當地主要土壤類型上布置。
由于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耕地面積少,單家獨戶經營的耕地面積小,各戶及不同田塊施肥狀況不同,造成耕地地力狀況千差萬別,而肥料生產企業都是規模化生產,產品使用廣譜配方,是針對大面積農田,加上種田效益差,輕農重商,外出務工的農民多,造成目前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與應用模式存在如下缺陷:一是取樣和試驗不能代表每個田塊,同一作物的一個配方不能滿足每個田塊,同一田塊需要多個配方滿足不同作物;二是不同作物、不同土壤的配方針對面積小,而且不同配方的適合區域界線企業和肥料經銷商模糊,企業無法規模化生產;三是農戶怕麻煩,不愿使用配方卡自行配肥,加上肥料經銷商基本不賣單質肥料,造成農戶想自配也找不到原料,使利用配方卡自行配肥的模式基本無法實施。由于這些缺陷,造成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與應用的困難。
新模式是以“測、配、供、施”為主的模式。“測”就是土壤肥料技術部門對每塊耕地進行取土化驗;“配”就是在不同土壤類型,不同作物的“3414”試驗基礎上提出大范圍配方,再根據每塊耕地土壤化驗結果進行調整,形成每塊耕地的小配方,即“大配方小調整”;“供”就是農資供銷店根據各家農戶的田塊小配方,供應不同配方的單質肥料給農戶;“施”就是農戶把農資供銷店供應的單質肥料混合后按配方肥使用要求施用。新模式的特點一是取樣到每個田塊;二是配方通過“大配方小調整”落實到每個田塊;三是不進行配方肥生產,由農資供銷店按配方供單質肥料,農戶自行混配施用。
新模式減少了“產”這個配方肥推廣重點環節和利用配方卡農戶自行配肥的方式,“產”由農資供銷店和農戶自行混配取代。新模式把不同作物、不同土壤的配方落實到每個田塊,同時可以為每塊耕地建立田間檔案,這是農業生產從粗放型向精細化發展的必然道路。新模式比目前的模式增加了取樣、化驗和地力調查的任務量,把耕地土壤化驗、耕地地力水平落實到每塊耕地。新模式對“供體”——農資供銷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硬件上農資供銷店必須配置電腦貯存每塊耕地的配方,場地要能分類存儲單質化肥等;軟件上農資供銷店還必須配專門配肥的配方師、必須有本地每塊田塊的作物施肥配方等等。
在新模式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與應用變得簡單易行,土壤肥料部門在田間取樣、調查、試驗的基礎上制定“大配方”,并調整成“小配方”,提供配方給農資供銷店,農戶只需向農資供銷店提供作物、預計產量、田塊地點,農資供銷店把各單質化肥按“小配方”分別計重包裝供應給農戶,農戶只需在施用前把各單質化肥混合均勻即可。這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就在供肥、用肥中得到推廣和應用。
通過農資供銷店直接供應配方肥原料、農戶自配的形式,減少了復混(合)肥企業生產環節,從而將減少能源、原料資源、勞動、運輸成本,大幅降低配方肥的使用成本。據調查,僅生產環節就1t可以節約200元以上,因此,可以提高農戶施用配方肥的積極性,而且減少了企業生產過程中的污染,對保護生態環境和發展低碳農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肥料質量控制 新模式取消了配方肥的生產環節,銷售市場也沒有配方肥出現,農戶用的配方肥質量控制應把握好以下環節:一是控制單質肥料的質量。農資供銷店由于進貨渠道不同,單質肥料變化大可能影響配方肥質量,因此。加強單質肥料質量的監管就控制了配方肥原料的質量;二是控制配方中各單質肥料的數量。農資供銷店按小配方分別計重包裝提供單質化肥給農戶,并出具配方票據,農戶按票據上的配方對各單質化肥核重保證配方肥各化肥原料的數量,使配方肥質量有了保障,再按配方肥使用方法施用,配方肥的效果才會體現出來。
2.耕地檔案建設 通過每塊耕地土壤化驗和地力調查,建立田間檔案和田塊數據庫,做到耕地利用、管理精細化。
3.配方細化 通過大配方小調整把配方細化到每塊耕地,形成的小配方適應每家農戶耕地的生產,從而充分發揮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作用。
4.加強分析測試隊伍建設 新模式下增加了土壤樣品的檢測任務,必須完善和培養地方土壤檢測隊伍,保障檢測質量。
5.技術培訓 新模式改變了土肥系統對肥料推廣應用的管理模式,對農民群眾、農資供銷店上崗人員開展培訓,使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落實到田間地頭,讓一大批群眾掌握科學施肥技術和知識,可保障土壤肥料工作得到長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