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霞,陳隨清,謝新年
(河南中醫學院藥學院,河南鄭州 450008)
《中藥鑒定學》課程教學教材的使用及現狀分析與探討
王紅霞,陳隨清,謝新年
(河南中醫學院藥學院,河南鄭州 450008)
中藥鑒定學是中醫院校中藥專業的主干課程,它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中藥鑒定學》教材的使用是其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向21世紀,中藥鑒定學教學教材的使用,要結合中藥鑒定學教學的特點及社會的專業需求,以培養出知識結構合理、全面的,既具有豐富的性狀鑒別經驗,又具有熟練利用顯微鑒定及理化鑒定知識并且熟練應用現代分析儀器鑒定中藥,分析解決中藥鑒定工作中各種問題的人才為目的,對《中藥鑒定學》教學教材對中藥鑒定學教學教材使用及現狀進行綜合分析探討。
中藥鑒定學;教學教材;現狀
中藥鑒定學是中醫院校中藥專業的主干課程,它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1],《中藥鑒定學》教材的使用是其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對《中藥鑒定學》課程教學教材的使用及現狀進行分析與探討,以使《中藥鑒定學》課程教學教材的使用能結合中藥鑒定學的特點及社會的專業需求,對現用教學的教材、內容等不斷加以改進、完善,是非常必要的。
自從1964年在中醫院校開設《中藥鑒定學》以來已經三十多年了,先后出版了全國協編教材1977年出版和1980年出版,全國統編和規劃教材1980年出版和1996、2003年出版,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中藥鑒定學》教材的情況統計表
《中藥鑒定學》教材收載的植物藥材是按藥用部位分類的,分為:根與根莖類、莖木類、皮類、葉類、花類、果實與種子類、全草類等。這種分類方法便于掌握植物藥材的形態特征,有利于同類藥物的比較,因此學生學習很方便。對于動物藥和礦物學因不便歸類常結合自然分類法(動物藥)和化學成分分類法(礦物藥)編排。
《中藥鑒定學》收載種類較多,對每味中藥材的內容記載比較全面。《中藥鑒定學》收載常用中藥材362種,對每味中藥材包括歷史、來源、植物(動物)形態、產地、采收加工、藥材性狀、顯微鑒別、成分、理化鑒定(包括含量測定)、功效以及附注(主要是類似品、偽品的鑒別)。
《中藥鑒定學》在收載內容上基本能反映各個時期中藥研究的新成就。2003版教材(現執行教材),在總論部分增加了中藥質量標準的制訂、中藥資源的保護、中藥鑒定新方法簡介等,對中藥資源一章和理化鑒別等作了調整;各論中增加了第四篇中成藥兩章內容;刪除中藥(含附藥)31種,增加中藥(含附藥)12種,調整歸類品種5種,規范中藥名稱5種。根據實際需要,將熊膽改為熊膽粉。吸收有關最新研究成果,如國家“九五”科技攻關課題“中藥質量標準規范化研究”中的新化學成分等,刪除了263個化合物的化學結構式,增加了10個化合物的化學結構式,共收載61味中藥的135個化合物的化學結構式,大多是2000年版《中國藥典》收載的對照品,糾正錯誤化學結構式7個。本教材中理化鑒別、含量測定、檢查等項中涉及的實驗方法,如未說明具體方法者,均為《中國藥典》2000年版的方法。
補充了適用于中藥鑒定的現代分析檢測手段,增加了中成藥的檢驗內容,為了適應中藥應用發展的需要,選取了有代表性的檢測方法補充進各類藥材之中,如對果實種子類藥材及動物類藥材增加了蛋白電泳分析法,對礦物類藥材補充了X射線衍射內容;顯微鑒定項目下也增加了一些新內容,如動物類藥材的磨片顯微特征、電子顯微鏡顯微特征,礦物藥材的顯微光性特征等;增加較多的含量測定及薄層色譜鑒別方法等等。
《中藥鑒定學》教材附圖較多,便于學生學習理解,包括植物(動物)形態圖、藥材圖、藥材橫切、縱切面顯微組織圖(詳圖或簡圖)、粉末顯微特征圖,薄層色譜圖等,并在原有826幅基礎上,刪除附圖254幅,新增加附圖109幅,修改或更換圖313幅,共附圖634幅。
3.1 《中藥鑒定學》教材在現今教學中面臨問題的分析
通過現行2003年版《中藥鑒定學》教材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到,本版教材較以往版本教材比較,突出的特點在于收載種類較多、對每味中藥材的內容記載比較全面;增加或補充了中藥研究的新成就、中藥鑒定的現代分析檢測手段及中成藥的檢驗內容;并選取了有代表性的檢測方法補充進各類藥材之中;教材附圖較多等等。總之,記載內容越來越全面、豐富。這是現版教材益于現在教學之處,如能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了解各個時期中藥研究的新成就;新的現代分析檢測手段及中成藥的檢驗內容;各類藥材新的檢測方法及內容等等。
但是,使用過程中隨之也帶來需面臨、也需亟待解決的問題,而這已不僅僅是《中藥鑒定學》教材的問題,即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各個學科都在迅速采納新的技術與知識,教材內容越來越多,書越編越厚,逐漸向參考書演化。在畢業生問卷調查中,有97%的人在工作中把《中藥鑒定學》教材作為常用參考書,但教材在教學使用中,卻面臨工作日壓縮、教學體制改革、每門課程的教學時數越來越少等等問題,也就是說,教材制訂要講授的內容,現在各中醫藥院校規定的教學學時數內已根本無法完成。越來越突顯出的問題是,教材越來越不能適應教學的需要。
3.2 《中藥鑒定學》教材在現今教學中面臨問題對策的探討
《中藥鑒定學》教材在現今教學中面臨問題,一面是教材內容越來越多,書越編越厚,逐漸向參考書演化,另一面卻是工作日壓縮,教學體制改革,每門課程的教學時數越來越少。突顯出的問題是,教材越來越不能適應教學的需要。對這一點,目前在大多數中醫藥院校中還沒有真正認識到這個問題給教學質量帶來的直接影響。據我們調查的20所中醫院校,只有3所在使用自己單位參考統編《中藥鑒定學》編寫的教材,絕大多數使用的《中藥鑒定學》均為全國中醫藥院校統編教材。筆者針對《中藥鑒定學》教材在現今教學中面臨問題的對策進行以下探討:
3.2.1 根據《中藥鑒定學》教材在各中醫藥院校使用中面臨的問題,勢必要求各中醫藥院校中藥鑒定學學科的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各院校的實際情況,配合各自院校工作日、教學時數等等,編寫出能適合本學院教學實際情況的相應講稿,并制訂出相對合理的教學內容,如現代化教學手段應用的情況及比例等等,但這需要各院校資金上的投入和方方面協調才可切實做到。
3.2.2 中藥鑒定學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其3/4鑒定內容屬形態學鑒定范疇,特別是《中藥鑒定學》附圖較多,要求有可視性,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能直觀、生動地把性狀、顯微形態學特征表現出來,將是中藥鑒定學教學手段發展的趨勢。如運用多媒體現代的教學手段,充分利用計算機的信息處理功能,圖、文、聲并茂,形象、直觀、生動,包容信息量大的特點,將使教學效果達到一個新的臺階[1]。面向21世紀,電腦、多媒體、遠程網絡等成為新的教學手段,因此制訂電子教材、CAI教材等將是新的發展方向。
總之,面向21世紀,《中藥鑒定學》教學教材的使用,要結合中藥鑒定學教學的特點及社會的專業需求[3],以培養出知識結構合理、全面的,既具有豐富的性狀鑒別經驗,又具有熟練利用顯微鑒定及理化鑒定知識并且熟練應用現代分析儀器鑒定中藥,分析解決中藥鑒定工作中各種問題人才[3]為目的,對《中藥鑒定學》教學教材在現今教學中面臨問題的對策進行深入的分析、探討是很有必要的。
[1]王紅霞.中藥鑒定學教學應用多媒體課堂教學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J].河南中醫學院學報,2007,5(3):76-77.
[2]王紅霞.中藥鑒定學培養目標的分析與研究[J].藥學教育,2002,18(2):30-31.
[3]王紅霞,陳隨清.中藥鑒定學實驗課考核機制綜合分析與探討[J].中國醫藥導報,2008,5(22):102-103.
G642
A
1673-7210(2010)07(a)-007-02
2010-03-22)
王紅霞(1955-),女,漢族,河南濮陽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中藥品種整理與質量標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