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祖平
今年7月以來,道縣各鄉鎮不同程度遭受旱災,農業生產受到嚴重影響。縣農機局充分發揮農機優勢抗旱減損,確保災年農業豐產。一是建立農機抗旱救災社會化服務體系。組織農機抗旱服務隊及農機“110”抗旱救災搶修隊56個、機耕和機收等農機作業服務隊70個,成為全縣抗旱和“雙搶”的主力軍。二是強化服務并嚴格農機員考核。組織82名縣鄉農機技術人員深入鄉鎮村抗旱救災第一線,自帶工具進村入戶、到田間地頭幫助群眾檢修農業機械,為廣大農機手提供農機維修技術服務。建立包干責任機制,將農機抗旱救災納入鄉鎮農機員崗位目標管理考核,考核結果與績效工資或工作津貼以及年終評先評優掛鉤。對在農機抗旱救災中工作不落實,不到崗到位,給群眾造成重大損失的嚴肅處理。三是保障物資供應。為確保農機抗旱救災物質及時到位,縣農機局加油站籌集資金50萬元,調進農用柴油70噸專供抗災,同時對災區嚴重的地區送油下鄉;組織農機供應經銷點充分作好農機設備及零配件等物資供應保障工作。抗旱期間,全縣農機系統共組織抗旱救災農業機械6690臺套,幫助群眾搶修農機具2860臺次(其中維修農用排灌動力960臺次),為農戶抽水澆灌農作物11000 hm2(16.5萬畝),耕整田地4400 hm2(6.6萬畝),搶種農作物3400 hm2(5.1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