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術江,丁福秀
(山東省膠南市皮膚病防治站,山東膠南 266400)
膠南市位居山東省東南部沿海,經濟發展快,人口密度大,人員流動性強,性病的傳播速度快,給家庭及社會帶來了不穩定因素。為降低性病的傳播速度,減少性病發生的人數,我單位2001~2003年連續三年聯合膠南市衛生進修學校,對性病采取干預措施,包括到農貿市場發放有關性病知識及性病預防措施的宣傳材料;在膠南市衛生進修學校對社區門診醫務人員及鄉村醫生進行有關性病知識的培訓。淋病、尖銳濕疣、梅毒三種常見性病患者數量逐年下降,但性病分布有從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擴散的趨勢,值得引起足夠的重視。
1998~2007 年,膠南市皮膚病防治站性病門診確診的淋病、尖銳濕疣、梅毒三種常見性病1 448例,對這些患者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和登記,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文化程度、病種、發病時間、就診時間、住址及患者的可能感染來源等均詳細備案。
以衛生部制訂的《性病診斷標準和治療方案》進行。
有效降低性病的發生,除及時診治就醫的性病患者及感染的性伴,減少性病的傳播外,加強對高危人群宣傳,普及性病防治知識,更是減少性病發生的有效方法。我單位在2001~2003年連續三年通過多種方式和措施,把有關性病知識的宣傳材料發放到高危人群手中,加大了性病預防的干預措施。通過比較2003年前后,三種常見性病淋病、尖銳濕疣、梅毒患者的數量、平均年齡、年齡段分布、職業的變化,為今后的性病預防工作提供了經驗和教訓。
見表1。三種常見性病患者總數1 448例。其中,男1 134例(78.31%),女 314例(21.69%)。淋病患者總數 920例(63.54%),尖銳濕疣患者總數342例(23.62%),梅毒患者總數196例(12.84%)。其中前5年三種常見性病患者總例數884例,后5年三種常見性病總例數564例,前5年淋病574例(64.82%)、尖銳濕疣 176例(19.91%)、梅毒 135例(15.27%);后 5年淋病 347例(61.52%)、尖銳濕疣 166例(29.43%)、梅毒51例(9.05%)。性病患者職業情況:前5年由高到低依次為娛樂餐飲服務人員238例(26.92%)、個體159例(17.99%)、工人141例(15.95%)、司機115例(13.01%)、民工和漁民97例(10.97%)、干部 77例(8.71%)、無業 39例(4.41%)、學生 18例(2.04%);后5年由高到底依次為娛樂餐飲服務人員130例(23.05%)、工人 107 例(18.97%)、個體 96 例(17.02%)、民工和漁民 68例(12.06%)、司機 52例(9.22%)、無業 41例(7.27%)、干部38例(6.74%)、學生32例(5.67%)。通過上表可以看出,從三種常見性病的構成比看,淋病近10年一直占主要地位,2003年后5年三種常見性病患者數量比2003年前5年明顯下降,三種常見性病的構成比發生了變化,淋病、梅毒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尖銳濕疣所占比例上升,這與傅強[2]報道青海省1 896例性病臨床流行病學分析情況不完全一致。同時性病患者的職業呈更加分散化,由以前的娛樂餐飲服務人員、個體、工人、司機高危人群為主,向干部、學生等一般人群發展,其中學生患者有所增加,與傅強[2]報道一致。這說明性病正在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擴散,特別是學生患性病情況尤其應引起我們的注意。

表1 1998~2007年三種常見性病的例數及比例[n(%)]
見表2。

表2 1998~2007年性病患者的平均年齡及年齡段分布情況
比較10年間三種常見性病患者的年齡,發現平均年齡無明顯變化,20~39歲患者所占比例在70%以上,說明性病患者主要發生在20~39歲,特別是30歲左右性活躍的人群,與文獻[1]報道基本一致,但年齡波動范圍加大,即<20歲的低年齡和>60歲的高年齡患者所占比例增加。
由于性病是一種主要通過性行為傳播的疾病,它不僅影響到患者的身體健康,更加影響到家庭和社會的和諧發展。因此,積極有效地預防治療性病,減少性病的發生,一直是我國疾病預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單位通過進農貿市場及建筑工地發放性病預防手冊2萬余冊,現場提供免費咨詢,向人們講解各種性病的危害性及其傳播途徑,強調性病預防的重要性,提高了人們預防性病的意識,安全套的使用率顯著提高,這是本地性病減少的主要原因。其次,由于加大了社區門診和鄉村醫生性病知識的培訓,性病知識得到宣傳普及,基層社區門診及鄉村的醫務人員,對性病有了初步的了解,特別是對淋病和梅毒的認識普遍提高,對淋病和梅毒的治療有了科學正確的方案,不少患者在社區及鄉村門診得到治愈[3-5]。因此我院門診登記的性病患者人數,尤其是淋病患者人數明顯下降。對于尖銳濕疣,社區及鄉村門診雖然診斷明確,但因缺乏技術設備,故患者大部分到專業醫院就醫,所以雖然尖銳濕疣患者數量下降,但所占比例有所增加。在年齡方面,老年人及年輕學生患者在性病的構成比有所升高,特別是大、中學生性病患者數量增加。一方面是因為網絡的發展,政府對網絡信息監管不利,一些色情信息影響了青少年學生。其次是學校,特別是中學學校對青少年性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導致“一夜情”等不良性行為的發生,學生的性行為提前,而性病防護知識和措施缺乏,導致學生感染性病幾率增加,而不少老年人退休后,心理空虛,受到引誘后,而感染性病。
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大力度,①政府進一步加大投入,加大性病知識的普及,加強網絡及娛樂場所的監督,在賓館投放避孕套。②進一步培訓基層醫務人員的性病防治知識,提高基層醫務人員性病診治能力。進一步加強性病報告制度的落實,減少漏報現象。③加強學生的性知識教育,杜絕網絡等色情信息,教育學生對性有正確的認識,正確引導老年人參加豐富多彩的社會活動。
總之,只有政府及醫務工作者對性病高度重視,加大性病防治工作中的投入,才能扼制住性病的快速傳播。
[1]吳明尚,林志壘.北海市市區1985~2002年STD流行病學分析[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4,10(2)∶122-124.
[2]傅強.性病門診1896例性病臨床流行病學分析[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6,22(9)∶787.
[3]楊勝燁,劉全忠.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門診性病22084例分析[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6,22(6)∶479-481.
[4]于海泉,康合堂,康彥旭.肛腸疾病流行病學研究報道[J].中國現代醫生,2009,47(2)∶69.
[5]顧君,顧綺,袁寰一,等.蘇州市平江區1991~2005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學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07,45(1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