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敏
(沈陽鐵西區圖書館,遼寧 沈陽 110025)
在信息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廣大讀者的求知心理越來越強,對于文獻資源的閱讀需求也越來越大。為了使圖書館的采訪工作更具合理性、針對性,更好地解決館藏圖書與讀者利用之間的矛盾,提高圖書流通率和文獻利用率,筆者采用沈陽鐵西區圖書館“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內的流通數據對讀者的閱讀需求進行研究與分析,以便適時調整區級圖書館的采訪策略,更好地滿足讀者多樣化的閱讀需求。
為了反映圖書借閱的真實情況,筆者在這里提供了沈陽鐵西區圖書館2008年的兩份外借服務數據:一為年度各類圖書借閱情況統計表(表1);一為年度圖書借閱前10名排行表(表 2)。

表1 2008年度館藏圖書借閱情況統計

表2 2008年館藏圖書借閱排行(前10位)
從表1可以看出,讀者閱讀主要集中在文學、歷史地理、工業技術領域,其中文學類占總借閱冊次比例為56.8%,位居借閱榜首,歷史地理類占14.79%,工業技術類占13.43%,而85%的讀者閱讀以休閑、娛樂、陶冶身心為主。此外,學習教育類書籍所占份額也很可觀,這與現代科學技術知識的廣泛應用,以及讀者素質的提高不無關系。在借閱量排名中工業類圖書占據第3名,這與本館處在重工業區及本館的藏書特色相吻合,有相應的讀者群,因此借閱量也較大。
表2是熱門書排行榜,由于篇幅的關系,只列出了前10名。而據筆者統計的前100名熱門書排行榜中,G類的有10種,占10%;K類有8種,占8%;其余均為I類圖書,與前10名基本吻合。其中,《蒙臺梭利的教育》榜上有名,表明當讀者對素質教育類圖書的重視。但也應該看到,在前10名中真正是名著的圖書并沒有,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從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的結論顯而易見,讀者的閱讀需求集中在社科類,偏愛文學類圖書,這也反映出區級公共圖書館服務于大眾,綜合性、普及性的辦館特點。我們通過分析統計數字,不難看出讀者的閱讀傾向及其成因。
在目前區級公共圖書館讀者群體中,青年讀者占一半以上,這個年齡段的讀者單純、熱情、思維活躍而又興趣廣泛,他們較容易受外界新思潮、新觀念的影響。這部分讀者到館時并沒有明確的閱讀目的,表現出明顯的從眾心理。只要某一熱點正在流行,馬上就會產生一呼百應的現象。這種從眾心理和從眾現象的存在,既能夠反映時代特點和社會潮流的影響,也容易導致讀者在閱讀取向上的盲從。
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能喚起人們高尚的情懷和崇高的思想,也能受到道德、情操的熏陶,從而改善情感狀態,棄惡揚善,避丑趨美,凈化靈魂。但是由于社會時尚的影響,并非所有的文學作品都是能使人積極向上的,它也有消極低級的一面,閱讀動機不端正或心理發展不成熟,不能自我控制的青年讀者,容易吸收其中不健康的思想,從而誤入歧途。作為圖書館工作者不能聽之任之,應該加大對經典名著的宣傳,正確引導讀者的閱讀興趣,提高讀者的素質。
人類進入21世紀以來,市場經濟的高度發展使社會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生存競爭日益激烈,追求利潤最大化的渴求日趨強烈,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擔憂增加。這樣的社會環境造成了一些人急功近利、重利輕義的思想心態,這種思想心態也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了人們的閱讀取向。
為了隨時接受社會環境的考驗,人們必須有良好的綜合素質,以應對出現的新形勢、新問題、新觀點。因此圍繞社會上流行的公務員考試、職稱考試、計算機等級考試各類熱點,讀者的閱讀目的十分明確,他們閱讀圖書的動機就是為了達到某種十分明確的目的。為了應付職稱考試,有關考試參考之類的書籍成為此類型讀者借閱的重點,例如計算機、英語等級考試教程、各科模擬試題詳解、考試匯編、考試指導等。因此教育類、計算機類圖書位居閱讀量前列,成為此類讀者的最愛。另外,隨著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的增加,很多大學生讀者出于實用考慮,全面加強所學專業知識的學習的同時,重視自身修養、提高自身素質、擴大知識面、學習面試技能已成為此類型讀者的當務之急。因此,在專業書籍之外,有關就業選擇、成功學、素質涵養等方面的書籍就成為他們的首選,導致需求升溫。
由上述統計可以清晰地看到,工業技術類圖書位列讀者閱讀量的第3位。這與圖書館所處的位置不無關系。因為沈陽市鐵西區是聞名全國的重工業基地,圖書館的注冊讀者中有20%是來自于各大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他們一般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因此其閱讀傾向既有一定的專業性又有一定的廣泛性。其閱讀目的也有雙重性,即一方面進行自身素質的培養,一方面注重專業技術的研究,擴展知識面以滿足生產科研的需要,所利用圖書相應集中于專業類書籍和各自的研究領域。此外,他們還閱讀與社會有關的各方面書籍,閱讀特點符合時代發展特征,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
作為區級公共圖書館,文獻采訪首先應盡量滿足大眾讀者的需求,這是立館之本。因此文獻采訪工作必須從現實出發,面向普通讀者隨時調整采購策略,以提高文獻采訪質量,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的閱讀需求。
圖書館文獻采訪規劃的制定一定要立足本館具體任務,圍繞讀者群的閱讀需求及特色館藏建設的長遠發展需要,合理定位,科學規劃,確立本館的采購策略。即文獻采訪要偏重大眾性和實用性,圍繞讀者的閱讀需要,結合本館藏書特色,既要保證全面,又要兼顧重點;既要滿足當前需要,又要適應未來發展的需要。
區級圖書館進行文獻采訪的首要目的是為本館讀者服務,所以流通量是確定采訪重點的主要依據。根據上述分析比較,我們可以看出,構成借閱流通量80%的是文學、歷史地理、計算機等類的熱門圖書。但目前此類圖書在館藏所中占比例達到20%,符合藏書利用的“2:8定律”,也就是說館藏中20%的常用書,基本上滿足80%讀者的需求。只要我們保證了這部分圖書的購入,就基本上滿足了80%大眾讀者的閱讀需求。此外,配合本館的藏書特色,有重點地購入與當地企業專業技術特點相適應的圖書,如汽車修理、建設施工、電工類、機械制造類等等,從而滿足20%重點讀者的閱讀需求。
讀者作為文獻資源的利用者,直接參與文獻資源建設可以有效緩解供需矛盾。圖書館文獻采訪人員要定期深入讀者中間,進行廣泛的調查研究。可以采取問卷或口頭等形式,把所要采訪的資料進行歸納整合,按讀者需求可大致羅列出以下類型:急需、潛在需求、衰退需求、不足需求、飽和需求、過量需求、全新需求等,然后根據這些需求進行合理采購。當讀者需求不能得到及時滿足時,可以直接將所需要的圖書進行登記,由采訪人員定期回收,并根據館藏情況確定是否購買;在圖書館主頁上開設“購書推薦”欄目,讀者可以根據需要推薦圖書等。總之要讓讀者直接參與文獻采訪工作,根據讀者的薦購,采訪人員進行科學分析、判斷,適當進行合理采購。通過上述實踐活動,逐步建立起與讀者之間的信息交流反饋機制,盡量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圖書館的文獻采訪工作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采訪人員要創新思路,拓寬采訪渠道,實現采訪方式多樣化。在采訪渠道上,除了從供貨商、書店、書展中獲取實時的信息外,要定期瀏覽一些大型的網上書店,如當當、卓越等,可獲得相應的最新實時信息,使采訪人員及時了解新書訊息,避免盲目訂購;在采購方式上,要積極嘗試網上訂購、招標采購、聯合采購等來選購圖書。目前沈陽鐵西區圖書館已采用網上訂購方式訂閱《人大資料》、《全國報刊索引》等刊物,大大提高了采訪效率。我們還通過招標的方式,對圖書進行集中采購。這樣做可以獲得更大的優惠,同時還能協調與書商之間的關系,獲得書商提供的圖書前期加工、免費編目數據等多項附加服務,確保圖書按計劃分批到位,大大縮短了圖書采購周期。
總之,采訪工作是文獻資源的入口,作為采訪人員,要加強對讀者文獻信息需求的分析研究,掌握不同讀者需求的特點,特別要了解“個性化”的需求,隨時調整文獻采訪策略,做到與時俱進,將滿足讀者需求作為圖書館文獻采訪的終極目標。
[1] 程亞男.圖書館工作概論[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
[2] 牟蘭.把握時代脈搏,滿足讀者閱讀需求[J].圖書館,2007(5).
[3] 余俠.基于流通統計分析的最佳藏書結構的調整[J].圖書館學研究,2007(4).
[4] 余紅梅,趙永蓮.圖書流通數據分析與讀者閱讀傾向[J].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3).
[5]曹雪梅.溫州市圖書館讀者群體與閱讀行為分析的啟示[J].圖書館雜志,2008(7).
[6] 張亞宏,陳良啟.大學生功利性閱讀傾向及圖書館服務對策研究[J].圖書館學刊,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