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輝鵬 莫介星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RDS),其發病兇險、預后差、病死率高,是導致早產兒死亡的嚴重疾病。其發病機制是由于肺泡Ⅱ型細胞合成和釋放的肺表面活性物質減少,導致小氣道陷閉、肺不張,肺透明膜形成、功能殘氣量減少等,目前許多研究表明早期預防性應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質可以促進早產兒肺成熟,降低肺表面張力,增加肺順應性和氧合功能,縮短機械通氣時間,從而降低新生兒嚴重并發癥發生率及死亡率。但由于其價格昂貴,要求氣管內給藥,危險性大,限制了其在臨床上廣泛推廣。經統計自2006年6月采用鹽酸氨溴索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療效顯著,大大降低了病死率及并發癥發生率。取得了肯定的療效。現分析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06年6至2010年1月的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4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20例。胎齡在29~37周(平均34周),出生體重2300~3750 g,所有患兒入院時均有呼吸困難、精神差、三凹征及發紺,雙肺聽診聞及細濕啰音,雙肺呼吸音減弱等臨床表現。所有患兒攝胸片分級均屬輕中度,均無先天性疾病。兩組患兒性別比例、胎齡、母親妊娠合并癥、出生體重、生后1 min Apgar評分、羊水污染程度、胎糞吸入、新生兒肺炎、分娩方式、呼吸窘迫出現的時間、胸片分級等經統計學處理,差異均無統計意義(P>0.05)。所有患兒均符合NRDS診斷標準:①有發病的高危因素;②急性起病呼吸窘迫;③PaO2/FiO2<200 mm Hg;④雙肺彌漫性陰影;⑤臨床除外心源性肺水腫。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兒均按照早產兒常規給以綜合治療包括:溫箱保暖,可變流量鼻罩持續氣道正壓通氣(CPAP),壓力保持在4~6 cmH2O,當壓力降至3 cmH2O以下血氣穩定正常后改頭面罩吸氧,改善微循環,加強呼吸道護理,糾正低血糖、酸中毒,積極維護內環境穩定,持續胃管減壓、預防出血及感染,營養支持治療等。全部病例治療前后均攝胸片。研究組同時在此基礎上于生后4 h內給予鹽酸氨溴索30 mg/kg(商品名:沐舒坦,15 mg/支,粉針劑),加入5%葡萄糖溶液5 ml稀釋靜脈推注,4次/d,推注時間不得小于5 min,連用5~7 d。觀察呼吸困難癥狀改善后,逐漸停藥。所有病例在治療過程中均監測生命體征及血氣變化情況。觀察兩組患兒的呼吸窘迫緩解時間、并發癥發生率、病死率、治療后2 d拍胸部X線觀察肺部變化、用氧時間、住院天數。
1.3 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數據采用SPSS 13.0統計學分析軟件包進行處理,采用χ2檢驗及t檢驗。檢驗水準取α=0.05。
結果表明,研究組患兒的呼吸窘迫緩解時間、吸氧時間、平均住院時間等均少于對照組,缺氧并發癥發生率及病死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情況比較(±s)
組別 例數(N) 呼吸窘迫緩解時間(d) 平均吸氧時間(h) 平均住院時間(d)缺氧并發癥例數 死亡例數研究組20 4.1±0.7 91.6±14.8 18.3±3.2 9 1對照組 20 7.4±1.6 164.7±23.9 29.6±4.1 13 4 t/χ2 -14.691 -20.142 -16.829 7.603 4.904 P <0.05 <0.05 <0.05 0.006 0.027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RDS)又稱為新生兒肺透明膜病,多見于早產兒,主要臨床表現為在出生后不久即出現呼吸困難和青紫,呈進行性加重,甚至出現呼吸衰竭,體檢兩肺呼吸音減弱,X線檢查可見肺透亮度降低甚至白肺等癥狀。其病情兇險、預后差、病死率高,是導致早產兒死亡的嚴重疾病。其發病機制主要為,肺泡Ⅱ型細胞分泌肺表面活性物質不足、消耗增加導致肺泡彌漫性不張,表面張力增大,形成肺透明膜,使肺順應性下降、小氣道陷閉、肺水腫及細胞損害,肺功能殘氣量減少,氣體交換面積減少從而導致以呼吸障礙為主要表現的一組臨床綜合征,并表現為進行性加劇,是早產兒發生并發癥、呼吸衰竭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病在生后24~48 h病情最為嚴重。孕周愈小,體重愈低,發生率愈高。PS的合成受寒冷、血壓、血pH、肺血流灌注量等影響,新生兒低氧血壓、酸中毒、肺部血流灌注不足、寒冷損傷等均能抑制PS的合成。胎兒在孕24~25周開始合成和分泌肺表面活性物質,隨著孕周增加肺表面活性物質合成量逐漸增多,但直到孕35周左右肺表面活性物質量才達到最高,因此胎齡<35周的早產兒易發生NRDS,以生后24~48 h病情最嚴重,病死率很高,能生存3 d以上的患兒肺成熟度逐漸增加,故應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質進行替代治療是針對NRDS的特效療法。
目前主要應用呼吸支持和PS替代治療本病,但治療費用昂貴難以在基層醫院普遍推廣。近年來國內外的一些研究表明鹽酸氨溴索(商品名沐舒坦)是一種較新的黏液溶解劑,對肺組織有較高的特異性,能刺激肺泡Ⅱ型內皮細胞器的發育促使肺泡細胞合成和釋放肺表面活性物質,促進肺成熟,并能分布于整個纖毛和無纖毛區,加強纖毛擺動,使粘稠痰液易于咳出改善呼吸狀況,減輕呼吸困難,此外鹽酸氨溴索還具有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炎性因子和細胞因子的釋放,防止肺損傷的作用。鹽酸氨溴索的生物半衰期為4~5 h,達到體內穩態血藥濃度約需24 h。其適應證有:①伴隨有痰液分泌異常及排痰功能異常的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②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治療[1]。近年來其臨床適應范圍不斷擴大,特別是在早產兒及新生兒、嬰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療效方面報告逐漸增多。本研究發現研究組在綜合治療的基礎上生后4 h加用氨溴索注射液的結果表明,生后早期應用氨溴索注射液PaO2和SaO2較對照組顯著提高,早產兒NRDS的發生率較對照組低,呼吸困難癥狀及X線明顯改善,減少了用氧時間,避免了早產兒長時間高濃度用氧所致的EPO、CLD等遠期并發癥。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但值得注意的是臨床應用時劑量要大,療程要足,逐漸停藥。本文認為在早產兒生后早期應用鹽酸氨溴索能有效改善NRDS癥狀,從而降低治療費用,也可以降低新生兒的死亡率。提高治愈率,且副反應少,是一種安全有效經濟的治療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肺表面活性物質的生成和分泌,有利于促進肺發育成熟,促進早產兒RDS臨床過程的改善,有利于疾病的恢復。
沐舒坦對NRDS患者肺功能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同時具有價格便宜、安全性大、副作用少、易使用等優點[2,3]。大劑量鹽酸氨溴索對ARDS的預防、治療和轉歸具有一定療效[4],可在各級醫院特別是基層醫院大力推廣應用。
[1]王新杰,蘇愛芳.沐舒坦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療效觀察.中國誤診學雜志,2005,5(9):1690-1691.
[2]Sawicka E,P oska-Urbanek B,Michalak J,et al.Advances in treatment of congenital gastroschisis based on personal examinations.Med Wieku Rozwoj.2000 Apr-Jun;4(2):197-205.
[3]Cheng X,Sun M,Gao Y,et al.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osmotic pump-based controlled release system of Ambroxol Hydrochloride.Pharm Dev Technol,2010,30.
[4]張清,袁世熒,姚尚龍.大劑量鹽酸氨溴索對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呼吸功能的影響.華中醫學雜志,2003,27(4):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