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廣濤,李洪光
TRM53.4立磨的生產管理
Production Management on TRM53.4 Roller Mill
□□趙廣濤,李洪光
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仕名粉體裝備有限公司研發的TRM53.4生料立磨首臺樣機,在遼寧富山水泥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本公司)50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生料系統經過幾個月的生產運行,產能穩定在430t/h,產品質量完全滿足生產需求。現將立磨生產管理中的一些體會做一介紹。
2.1 生料立磨系統的工作原理及主要設備配置
TRM53.4立磨是根據料床粉磨的原理,通過磨輥、磨盤之間的相對運動研磨生料的機械設備裝置,集粉碎、研磨、烘干、分選等工序于一體,結構緊湊。該磨機配有均勻分布的4個磨輥。輥磨系統的主要設備參數見表1。圖1為TRM53.4立磨,圖2為工藝流程圖。
2.2 TRM53.4立磨系統的工藝流程
原料分別儲存于四個原料儲庫中,由計量皮帶秤、皮帶輸送機、三道鎖風閥喂到磨盤上,勻速旋轉的磨盤借助于離心力將物料向外均勻分散,在磨輥的作用下被相繼粉碎,被粉碎后的物料隨高溫氣流上升,迅速被烘干后,由動靜結合的選粉機進行成品分離,合格的細粉被帶入旋風收塵器和袋式收塵器收集,粗粉則返回磨盤再次粉磨,大顆粒(或重礦石)在風環處落入進風通道,通過排渣口進入外排系統。
在此過程中,物料通過粉磨及烘干使通過選粉機的合格細粉的細度控制在0.08mm篩篩余<12%,水分<0.5%,部分難磨的大顆粒物料落入風環,通過排渣口進入外循環系統,經除鐵后再次進入輥磨于新配物料一起粉磨,出收塵器的成品通過空氣輸送斜槽、提升機等設備送入到生料均化庫。
2.3 立磨系統的工藝特點
2.3.1 粉磨效率高
由于立磨采用“料床粉碎”的原理,粉磨效率高,電耗低,系統電耗為15kWh/t,生料系統電耗可比球磨系統節電20%~30%。
2.3.2 烘干能力強
可通入大量熱風,預熱器出口廢氣可全部入磨,磨內烘干方式為懸浮式烘干,烘干效率高,烘干能力強。
2.3.3 便于提高生料質量
物料在立磨內停留時間僅為1~3min,生產調節反應快,產品的化學成分可以很快得到校正。立磨是靠氣體把已粉碎的物料送入選粉機的,合格產品能及時地分離出來,避免了過粉磨。產品細度可通過調節動靜結合的動態選粉機的轉速來調整,產品粒度均齊,減少了>125μm的顆粒數量,有利于熟料燒成,水分也<0.5%。
2.3.4 允許入磨粒度大
由于是采用“料床粉磨”的機理,物料顆粒只要能被磨輥“咬”住壓入料床,就可以得到有效粉磨,理論上物料粒度在磨輥直徑5%以下就可直接入磨,本系統入磨物料粒度控制在0~80mm,最大100mm。
2.3.5 工藝流程簡單,自動化程度高,管理費用低
立磨集中碎、烘干、粉磨、選粉于一體,簡化了系統工藝流程,節省了基建投資,整個立磨系統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管理人員較少,日常維護管理費用低。
生產管理的內容包含崗位人員對設備的日常巡檢與維護,設備維修不屬于本范疇。
3.1 立磨系統稀油系統的管理
3.1.1 主減速機稀油潤滑裝置
油站為整體式結構,潤滑站由低壓供油系統與高壓供油系統組成,低壓油出口除直接提供齒輪潤滑外,同時對高壓泵稀油口供油,4臺高壓泵通過補償裝置,分為16路高壓供油油路,直接將高壓油輸送至各油腔,高壓泵入口有PS壓力變送器檢測,當壓力<0.1MPa時報警。低壓油壓壓力到達0.15MPa且高壓泵入口壓力>0.1MPa時高壓泵才能啟動,當壓力<3MPa時報警并停主機。4臺高壓泵通過補償裝置分為16路供油,當任意4路壓力<3MPa或相鄰兩路壓力<3MPa時報警并停主機。
油壓偏低除因油泵本體故障或管路密封不好,更多的原因是因為潤滑油內有雜質,堵塞閥門。生產中要密切注意稀油站過濾器壓差,當粗過濾器壓差高于0.15MPa、精過濾器壓差高于0.2MPa時,差壓變送器發訊報警,所以要定期對過濾器進行清洗,使過濾器壓差保持過低水平,確保潤滑油的清潔。
潤滑油溫度由鉑熱電阻PT100控制,當低壓出油口溫度<25℃時不能啟動主機,>42℃時開水冷卻電磁閥,<35℃關閉水冷卻電磁閥;>60℃時,報警,>65℃時,停主機。所以在生產中要密切注意潤滑油回油溫度及溫升速率,并及時做出處理。

?


3.1.2 立磨加載液壓系統的管理
在日常生產中影響立磨加載液壓系統工作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液壓油清潔度低,雜質多,在生產中經常會出現液壓系統壓力損失較大(生產中稱“保不住壓”)的現象,多數原因是由于液壓油內混有雜質,導致各轉換閥門堵塞。由于液壓元件在水泥廠生產中屬相對精密設備,且拆裝處理需停機,對立磨系統運行造成影響,所以在生產中要經常對油箱過濾器進行清理,保持油質清潔,確保油路暢通。
(2)液壓系統中蓄能器的壓力的設定。氮氣壓力一般按系統工作壓力70%設定,使系統中存在壓力差,才能發揮氮氣囊的緩沖功能,即使液壓油在磨輥和氮氣囊之間形成回路。氮氣壓力過高或過低都將減弱氮氣囊的緩沖功能。初始壓力的設定一般由廠家的調試人員根據經驗調定,而長期運行后,氮氣囊有無泄漏則成為生產中檢查的重點。
3.1.3 立磨磨輥潤滑系統的管理
工作原理:螺桿泵向潤滑點供油,泵打出的油另一部分通過JET泵流回油箱,在JET泵處形成負壓,將潤滑點處的油吸回油箱。
磨輥潤滑系統除對磨輥提供系統潤滑外,還對磨輥系統起到冷卻作用。因磨輥工作在高溫環境下(入磨風溫小于250℃),加之磨輥長時間運行本身也會產生溫升,需要潤滑油對其進行冷卻,這里有三點要特別注意:
(1)要定期對潤滑系統的過濾器進行清洗,以保持油質的清潔;
(2)油箱內的油位要適中,基本油位要控制在4/5油箱左右,既保證有足夠的油量供應,又要保證油箱有一定的散熱空間;
(3)潤滑油油量控制要適當,不能偏小也不能偏大,基本控制在20l/min即可。
本系統在生產初期,由于工人經驗不足,將油箱內潤滑油注滿,致使油箱溫度頻繁偏高,后將油箱油位控制在2/3箱,又將潤滑油流量加以控制,此后回油溫度再沒有超標,系統運行平穩。
3.1.4 立磨鎖風液壓系統
由于立磨鎖風液壓系統在立磨系統所有油站中結構最簡單,其維護與管理參照其他油站即可。系統雖然簡單,但作用不可忽視,若立磨鎖風液壓系統不能正常工作,將導致三道鎖風閥漏風增加,部分風短路直接進入選粉機,降低分離效率,影響系統產質量,所以此液壓站要與其他油站同等用心維護。
3.2 立磨系統工藝管理
3.2.1 關于系統漏風
系統漏風是指立磨本體及出磨管道、收塵器等處的漏風。系統漏風,在總風量不變的情況下,降低噴口環處的風速,會造成嚴重吐渣。由于出口風速降低,使成品的排出量減少,增加了循環負荷,提高了壓差。由于惡性循環,總風量減少,易造成振動,導致磨機自動升輥,還會因磨內輸送能力不足而降低產量。
系統漏風降低了入袋收塵的風溫,易出現結露。
如果為了保持噴口環處的風速而增加通風量,這將會加重風機和收塵器的負荷,浪費能源,同時也受風機能力和收塵器能力的限制,因此克服系統漏風是必需的。

?
立磨系統的成品主要是靠收塵器來收集的,因此收塵器不再是單純的收塵設備,也是生產設備,是全系統的重要環節。收塵設備運行不好,不僅僅是造成粉塵污染,同時也使辛辛苦苦生產出來的成品化為飛灰。
本旋風收塵器收塵效率>90%,下料端的回轉鎖風下料器漏風1%,收塵效率會降低10%,漏風10%,收塵效率接近為0,因此鎖風要求相當嚴,精度也高。
鑒于系統漏風會對生產造成上述影響,要求在生產中要加強管理,加強堵漏密閉,最大限度地降低系統漏風,使系統在一個良好的工藝狀態下運行。
3.2.2 調配喂料系統的管理
立磨的系統要求接受控制系統的指令,配料精確、喂料穩定、調整靈活,具體要求如下:
3.2.2.1 配料倉
對配料倉的要求,一是料流通暢穩定并有一定的儲備能力 (不少于3h);二是原料入庫過程做到不混料。3.2.2.2 定料給料機
本系統采用承申公司生產的皮帶喂料秤,計量精度±0.5%,能按計算機發出的入磨總量和各種原料的配合百分比指令準確地計算執行。隨著運行時間的增加,秤的精度會有所降低,所以要在實際生產中定期對計量秤進行標定,以確保配料的穩定。
3.2.2.3 除鐵器的運行與維護
運行中嚴禁有金屬進入立磨,否則會造成振動,甚至造成破壞,因此在入磨前要安裝除鐵器進行除鐵,并對除鐵器進行認真維護,以確保立磨安全運行。
TRM53.4立磨系統屬于高技術密集型工藝生產線,工藝技術人員必須深入生產線,及時發現異常現象并妥善處理,建立相應的生產管理規程,才能確保高產、低耗、安全地生產運行。
鑒于TRM53.4立磨嚴謹的設計,合理緊湊的工藝布置,簡便的操作方法,加之我廠生產及技術人員的精心管理與維護,現該立磨系統穩定運行,各項指標完全滿足生產要求。正常生產時各設備運行參數見表2。
book=99,ebook=29
TQ172.632.5
B
1001-6171(2010)04-0099-03
??寧富山水泥有限公司,遼寧 燈塔 111313;
2009-12-27; 編輯:沈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