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艾芳 王世偉
(1.山西省陽泉市口腔醫院,045000 2.山西省陽泉市第一人民醫院)
目前臨床上對牙周炎的常規治療中缺少針對宿主狀態的措施,牙槽骨、牙周組織的再生困難,致使部分牙周炎的治療效果不盡如人意。而慢性牙周炎是一種多因素導致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中醫認為,腎主骨,骨生髓,齒為骨之余,齒者,腎之標,骨之本。胃之經絡入齦中[1]。我們應用中醫學原理,使用六味地黃湯做成沖劑與派麗奧臨床結合應用,全身與局部結合治療慢性牙周炎獲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
調查對象:隨機抽取我院門診2005~2008年就診的年齡25~60歲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實際調查166人,其中男性68人,女性98人。
調查方法:在征得患者同意后,確定為觀察對象。由2名口腔專業人員采用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齲病、牙周病的流行病學調查標準[2],對166名患者進行檢查,統一進行登記。所有患者全部拍全頜曲面體層片。根據臨床檢查結合X線片檢查確診為慢性牙周炎。據X線片檢查骨吸收情況,確定牙齒松動度Ⅰ度、Ⅱ度、Ⅲ度。
臨床用藥及方法:在臨床用藥之前所有患者分為A、B兩組各83人。A組為用藥組。B組為普通組。A組根據牙周病嚴重程度,臨床上分別做齦上潔治術或齦下刮治術。牙周袋配合使用派麗奧。每周復診1次做治療。根據牙齒松動度及齒槽骨吸收的程度囑口服六味地黃湯沖劑。嚴重者,每次 2袋,每日2次;輕者,每次1袋,每日2次。觀察6個月以上。B組為普通組,齦上潔治術或齦下刮治術后,牙周袋配合使用派麗奧,囑口服牙周寧片治療。牙周寧每片 40mg,每次160mg,每日2次。
六味地黃湯沖劑組成、制備:藥方由熟地黃、山茱萸 、枸杞子 、茯苓 、黃芪、白術 、人參 、澤瀉 、牡丹皮 、當歸 、山藥、炙甘草、丹參、陳皮、砂仁15味中藥組成,由陽泉市中醫院制成袋裝沖劑,每袋12g。
臨床預后標準:分2個方面,總預后和個別牙齒的預后。①總預后,是對整個牙列的預后,應為骨的反應性、余留牙的多少、咬頜情況和牙齒排列,牙齒形態、全身因素;②個別牙齒的預后,牙齒松動度、牙槽骨破壞情況、附著水平和牙周袋深度。
166名慢性牙周炎患者中,A組83名顯效率(上述所有方面均顯著好轉)為66.27%;B組83名顯效率為49.40%。兩組顯效率有顯著性差異。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A組、B組用藥后顯效情況表
雖然人類在牙周炎的病因學研究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但因牙周炎發生與發展較復雜,所以在治療上仍然是對癥處理和加強預防措施。臨床通過對六味地黃湯沖劑3年多的應用,認為六味地黃湯制成沖劑便于患者服用,滋補腎陰、健脾益氣,共奏健脾益腎,填精生髓之效,使腎精充足,骨髓生化有源,筋骨強健,牙齒堅固[3]。而派麗奧又有控制局部牙周袋內的感染,促進齦結合上皮的形成,纖維細胞的增殖,從而改善牙周組織炎癥,促進牙槽骨新生。
[1]束蓉,羅禮君,姜云濤,等.“益腎清火”方對牙周炎大鼠牙槽骨重建的影響.上海口腔醫學,2007,16(5):494-496.
[2]張舉之.口腔內科學.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196.
[3]羅禮君,顧晶,劉曉峰,等.中醫藥治療慢性牙周炎的初步研究.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04,20(6):737-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