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麗敏
[摘 要]隨著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一次教育終身受益的教育格局已被打破,教育的社會化和終身化成為現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圖書館意識是指人們在對圖書館的性質、職能及其在社會實踐中產生的作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崇尚、依賴、利用圖書館,使自身得以發展的求知心理,在當今信息化時代,具有圖書館意識是新世紀人才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質之一。培養圖書館意識,必須從少年、兒童開始抓起。
[關鍵詞]少年兒童;圖書館意識;重要性
圖書館意識是指人們在對圖書館的性質、職能及其在社會實踐中產生的作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崇尚、依賴、利用圖書館,使自身得以發展的求知心理,在當今信息化時代,具備圖書館意識是新世紀人才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質之一。
一、培養少年兒童圖書館意識的重要性
培養圖書館意識,必須從少年、兒童開始抓起。美國人認為:在當今社會里,身份證、護照、借書證是三種重要證件。將借書證放在與身份證、護照同等重要的位置,這種觀念和意識正是我們所缺少的。在知識經濟時代的大環境下,圖書館的職能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關注,這就為培養少年兒童的圖書館意識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1.終身教育與圖書館。目前,我們正處在一個“學習化社會中”,學習成為生存的先決條件。隨著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一次教育終身受益的教育格局已被打破,教育的社會化和終身化成為現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人們要在社會實踐中不斷獲取新的知識,圖書館則是獲取新知識的主要渠道。江澤民總書記指出:“公共圖書館是人民的終身學校”。在步入終身教育時代,綜觀比較各種社會教育機構,圖書館正以其自主性的教育職能,豐富的信息資源和現代化的檢索手段,成為適應各種年齡、各種職業和各種知識層次的人們學習和研究最理想的場所。
2.素質教育與圖書館。我國的“十五”規劃明確指出:“著力推進素質教育,重視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僅通過接受學校教育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積極參與和配合。圖書館是以書育人,利用文獻信息對少年兒童進行培養教育,以提高素質,培養人才為目標的社會文化教育機構,它優雅的文化氛圍,尊重個性,沒有歧視的學習環境以及豐富的館藏和活動,將素質教育潛移默化的貫穿其中,為少年兒童個性的形成和發展,培養創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廣闊的空間。孩子們帶著強烈的求知欲望走進圖書館,自覺自愿自主的學習和接受教育,為自己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3.讀書與習慣與圖書館。江澤民同志指出:“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都離不開知識。我們要在全社會倡導人們多讀書、大興學習之風”。書籍是人生最好的老師,閱讀是獲取知識和信息的主要途徑,也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思考能力的主要手段。從少兒起,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將會受益終身,培養少兒的讀書習慣,提供少兒喜愛的各種優秀讀物,是圖書館的性質所決定的,也是圖書館員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培養少年兒童圖書館意識的方法與手段
一個國家或地區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是這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達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世界上的圖書館事業發達國家,都十分關注對少年兒童利用圖書館意識的培養,并重視運用法制手段來保證實施。培養少年兒童的圖書館意識,應引起全社會的關注。
1.加大宣傳力度,爭取全社會的支持。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圖書館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圖書館是利用文獻信息對少年兒童進行培養教育,以提高素質,培養人才為目標的社會文化教育機構,這一定位在業內已達成共識,要加大宣傳力度,宣傳角度應該是多方位,多層次的,除通過公開的新聞媒體如電視、報紙、廣播等進行宣傳外,還要強化自我宣傳意識,利用圖書館自辦的刊物,網站及舉辦的各項活動進行宣傳,宣傳內容應包括:(1)基本介紹:圖書館的性質、任務、作用、館藏特色、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措施等;(2)在發揮自身教育職能和為少年兒童服務過程中所產生的社會效益及取得的成果;(3)利用圖書館的成功事例介紹等。
2.加強自身建設,提高社會影響力。要想提高圖書館的地位和影響力,吸引少年兒童走進來,首先自身要具有吸引力,這就要求我們加強圖書館自身硬軟件環境的建設。
硬件主要指基礎設施,資源建設和現代化設備。要盡可能為少年兒童創造一個具有濃厚文化氛圍,寬敞舒適的閱讀環境和安全的活動場所,環境的布置,色彩等要突出童趣。館藏內容要豐富,低幼讀物要體現趣味性,知識性、益智性。中小學生讀物則要側重科學性、綜合性、知識性。再配以先進的計算機設備,圖文并茂,視聽并進。
軟環境主要體現在讀者服務上,如全開架的借閱方式,方便的服務措施,豐富多彩的活動,以及館員熱情的態度文明禮貌的用語等。在軟環境中,起決定作用的是館員。為少兒服務的館員要熱愛事業、熱愛孩子、這是最基本的出發點。要立足于全心全意為孩子服務的思想,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社會公德、敬業精神、服務態度及工作責任心。自覺學習和接受新的知識,專業技術和新的服務理念,將培養少年兒童的圖書館意識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努力勝任“知識導航員”的角色。
3.加快在中小學開設圖書館知識教育課程。目前我國的中小學校尚未把圖書館知識教育列入中小學教學計劃中,隨著應試教育逐步向素質教育轉軌,從教育部門來說,應當把握這一契機,將屬于素質教育重要內容的圖書館知識教育納入學校整體教學中去。使學生在校期間能夠系統的學習有關圖書館的各方面知識,同時要加強有關的師資培訓。
圖書館應積極配合中小學圖書館知識教育課程的開設,作為學校教學實踐基地向中小學生全面開放。通過圖片展覽、開辦講座、參觀學習、具體操作、解答問題、完成項目。組織讀書心得交流和讀書活動,介紹讀書方法,成功人士傳授經驗等,使少年兒童從實踐中真正認識了解圖書館,學會利用圖書館,最終形成圖書館意識并得以培養提高。
參考文獻:
[1]談少兒圖書館意識的培養[J]. 少兒圖
書館.中小學圖書館,2000.
[2]鈕建平. “知識工程”的實施應從中小
學的圖書館知識課程設置抓起[J].中小
學圖書情報世界,2000,(4).□
(編輯/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