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金華,田 海
(貴州省銅仁地區氣象局,貴州 銅仁 554300)
US B電話接口在七要素氣象自動站資料傳輸監控中的應用
龍金華,田 海
(貴州省銅仁地區氣象局,貴州 銅仁 554300)
該文針對氣象自動站實時資料的自動化傳輸業務的需求,在資料傳輸不正常的情況下,通過VB編程監控氣象自動站實時資料的自動化傳輸的狀態并利用USB電話接口實現電話語音自動通知值班人員的功能。
氣象自動站;資料自動化傳輸監控;USB電話接口;電話語音自動通知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氣象探測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氣象探測時空密度越來越大,氣象自動站實時資料的自動化傳輸也得到普及應用。本省黔西南州曾開發了氣象業務監控系統[1],實現了基礎業務部分工作運行的監控功能,但在地面測報數據傳輸監控報警功能方面有待進一步優化。為了保證氣象自動站實時資料傳輸的及時性,本人研發了七要素氣象自動站資料傳輸監控系統,其對夜間無人值班守班的氣象自動站,實現氣象自動站實時資料的自動化傳輸的自動化監控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USB電話接口不占用主機中斷資源,符合USB2.0高速協議,即插即用,自動識別,可帶電插撥,安裝方便,支持所有通道的同時錄放音,支持 A -Law、μ-Law、 IMA ADPCM(32KBps)等格式的錄音和放音操作,支持WAV、VOX等文件格式的直接錄放音,支持雙向均衡錄音 (即發話方和受話方可以同時錄音,且大小一致),自動完成模擬線路呼出撥號全過程,支持 FSK制式和 DT MF制式,準確的信號音檢測,支持標準的或自定義的單音頻雙音頻信號音的檢測,包括忙音、撥號音、回鈴音等。
驅 動 程 序: W INNT、W IN2000、W INXP、 W IN2003;程序接口:C、VC++、C++Builder、PB、Delphi、VB。
應用領域:自動通知/查詢系統、自動語音記錄/調度系統、自動預約系統、電視臺語音/傳真查詢系統、電話銀行系統語音、傳真信箱系統等等 。
氣象自動站正點實時資料由自動氣象站監控軟件 (SAWSS)自動形成,通過自動站組網軟件CN IS.exe實現自動氣象站組網,用來對實時數據上傳所需的通訊網絡環境進行必要的設置并當自動氣象站需要組網上傳數據時,自動上傳氣象自動站整點實時資料。
傳輸監控方式可采取兩種方式:一種是網絡線路監控,另一種是本地傳輸狀態監控。
4.1.1 網絡線路監控 利用 ftp方式定時對省級資料接收服務器進行上傳下載實際操作來判斷網絡線路是否暢通。該方式在自動上傳氣象自動站正點實時資料尚未到時間傳輸即可預知網絡線路的暢通性。但在自動站到省級服務器之間線路或路由器出現臨時維護時,自動站端就要出現線路故障報警。
4.1.2 本地傳輸狀態監控 利用對本地氣象自動站整點實時資料傳輸狀態進行監控。該方式當且僅當氣象自動站整點實時資料傳輸失敗后,才能實現監控報警。但不易出現誤報現象。
報警方式采取室內聲音報警和 usb電話接口遠程電話自動撥號語音通知報警。

圖 1 監控報警流程圖
系統初始化實現對省局資料接收服務器的 IP地址、用戶名、密碼、文件存放路徑、網絡線路的監控時間、本地資料傳輸狀態的監控時間、值班人員電話號碼錄入、報警模式等進行設置(源碼略)。
利用 ftp方式定時對省級資料接收服務器進行上傳下載實際操作成功與否來判斷網絡線路是否暢通(源碼略)。
利用對本地氣象自動站正點實時資料傳輸狀態進行監控。根據氣象自動站監控軟件 (SAWSS)和自動站組網軟件 CN IS.exe的運行特點,氣象自動站正點實時資料由自動站監控軟件 (SAWSS)形成,存放在D:OSS MO 2004AwsNet目錄中。自動站組網軟件 CN IS.exe負責對正點實時資料進行傳輸,傳輸成功后對D:OSS MO 2004Aws Net目錄中的文件進行刪除,D:OSS MO 2004AwsNet目錄變成空目錄。因此對該目錄進行監控是否為空目錄就可判斷氣象自動站正點實時資料傳輸是否成功。源碼如下:





自動站網絡狀態監控預警電話通知系統是為了實時監控氣象自動觀測站與氣象自動觀測站數據接收服務器之間網絡的聯通性而開發的。當氣象自動觀測站與氣象自動觀測站數據接收服務服務器之間網絡出現故障時,本系統就會報警并不斷自動撥打值班人員的電話通知其網絡出現故障,直到值班人員前來處理為止。根據自動站值班的實際情況,實現本地報警與遠程報警的功能,降低了值班人員的勞動強度。當網絡出現故障時能得到及時的處理,使氣象自動觀測站數據的及時傳輸得到保障。
[1] 胡興偉,等 .黔西南州氣象業務監控系統設計[J].貴州氣象,2004,28(6):24-25.
[2] 劉彬彬,高春艷,等 .Visual Basic從入門到精通[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
TP277
B
2010-09-10
龍金華 (1967-),男(苗族),工程師,主要從事網絡管理工作。
1003-6598(2010)增刊 -017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