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忠林,王俊峰,錢 榮
(姜堰市婦幼保健所,江蘇 姜堰 225500)
苯丙酮尿癥(PKU)是苯丙氨酸羥化酶相關基因突變所致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代謝性疾病。苯丙氨酸(phe)代謝過程中由于缺乏苯丙氨酸羥化酶,使苯丙氨酸在肝臟內代謝發生障礙,患兒phe含量顯著升高,影響大腦及神經系統的發育,最后導致小兒身體及智能發育落后[1]。將血液中苯丙氨酸作為該疾病的篩查指標對新生兒進行篩查,可使患兒在臨床癥狀出現前得到早期診斷和治療,阻止病情的發展、預防腦損傷的發生[2],可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我市2006-2009年篩查124810例,現將結果分析如下:
1.1 對象 2006年至2009年在泰州地區出生的新生兒124810例。
1.2 篩查標本的采集和遞送 由經過系統培訓的新生兒疾病篩查質量控制員于新生兒出生后72 h、哺足6次母乳或奶粉后采血[3]。采血部位為足根內、外側,用75%的酒精消毒,用一次性采血針刺2 mm深,第1滴血因混有體液或組織碎片棄之,待第2滴血流出,用美國產新生兒篩查專用濾紙SS903接觸血滴,自然滲透至紙背面,直徑不小于8 mm。共采集3個血斑,室溫下自然晾干至黑褐色,放入塑料袋內,置4℃-8℃冰箱內保存,由各市區婦幼保健所新生兒疾病篩查辦公室一周內送泰州市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進行PKU篩查。
1.3 實驗方法 苯丙酮尿癥采用時間分辨免疫熒光法(定量測定法,具有可信度高、高檢出率、低假陽性率等優點),正常phe濃度<120 μmol/l,血phe≥120μmol/L為可疑陽性,可疑陽性者復查原血片,若仍大于該值,則召回患兒復采濾紙血斑,參照國際標準,若血phe>120 μmol/l,則確診為經典型PKU,若血phe≥420μmol/L,則確診為高phe血癥。非經典型(惡性)PKU其phe濃度與經典型PKU、高phe血癥可重疊,必須經尿喋呤譜分析才能確診。試劑:芬蘭LAB-SYSTEMS苯丙氨酸熒光測定法試劑盒。
1.4 工作程序 各接產單位采血→傳送標本→實驗檢查→信息反饋→復查→確診→科學治療→監測[4]。
1.5 PKU診斷標準 做phe負荷試驗,即給患兒口服苯丙氨酸100 mg/kg,服用前及服用后1 h、2 h、3 h、4 h分別測定血phe濃度,或人工喂給高蛋白奶粉3 d后測定血phe濃度,若≥20 mg/dl者為經典型PKU,若<20 mg/dl者為高苯丙氨酸血癥。
1.6 質量控制 每次實驗每板均帶高值、低值各一,結果均在允許誤差范圍內;參加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新生兒疾病篩查室間質量評價,均取得合格證,保證了篩查結果準確可靠。
1.7 隨訪治療 對確診的PKU患兒立即召回,及時采用嚴格限制phe攝入飲食療法,治療開始兩周內每日查外周血phe一次,待血phe降至理想水平后每周查外周血phe一次,
根據患兒血phe值及臨床表現制定和隨時修改治療方案,并進行干預指導和體格發育及智能監測。
2.1 各年度篩查率及性別比 新生兒性別比較見表1。
2.2 PKU發病率 124810例新生兒確診PKU患兒5例,其中:男孩1例,女孩4例;PKU 4例(女);高phe血癥1例(女);發病率為1/24962。經χ2檢驗,男女孩的發病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54)。

表1 新生兒性別比較
2.3 治療 經典型PKU使用專用奶粉及特殊食物干預,治療最早時間為生后15 d,最晚為生后28 d。經嚴格飲食控制治療后,本組PKU患兒臨床體征大多改善或消失,生長發育良好,智力達到同齡正常孩子的水平。
PKU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謝途徑中苯丙氨酸羥化酶缺乏所致,因患兒尿液中排出大量苯丙酮酸等代謝產物而得名。苯丙氨酸羥化酶(PHA)的基因位點已定位于12q22-12q24.1上。患兒出生后2個月內都正常,通常在3-6個月始出現癥狀,以智能發育落后為主,可有行為異常、多動,隨著年齡增長可出現肌痙攣后癲癇小發作,少數呈現肌張力增強和腱反射亢進。患兒在出生后因苯丙氨酸通過旁路代謝而產生的苯乙酸由尿液和汗液中排出,因此使尿液和汗液中有異常的臭味。因PKU患兒在出生2個月內一般無明顯臨床癥狀,當臨床癥狀明顯時嬰兒的智力發育等已受到不可逆的損傷,臨床上極易誤診[5]。
PKU全世界均有發病,但發病率因地區及種族有明顯差異,總發病率在1:500-1:10000。我國于1992年至1993年,通過WHO項目,較為系統地在北京、天津、沈陽、濟南、廣州、成都等大城市開展PKU普查工作,在對23萬新生兒篩查基礎上得出我國PKU發病率為1:11186,并得出在我國的發病率是北方地區高于南方地區。在新生兒疾病篩查領域中,世界各國都將PKU的篩查列入首選病種之一。在世界范圍內PKU發病率有種族和地區差異,白人發病率較高,黑人和黃色人種較低[6]。
泰州地區處于長江三角洲地區,通過四年來的篩查工作,PKU確診5例,PKU發病率為1/24962,明顯低于北方地區山東濰坊[7]的發病率,與我國北方地區發病率似高于南方地區的結論基本一致[8]。
PKU的治療,大多數國家均主張食用特殊的低phe代用品,但這種特殊的營養品昂貴,一般家庭難以接受,往往使治療陷入困境,甚至前功盡棄。我們采用以天然低phe食物為主,配以低phe含量的蔬菜、水果作為PKU治療食譜,并用國產低phe奶粉,偶爾以大米飯或紅棗大米粥作為調劑,為PKU的治療提供了一種經濟、有效的飲食治療方法,有一定的推廣和應用價值。本組PKU患兒經嚴格飲食控制治療后,臨床體征大多改善或消失,生長發育良好,智力達到同齡正常孩子的水平。本文資料還顯示,治療越早,對小兒智能影響越小。研究證明高phe對神經元有直接毒害作用,可導致神經元發生凋亡和死亡,且這種損傷是不可逆的[5],所以要爭取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將血phe濃度控制在理想的范圍內,從而降低新生兒的智殘率。在對苯丙酮尿癥患兒的治療過程中,患兒家長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因為患兒治療過程中,執行飲食控制的主體是家長,飲食控制的執行情況完全取決于家長的密切配合。因此家長的受教育程度、對飲食控制的認識和執行飲食控制及干預治療的力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患兒的預后。首先應讓家長了解本病,同時做好母乳喂養。文獻報道[9],PKU患兒母乳喂養是可行的,本組新篩確診病人均采用部分母乳喂養并采用嚴格控制phe攝入飲食治療方法治療,可使血phe濃度控制在理想的范圍內。因此,治療PKU患兒應采取以家庭為基礎,以家長和醫生為主體,以飲食控制為原則的主導方針,家長積極配合醫生,保證患兒營養需求,并做好隨診復查,提高患兒的智能水平。本文5例患兒經連續幾年的上門跟蹤系統檢查,經檢測患兒體格和智力發育水平不低于同年齡兒童。
新生兒篩查是行之有效的疾病預防措施,對防止兒童智能低下,改變了預后,使國家、社會及個人都獲益匪淺,提高出生人口質量有著積極意義。
[1]Arnopp JJ,Lorey FW,Currier RJ,et al.Results of screening for phenylketonuria using a lower cut off value in early collected specimen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oc neonatal Screening,1995,3:193.
[2]葉 軍,顧學范,沈永年,等.上海部分地區19年新生兒疾病篩查回顧[J].廣東醫學,2000,21(7):540-541.
[3]喻唯民,徐 力,李曉雯,等.苯丙酮尿癥研究十八年[J].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2003,25(2):218-222.
[4]王 潔,潘乃柱.實行系統管理是提高海南省新生兒疾病篩查水平的關鍵[J].海南醫學,2006,17(8):164-165.
[5]周洪亮,朱建政,靳憲蓮,等.濟寧地區新生兒苯丙酮尿癥篩查及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04,12(3):82-83.
[6]顧學范.新生兒疾病篩查[M].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3:1215.
[7]田維兵,徐 雁,劉金龍.2000-2007年濰坊地區苯丙酮尿癥的篩查情況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0,25(14):1938-1939.
[8]霍金平,蔡宗友,胡定波,等.湛江地區8年新生兒篩查回顧性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6,14(5):526-527.
[9]Dumcan LL,Elder SB.Breastfeeding the infant with PKU[J].J Hum Lact,1997,13(3):23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