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特派新疆記者
援疆“國家總動員”
文/本刊特派新疆記者

2010年,富蘊縣投資1500余萬元,將可可托海東溝里的塔亞特村河南片區的61戶牧民搬遷至可可托海鎮塔亞特新村定居,每戶住宅面積400平方米,水、電、路等配套設施齊全
2011年啟動的新一輪對口援疆工作,是資金、人才、技術和管理的綜合援疆。19個省市投入資金將超百億,中央投入更數倍于對口援疆資金,目的就是通過十年時間,最大程度地縮小新疆與內地差距,確保2020年新疆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目標。
11月16日上午,新疆自治區召開第六批省市援疆工作總結表彰視頻會議,全面總結了第六批援疆工作,19個援疆工作先進集體及168名優秀援疆干部受到表彰。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在烏魯木齊主會場講話。
從1996年,中央作出開展援疆工作的重大戰略決策,到1997年,首批援疆干部進駐新疆,再到2010年的10多年中,中央已先后為新疆選派了6批共3749多名援疆干部支援西部建設。累計向新疆無償援助資金物資折合43億元,實施合作項目1200多個,到位資金250多億元。
在天山腳下、在帕米爾高原、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周緣……援疆干部對邊疆熱土與各族人民的大愛,譜寫了一支支新時代的“邊塞曲”,成為助推新疆經濟社會大發展的動力。
國家戰略新一輪援疆已經拉開序幕,明年第七批2600余人先期進疆干部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規劃和試點工作。按照計劃,黨政干部比例將占25%左右,專業技術干部和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占到75%左右。期限為2011年至2020年。力爭經過5年努力,在重點任務上取得明顯成效;經過10年努力,確保新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
面對這樣的新機遇,新疆已經開始對工作機制進行調整,專門成立了“對口支援工作領導小組”,由自治區主要領導掛帥,成員單位有20多個部門,與援疆的19省市建立起了溝通協調機制。
中國社科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民族理論研究室主任王希恩,在接受媒體采訪中介紹說,受歷史原因和自然條件影響,目前的新疆發展和穩定仍然面對許多特殊困難和嚴峻挑戰,總體經濟社會發展比較落后,區域和城鄉不平衡矛盾突出,尤其是南疆地區發展長期滯后。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新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全國水平的70%多。
據一些援疆干部考察看到的情況:國家為鄉鎮衛生院統一配備B超設備,沒人會用;遠程教育配備了電視、電腦等,有時候一個軟件下載就難住了當地的老師,再加上有些地區電壓不穩,有的設備上都落了厚厚一層土。所以,對口援疆要著力提高當地的公共服務能力,而解決問題的最終辦法還是要靠教育培養人才,這是新疆未來發展的長遠大計。
“目前我國民族問題的主要矛盾是,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迫切要求加快發展與自身發展能力不足的矛盾。”王希恩指出,其中,發展能力不足成為加快發展的主要障礙,要解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不足的問題,離不開國家和發達地區的支援。
國家發改委西部開發司副司長李應明說,這次舉辦對口支援培訓班,發改委也把汶川援助模式的經驗和遇到的問題講給學員聽。參照西部大開發的經驗,她認為新疆實現跨越式發展要 “抓兩頭”,一方面積極推動基礎條件較好的天山北坡經濟區加快發展;另一方面,在貧困的南疆地區要重點做好民生項目。
這既是具體落實中央新時期新疆工作任務的重大措施,也是對口支援政策措施從應急逐步走向制度化的最新實踐,還是西部大開發新階段模式和道路的新探索。
此次中央決策層啟動的對口援疆,可以說是這么多年來支援地域最廣、所涉人口最多、資金投入最大、援助領域最全面的一次對口支援。2011年19個省市對口援疆資金總規模將超過100億元,以后還會逐步增加。同時,通過轉移支付、專項資金等渠道,中央投入資金規模將數倍于對口援疆資金規模。
除此外,據新疆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副部長張明平介紹,新一輪的對口援疆工作還有兩大特點:由單純的干部援疆轉向了經濟、科技、文化、教育、衛生全方位對口支援;不但明確了實物工作量,還確立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培育自我發展能力作為重點內容。同時確定了今后5年、10年的分階段目標和任務,明確了對口援疆工作機制,工作完成的情況還要進行考核。
事實上,第六批援疆工作以來,新疆就提出了一些新穎的工作思路,例如提出援疆工作“輸血型”和“造血型”相結合,由一般性物質支持和建設標志性基礎設施向加大智力支持和開發,更加關注民生等等。現在,“著力解決民生突出問題”,“把發展的立足點放在增強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和當地群眾自身發展上”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張明平說,這是他們過去想到卻沒有做到的。
按照中央的要求,新時期對口援疆能否取得成功,關鍵在能否建立全方位援疆的有效機制。這就需要在支援資金的同時,使更多的干部、人才、技術、管理到新疆去,形成經濟援疆、干部援疆、人才援疆、教育援疆以及企業援疆協同推進的新局面。
通過過去13年對口援疆的實踐,和對汶川地震災后重建總結的經驗,新一輪對口援疆對原來的援疆布局重新做了調整:
一,支援范圍擴大。參與援疆的省市擴大到19個,受援方由過去的新疆10個地州、56個縣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3個師,擴大到新疆12個地州、82個縣市和建設兵團12個師。在支援省市中,新增了安徽、山西、黑龍江、吉林四省和廣東深圳市。其中,特別強調對建設兵團的支援。目前建設兵團面臨著產業結構單一、公共保障能力不足、歷史包袱沉重等問題。有必要擴大對兵團對口支援范圍,使兵團更好地發揮推動改革發展、促進社會進步的建設大軍作用,確保其穩定社會經濟的中流砥柱作用。
二,調整結對關系。以支援方綜合實力和受援方實際困難,盡力使支援雙方強度匹配。比如,北京、上海、廣東、江蘇及深圳等經濟實力強的省市對口支援貧困程度較深的南疆三地州;地域上相對集中,便于展開工作,盡可能安排一個省市對口支援一個地州或一個地州的幾個縣市和師團場;考慮雙方資源地理氣候特點,更有效做好援助工作。比如,東北三省對口支援氣候條件相似的北疆塔城、阿勒泰地區,山西對口支援同樣擁有煤炭資源的阜康市等地。
三,重點支援基層和南疆。新疆主要困難難在基層、難在南疆、難在國家扶貧縣、邊境縣和團場。因此,要把援助重點放在基層,放到貧困縣、邊境縣和團場,放到鄉鎮和農村。
據介紹,今年4月初以來,北京、天津、廣東、浙江、遼寧、吉林、黑龍江、安徽、河北、山西、江西、河南、福建、上海等多個省區市的主要領導,率代表團密集赴新疆開展援疆工作的前期調研。通過初步溝通協調對口支援意向,部分省區市提出了援疆的思路和計劃,有的計劃還進入了實施階段,實質上新一輪援疆工作已經走上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