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平
采用LV技術提高煤磨產量
Coal Mill Output Improvement by Using LV Technology
□□潘小平
我公司5000t/d生產線由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設計,2004年7月投產運行。煤磨選用的是沈陽重型機械制造廠制造的MPF2116立磨,設計能力是40t/h,由于運行過程中原煤來源較多 (表1),產質量波動較大,遇到質量不好的原煤會有煤粉供不應求的情況,煤粉細度被迫放粗,窯被迫減產,如2008年1月份由于磨機產量偏低,窯被迫減產20~30t/h達10d之久,使生產處于被動狀態。
面對這種局面,如果堅持用質量穩定的優質煤,不僅增加進廠原煤成本,而且隨著市場變化很難實現;或在建設二線時,將新煤磨的規格增大作為老線的補充,不僅遠水不解近渴,而且煤粉的遠距離輸送也并非輕而易舉之事。
LV的立磨選粉機改造技術,通過提高選粉技術,不但能在煤粉細度不變的條件下增產,而且能降低電耗。這種技術在國外已經成功改造了數百臺,雖然國內的煤立磨尚未有應用先例,但公司在與LV技術工程(天津)公司技術交流后,決定采用這項技術作為提高煤磨能力的首選方案。
LV的選粉技術的突出特點是選粉效率遠高于90%以上,并且粗粉中無細粉。其核心技術在于轉子外周的導向葉片特殊的LV氣室結構,與轉子葉片的巧妙配置。
由于選粉效率高,使細粉不再返回磨盤,從而提高產量;由于細粉不在磨內循環,從而降低電耗;由于選粉粒徑控制準確,從而使產品粒徑范圍變窄;由于盤面上的細粉少,立磨的振動幅度改善。
這項改造技術需徹底更換原有的選粉轉子,而且一般殼體也要重新配置,如果原有電機及風機能力隨著增產而不足,也有可能需要更新,所以,更換時間為5~7d,最好利用窯的大修期間進行。
2009年元月在與LV技術工程(天津)公司簽訂合同后的三個月,利用窯的大修機會對煤磨的原選粉機進行更換改造,歷時一周。改造后的效果良好,具體數據見表2。

?

?
表2中所取數據是剛更換完磨輥、磨盤的煤磨運行情況(也針對不同煤質)。通過表2的分析對比可以看出,技改后產量增幅較明顯,同樣使用蘇龍煤,在細度水平不變的情況下,臺產增幅達到15%。而使用雜煤,產量增幅更加明顯,能達到17%,表明LV技術的選粉能力使煤磨對煤質的適應性明顯增強,磨機振動測量沒有安裝儀表,在此沒有對比。
與此同時,2008年上半年的煤粉平均電耗為33.5kWh/t(下半年電表壞),2009年下半年的煤粉平均電耗為30.6kWh/t,兩者相差2.1kWh/t。風爐不經過旋風筒,系統阻力不受此干擾,選粉機改造后,降低了磨內負荷,減少了磨內阻力,排風機轉速降低,同樣細度情況下,產量增幅達14.9%,煤磨電耗有較明顯下降。

?
根據上述改造效果對比,僅按每噸煤粉電耗下降的效益計算,其結果為:0.16t煤粉/噸熟料×170萬噸熟料/年×1kWh/噸煤粉×0.52元/kWh=13.6萬元/年,再加之挽回煤粉供不應求影響窯的生產所造成的損失,年內便可回收投資。
應該補充說明的是,LV選粉技術的改造并不能代替研磨功能的改善,所以,煤質的穩定,輥盤、磨輥的磨損以及磨機的漏風等狀態,仍需要加強管理,及時維護或更換。
這次改造,為了解決煤磨所用篦冷機熱風中所含熟料粉過多的問題,在篦冷機熱風出口到煤磨入口處增加了兩個小旋風筒,雖然大大降低煤粉中熟料粉含量 (每小時可收集300kg左右的熟料細粉),但與此同時煤磨進風系統阻力增加了800Pa左右,因此,在某種程度上抵消了LV的部分節電改造效果,為此改造前后通風機轉速幾乎沒有變化(本來選粉機轉速可以降低一些)。為說明此影響程度,這里列出了在窯點火升溫階段,使用熱風爐熱風作為烘干熱源時(此時均不用篦冷機的熱風)進行改造前后的對比(表3)。
從表3中分析可知:由于使用熱
book=36,ebook=26
TQ172.639
B
1001-6171(2010)04-0091-02
??蘇天山水泥集團溧陽分公司,江蘇 溧陽 213332 ;
2010-03-12; 編輯:呂 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