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祥華,黃秀深,植品隆,楊光富
(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 成都 610075)
青莪湯對Lewis肺癌小鼠MMP9、Ang-Ⅱ、EGF、微血管密度的影響
譚祥華,黃秀深,植品隆,楊光富
(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 成都 610075)
目的通過檢測C57/BL荷瘤小鼠的基質金屬蛋白酶(MMP9)、血管緊張素(Ang-Ⅱ)、表皮生長因子(EGF)的含量,觀察青莪湯對Lewis肺癌的生長、腫瘤微血管生成及轉移的影響。方法以C57/BL荷瘤小鼠為研究對象,以順鉑為陽性對照,以生理鹽水為陰性對照,觀察青莪湯各劑量組對Lewis肺癌的MMP9、Ang-Ⅱ、EGF、微血管密度的作用。結果青莪湯的低劑量能抑制Lewis肺癌的生長,且能抑制Ang-Ⅱ、EGF的活性,與模型組比較(P<0.05),青莪湯各劑量組均能抑制MMP9的活性,與模型組比較(P<0.01)。青莪湯的中、低劑量、順鉑組能顯著抑制腫瘤微血管的生長,與模型對照組比較(P<0.001)。結論青莪湯能抑制Lewis肺癌的轉移,其機制可能與抑制MMP9、Ang-Ⅱ、EGF的活性,降低腫瘤的微血管密度有關。
青莪湯;MMP9;Ang-Ⅱ;EGF;微血管密度;大鼠
青莪湯由青蒿、莪術等中藥材組成,為成都中醫藥大學方劑教研室研制的經驗方,其在臨床治療腫瘤方面具有很好的療效。本實驗采用Lewis肺癌自轉移模型,選擇了MMP9、Ang-Ⅱ、EGF、微血管密度作為研究指標,探討青莪湯對Ang-Ⅱ 、MMP9、EGF、微血管密度在肺癌侵襲和轉移中的可能機制。
1.1 材料 Lewis肺癌瘤株,購自四川大學動物實驗中心。健康C57小鼠(20±2)g,雌雄各半,購自四川大學動物實驗中心,合格證號:SCXK-09-2006。青莪湯中青蒿、莪術等中藥,購于北京同仁堂成都總府店,水煎成含1 mL/g。順鉑注射液,江蘇豪森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生產批號090104。血管緊張素(AngiotensinⅡ)試劑盒,美國RD公司產品。表皮生長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試劑盒,美國RD公司產品。基質金屬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9)試劑盒,美國RD公司產品。
1.2 方法
1.2.1 動物試驗 取接種Lewis肺癌瘤株10~14 d的C57/BL荷瘤小鼠,脫頸椎處死,無菌條件下取瘤組織,按腫瘤質量(g)與生理鹽水(mL)1∶3制備瘤細胞懸液,另取C57/BL小鼠50只(20±2)g,雌雄各半,全部小鼠均于右腋下接種Lewis肺癌瘤細胞懸液,每只0.2 mL,再隨機分為空白對照組、陽性對照組、青莪湯高劑量組、中劑量組、低劑量組,每組10只,于接種后第2 d開始給藥,青莪湯低、中、高劑量組均給予0.2 mL/只,青莪湯劑量見表1~表5,其相當于臨床成人用量的5倍、10倍、20倍。空白組給予生理鹽水0.2 mL/只,連續給藥18 d[1],順鉑組予以腹腔注射,隔日給藥1次,共給藥5次,給藥劑量以生藥量計算,見表1~表5。于20 d眼球取血,離心,取小鼠血清進行MMP9、Ang-Ⅱ、EGF檢測。處死小鼠,剝取腫瘤進行抑瘤率的檢測。剝取腫瘤及肺組織進行微血管密度檢測。
1.2.2 抑瘤率的檢測 眼球取血,處死小鼠,剝離腫瘤,稱重。
抑瘤率=(平均空白組瘤重-平均青莪湯組瘤重)/平均空白組瘤重×100%
1.2.3 MMP9的檢測 取小鼠血清,用ELISA法,用試劑盒進行檢測。
1.2.4 Ang-Ⅱ的檢測 取小鼠血清,用ELISA法,用試劑盒進行檢測。
1.2.5 EGF的檢測 取小鼠血清,用ELISA法,用試劑盒進行檢測。
1.2.6 腫瘤及肺微血管密度的檢測 腫瘤組織微血管密度(MVD)檢測取部分腫瘤組織,4%多聚甲醛固定,F8常規免疫組化染色,在顯微鏡下記數10個視野內腫瘤微血管數目,以平均每高倍鏡(×200)視野的微血管個數表示MVD[2-3]。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5統計軟件進行分析,抑瘤率采用公式:(對照組瘤重-實驗組瘤重)/對照組瘤重,分別計算之后進行方差分析,MMP9、Ang-Ⅱ、EGF、微血管密度均采用方差分析。
2.1 青莪湯對Lewis肺癌小鼠抑瘤率的影響 見表1。
表1 青莪湯對Lewis肺癌小鼠抑瘤率的影響(±s,n=10)

表1 青莪湯對Lewis肺癌小鼠抑瘤率的影響(±s,n=10)
注: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
組 別 給藥途徑/(g/kg) 瘤重 抑瘤率/%劑量模 型 對 照 組 ig — 7.280 4±2.227 9 —順 鉑 組 ip 0.02 1.324 3±1.321 8## 81.81青莪湯低劑量組 ig 1.00 3.958 5±1.866 2# 45.63青莪湯中劑量組 ig 5.00 6.791 0±2.578 5 6.72青莪湯高劑量組 ig 10.00 7.440 5±1.942 0 —
2.2 青莪湯對C57/BL荷瘤Lewis肺癌小鼠MMP-9的影響 見表2。
表2 青莪湯對 Lewis肺癌小鼠MMP-9的影響(±s,n=10)

表2 青莪湯對 Lewis肺癌小鼠MMP-9的影響(±s,n=10)
注:與模型組比較,###P<0.001。
組 別 給藥途徑給藥劑量/(g/kg)MMP9/ug模 型 對 照 組 ig — 73.098 7±17.193 4順 鉑 組 ip 0.02 32.573 5±27.730 0###青莪湯低劑量組 ig 1.00 20.259 5±9.179 8###青莪湯中劑量組 ig 5.00 28.670 1±15.483 3###青莪湯高劑量組 ig 10.00 31.915 9±11.423 7###
2.3 青莪湯對Lewis肺癌小鼠Ang-Ⅱ的影響 見表3。
表3 青莪湯對Lewis肺癌小鼠Ang-Ⅱ的影響(±s,n=10)

表3 青莪湯對Lewis肺癌小鼠Ang-Ⅱ的影響(±s,n=10)
注:與模型組比較,##P<0.01。
組 別 給藥途徑給藥劑量/(g/kg)Ang-Ⅱ/(ng/L)模 型 對 照 組 ig — 649.7045±175.647 3順 鉑 組 ip 0.02 692.557 6±82.963 1青莪湯低劑量組 ig 1.00 437.671 3±44.709 6##青莪湯中劑量組 ig 5.00 511.470 8±57.752 8青莪湯高劑量組 ig 10.00 424.542 7±30.432 6
2.4 青莪湯對Lewis肺癌小鼠EGF的影響 見表4。
表4 青莪湯對Lewis肺癌小鼠EGF的影響(±s,n=10)

表4 青莪湯對Lewis肺癌小鼠EGF的影響(±s,n=10)
注:與模型組比較,###P<0.001。
組 別 給藥途徑給藥劑量/(g/kg)EGF/(ng/L)模 型 對 照 組 ig — 276.656 4±55.421 3順 鉑 組 ip 0.02 203.386 5±44.155 0青莪湯低劑量組 ig 1.00 211.037 2±77.055 3###青莪湯中劑量組 ig 5.00 200.443 9±40.024 6青莪湯高劑量組 ig 10.00 203.386 6±44.156 6
2.5 青莪湯對Lewis肺癌小鼠微血管密度的影響見表5。
表5 青莪湯對Lewis肺癌小鼠微血管密度的影響(±s,n=10)

表5 青莪湯對Lewis肺癌小鼠微血管密度的影響(±s,n=10)
注:與模型組比較,##P<0.01,###P<0.001。
組 別 給藥途徑劑量/(g/kg) 瘤血管數 肺血管數模 型 對 照 組 ig — 45.700 0±18.064 5 44.558 8±13.366 6順 鉑 組 ip 0.02 21.600 0±6.350 0###24.833 3±5.408 1###青莪湯低劑量組 ig 1.00 27.166 7±7.543 3###26.233 3±7.784 5###青莪湯中劑量組 ig 5.00 36.933 3±8.509 4## 36.520 0±8.832 3###青莪湯高劑量組 ig 10.00 48.500 0±12.050 3 59.300 0±18.046 2
肺癌屬于中醫“肺積”“息賁”等范疇。氣(氣滯)、痰(痰凝)、瘀(血瘀)、毒(毒聚)、虛(正氣虧虛)是其基本病因。肺癌患者多表現為氣陰兩虛、邪毒內聚、瘀血阻滯,臨床多以清熱解毒、益氣養陰、活血化瘀為主要大法辨證論治。青莪湯由人參、青蒿、莪術、三七等藥物組成。全方配伍精良,祛邪而不傷正、扶正而不留邪。具有益氣活血、化瘀散結之功,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在臨床運用中收效良好。
本實驗結果表明,青莪湯能抑制腫瘤的發生和生長,其抗癌能力與劑量呈一定的負相關,其作用機理可能與下調MMP9、EGF、Ang-Ⅱ有關。本實驗結果與臨床療效一致[4-5],為青莪湯的臨床運用提供了實驗依據,也為進一步研發本方提供了實驗基礎。青莪湯能降低MMP9的含量,但本實驗研究結果表明,青莪湯僅在低劑量時,具有抑瘤作用和下調Ang-Ⅱ、EGF的作用,中、高劑量作用不明顯,甚至高劑量具有促進肺血管生成作用,可能與樣本含量較少有關。筆者認為,在進一步的臨床與實驗研究過程中,應選取合適的劑量,增大樣本量,采用不同的給藥途徑、不同的模型,并與體外實驗相結合,更深一步研究青莪湯抗腫瘤的作用機理。
:
[1]Weidner N.Current pathologic methods for measuring intratumoralmicrovessel density within breast carcinoma and other solid tumors Breast Cancer Res Treat,1995,36(2):169-180.
[2]陳龍邦,櫧曉源,王靖華,等.非小細胞肺癌MMP2和MMP9的表達及其意義[J].江蘇醫藥雜志,2001,27(3):676-677.
[3]鄧紅彬,張幸平,劉宇.非小細胞肺癌P53、VEGF、MVD的表達及其相關性[J].腫瘤防治研究,2005,32(1):702-704.
[4]Abali H,Gtilliia IH,Engina H,et a1.Old antihypertensivesas novel antineoplastics”angiotensin-I-converting enzymeinhibitors and angiotensin II type 1 receptor antagonists[J].Med Hypotheses,2002,59(3):344-348.
[5]Fujimoto Y,Sasaki T,Tsuchida A,et a1.Angiotensin IItype 1 receptor expression in human pancreatic cancerand growth inhibition by angiotensin II type 1 receptorantagonist[J].FEBS Lett,2001,495(3):197-200.
R285.5
A
1007-4813(2010)01-0014-02
(
2009-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