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魯迅的『誤寫』
2009年夏天,周海嬰細細辨識母親許廣平幾十年前所寫《魯迅回憶錄》的原始手稿,將各種刪減、增補和修改之處一一揀出,編成《魯迅回憶錄》手稿本(以下簡稱手稿本)出版。手稿本特別與1961年5月出版的《魯迅回憶錄》作了比較,標示出所有不同,從中可明顯看出許廣平的本意在當年經過了怎樣的“集體討論、上級拍板”的“修正”和扭曲。
通覽全書,1961年版《魯迅回憶錄》對許廣平手稿的改動或是為了保護某些人的聲名,將對其不利的部分刪掉;或是為了“批判某些人到底”,不允許出現其好的一面。前者比如對郭沫若的“保護”。1961年版中,有關“郭沫若日本夫人”的內容被全部刪除。后者比如對周作人的態度。手稿本中的原文為:“魯迅……每每說‘周作人的文章是可以讀讀的’……每逢周作人有新作品產生,出版了,他必定托人買來細讀一遍,有時還通知我一同讀。”1961年版中,魯迅認可周作人文章的內容被悉數刪去,并在許廣平原文之外又增加了相當篇幅的周作人附逆及周作人中傷魯迅的內容。

除去各類刪減,1961年版的另一特點是“無中生有”。有的根據當時塑造魯迅形象的需要增加史料,比如增加魯迅籌措營救瞿秋白的款項和出版其遺作的詳細過程,增加魯迅辭謝諾貝爾獎候選人一事;有的則將平白簡單的事實拔高,甚至更改作者觀點。例如,手稿本中提及魯迅教許廣平學日文,是希望其日后學會一技之長以謀生,而1961年出版時則將學日文一事描述為“除用馬列主義思想武裝,保持清醒頭腦和立場外,還要多讀書,以便對新文化事業多作貢獻”。
“從魯迅研究的專業角度來說,手稿本的史料價值很有限。”從事過魯迅研究的學者朱正表示。究其原因,這冊回憶錄本身就是慶祝新中國成立十周年的“獻禮”之作,在作者許廣平主觀的思想意識上已作了很大“調整”。從這樣的初衷出發,回憶錄難免對魯迅涂上政治釉彩。手稿本中,許廣平在前言部分表示,自己在這次創作中深深學到了“社會主義風格的創作方法”。
(文/劉 芳 據《瞭望東方周刊》)
book=344,ebook=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