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 川,張 艷,孫 博
(山東省膠東調水局,山東 濟南 250100)
隨著計算機和Internet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網絡已經成為促進發展的重要保證。但我國的企事業單位信息化建設相對滯后,企事業單位無論在設計規劃還是在建設信息化過程中,都會遇到和存在很多的疑慮和困惑,尤其是中小企事業,他們在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與大型企業相比差距較大,他們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更大一些。因此對已經完成信息化戰略選擇的中小企事業單位來說,當務之急借助外部的客觀、中立、第三方的信息化咨詢機構的力量,切實把握和解決好信息規劃和建設過程中的一些帶有規律性和策略性問題。
現從如何能更大發揮在有限資源的情況下加快中小企事業單位網絡信息化工程的建設及應用上,分以下6個方面進行簡單的分析。
企事業單位在規劃和建設信息化之前,單位高層決策機構首先借助“外腦”即完全中立第三方信息化咨詢機構,從戰略經營、體制、機制、技術、管理、企業文化、人力資源、行業環境、競爭地位等方面對企業進行全面的自我診斷,在此基礎上找出單位本身存在的問題和差距,確定本單位信息化建設的需求、方針、指導思想、范圍、階段、力度和深度,這樣才能既不脫離本身的特點、基礎和條件,又能使信息化很好地服務于單位經營、發展和增強核心競爭力的需求。
單位的IT規劃與發展規劃是皮與肉的關系。企事業單位的IT規劃是根據單位總體發展需求而制定的,單位的信息化系統必須支持單位的發展目標,提高單位的生產管理水平和核心競爭力。從科學發展觀來講,堅持合理有序地發展,就可以防止“信息孤島”出現。因此可以講IT規劃與企業發展是連著骨頭連著肉的關系。
單位信息化的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是由許多子系統組成,它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資金的投入,是不能一蹴而就的,而投入信息化的人財物是有限的,因此采取分布實施、急用先上的原則。如果不管輕重一起上,針對中小企事業單位的特點,人財物相對比較缺乏的情況下,肯定是干不好的,風險很大。采用“急用先上,分布實施的策略,不但風險小,成功率高,而且可以通過試點工程為中小企事業單位培養出更多的,既有理論又有實戰經驗的信息化專門人才,這是用錢買不來的。這樣的做法為中小企事業單位信息化實施、維護、升級所需要的人才提供了出路和來源。
什么時間啟動企事業信息化建設,從戰略的角度上講,當然是時不待我,但從戰術上看,并非所有的中小企事業單位都適合“現在”就上馬信息化項目,如:有的企業制造的產品,由于產品結構不合理,缺乏競爭力,產品銷售不好,效益低下,已危及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這時企業應優先解決產品結構不合理的問題,然后再考慮上信息化的項目問題。信息化啟動建設時間的選擇,主要應從企業當時所具備的條件而確定。過早、過晚的主管選擇,對信息化建設的效果肯定是不利的。
競爭的壓力、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與客戶的供需鏈和價值鏈的關系、快速響應市場變化和客戶個性化需求的需要等,構成信息化的拉力和動力。而單位的體制、管理、觀念、產品結構、人員IT素質、資金預算等方面缺乏準備或準備不充分,都會成為信息化的阻力,推遲信息化啟動的時間。應在第三方咨詢顧問的幫助下,全面客觀地分析這兩方面因素的變化,蓄積動力、克服阻力。努力地準備信息化實施需要的條件,并由此確定信息化實施的最佳時機。
在完成選型,供應商、集成商進入信息化項目實施階段。單位作為甲方,供應商、集成商作為乙方(一個或多個),為了信息系統建設不出現“半拉子工程”或“豆腐渣工程”,防止實施風險,企業必須聘請第三方來做實施監理。實施監理的作用:溝通協調甲乙雙方之間的關系,以確保項目能夠按照項目內容、進度、要求順利進行和設計功能的全面如期的實現。在項目實施監理階段,建立方依據有關監理的法律法規,對項目的進度、質量、投資等進行全程、全面的監理,并提供甲、乙雙方共同確認的《監理報告》實施監理,是保證信息化工程優質按期完成的關鍵。
項目實施完畢進入評估階段。由于信息化項目的復雜性,在沒有引入第三方的情況下,甲乙雙方常在項目是否可以結束,何時驗收以及依據什么標準驗收等方面存在嚴重分歧,相持不下。第三方咨詢機構,按照信息規劃,甲乙雙方簽訂的合同以及一套各方認定的信息化項目評估體系,站在中立的地位,對項目進行全面的驗收評估,形成“評估報告”并提交雙方確認,對確保項目成功和雙方的利益都是十分必要和有利的。
在信息化項目啟動前,借助第三方咨詢機構,對單位的決策者、管理層、執行層、操作層,上至企業老板,下至普通員工,就單位信息化的意義、必要性、新的理念和管理模式、基本知識、技能、信息化給企業帶來的變化,預期效果等進行全員培訓。
它不僅有助于盡快形成全員對信息化建設總體思路、步驟等的共識,明確自己所應擔當的角色和發揮的作用,增強員工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創造性。減少障礙,克服阻力。提高信息化項目的成功率;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養和提高單位管理層特別是高層決策者對信息技術,軟件和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認識和判斷力,以便正確得選擇適用的技術。解決方案及其供應商、集成商,降低選型風險,防止決策失誤。
做好系統運行維護和升級擴展工作,是保證信息系統,能夠穩定可靠,長期有效地支持單位經營和不斷地發展需求,要做到這一點,在搞信息化建設上一定要在投資策略上實行“基金制”。簡單的描述,就是系統處于建設階段就使用建設基金,系統維護和開放擴展階段,就適用運行擴展基金;另外,單位要肯拿出充分必要的培訓專項基金,下大力氣培訓自己的IT人才,掌握好系統核心技術,為今后能獨立進行系統運行維護、二次開發及升級擴展打下基礎;要堅決杜絕信息化建設一錘子買賣的投資模式,這是不科學的。
[1]齊二石,王謙.ERP實施能力測度模型設計與研究[J].工業工程,2004,(1).
[2]趙令家,唐孜絢.企業信息化經典,2002.
[3]雷波,王江.論制造業的信息化工程[J].現代商貿工業,2008,20(9).
[4]郭齊江.實施信息化工程引領制造業提升[J].天津科技,2007,34(3).
[5]于龍.實施信息化工程加快新型工業化步伐[J].中國制造業信息化,200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