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孩大多『胖無力』

據新近出版的《拯救男孩》披露,中國男孩的體質正在走下坡路。該書的第二作者、首都師范大學心理系講師李文道博士說,男孩的身材確實比上一代人高了,但和近鄰日本相比,男孩的平均身高卻比日本同齡人矮了不少。相比較增長有限的個頭,男孩的體重增加則明顯“失控”。如1985-2005年,7-22歲城市男孩肥胖率就由0.19%飆升至11.39%。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給中國男孩創造了一個貼切的形容詞:“胖無力”。“除了鄉村男孩在50米跑上的速度略有提升外,在其他諸如肺活量、下肢爆發力、力量、耐力跑等各個指標上,男孩的得分連連下降。”
專家分析,從先天來說,有些現代女性在懷孕時為了保持身材不肯多吃,或者盲目“進補”,都會影響到孩子將來的體質發育。此外,孕婦過度使用遮陽傘、防曬霜,都易造成體內維生素D和鈣缺乏;環境污染日益嚴重,食品中有害添加成分日漸增多等問題,都成為影響胎兒發育的“黑手”。從后天來說,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要負上很大的責任。沉湎于網絡、電腦游戲而疏于運動,是導致肥胖的重要原因。李文道認為,男孩天性就需要大運動量,但現在學校課業負擔太重,運動時間被壓縮到幾乎為零。同時,學校出于安全考慮,大量拆除運動設備,也限制了男孩的活動。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羅小平教授建議,首先,應該從婚前、孕前體檢開始,加強保健,均衡營養,積極鍛煉身體,以免疾病或不良生活習慣影響到下一代。其次,準媽媽應盡量選擇順產,并在產后保證4-6個月的母乳喂養。李文道則強調,鼓勵孩子多運動,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尤其重要。
(據《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