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安 寧
誰穿了我們的校服
● 文/安 寧
一天,我在學校附近的公園里游玩。突然,一位老人的身影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的皮膚現出枯樹皮一樣的顏色,裹在瘦弱身體上的那身衣服,讓他與周圍的環境顯得格格不入——那是一身中學生的校服,胸前寫有“育才中學”幾個小字。這可能是他家里讀中學的孫子或孫女丟棄不穿的校服。他一生簡樸慣了,看不得浪費,便自己拾起來穿上了身。
校服原來的主人,應該是一個熱愛漫畫的小男生。因為背后的空白處,畫著一對牽手的小人兒,親密無間地依偎在一起,旁邊還飛出一行可愛的英文——Love you forever。想來,老人的孫子一定是喜歡上了某個女孩,大膽地在校服上表露了出來。而老人是看不懂這些的,校服在他這里,只是一件可以穿的衣服,而且是一件不該被棄置一旁的衣服。
這不禁令我想起了自己——初中時,我很討厭那藍白相間的校服。但我沒有勇氣像那位小男孩一樣,在校服上繪制個性的圖案,讓其變得另類一些;也沒有勇氣向父母要額外的錢,買喜歡的漂亮裙子。于是,我只好每日委屈地穿著它,卑微地走來走去。
初中一畢業,我幾乎蛻皮一樣地將校服從身上扒了下來,棄置一旁,再也不去動它。但母親卻是從此愛上了那闊大難看的校服:穿著它下地勞作,外出買菜,在路上為一些瑣事跟人爭吵……有時候,弟弟會笑話她,說她是我的校友,但遠比我對學校忠貞和熱愛,可以將校服穿上幾年而不厭倦。這時,母親總是笑笑,說:“多好的衣服,結實、耐臟。”

記得一次和母親上街,我碰到了教過自己的老師。老師先是一愣,接著將母親上下打量了一番,眼神里滿是不可思議。我的臉騰地紅了,第一次發現穿著校服的母親,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是那么的土氣和傻笨。之前的校服在她的身上,不過是一件蔽體的衣服,但在那一刻,我卻看到了校服的滑稽。
老師一定是看出了我的難堪,簡單地寒暄幾句后便走了。而母親卻不知趣地絮叨說:“你們老師是不是不喜歡你,怎么沒說幾句就走了呢?”我飛快地在前面走著,不理會母親,將她落下很遠。那種混合了自卑、羞恥的少女心緒,直到今天,依然是心底的痛。
后來,我憑著不懈的努力,考上了省城的重點高中。假期,我打工賺了一些錢,省下來給母親買了兩件體面一點的衣服。可是,從未停止過勞作的母親,竟將我給她買的衣服鎖進了箱子,繼續穿著校服,在小城嘈雜的街道上,走來走去。
如今,在我讀書的繁華城市,人們常常會看見一些穿校服的成年人。他們多是騎著三輪車載客或是在十字路口叫賣水果的勞苦一族。那些被孩子們扔掉后又被他們拿來穿上的舊校服,猶如秋天里裹著金黃玉米的粗糙外皮,是我們最不應該忘記的愛的象征……
責編/王 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