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淑芬,周俊傳
(天津市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天津 300042)
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胰腺炎60例分析
付淑芬,周俊傳*
(天津市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天津 300042)
目的觀察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胰腺炎的療效。方法將12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60例,采用西醫常規及對癥治療,治療組60例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中藥合劑。結果治療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0.0%,平均住院天數為(21.6±3.2)d,病死率為11.7%,與對照組比較(P<0.05)。結論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胰腺炎能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治愈率。
急性胰腺炎/中西醫結合療法;并發癥;@胰安合劑/治療應用;穴,足三里;針刺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臨床上常見外科急腹癥,病情兇險,并發癥多,臨床病理變化復雜,早期即可發生SIRS、MODS,至今仍有高達20%~30%的病死率[1]。選擇適宜的治療方法,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依然是當前重要的研究課題。我院自2004年1月-2008年1月對120例,采用中西醫結合療法和單純西醫療法治療,現將療效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120例均有上腹部劇痛,有腹膜刺激征,腹脹,腸鳴音消失;實驗室檢查血尿淀粉酶升高,白細胞數及中性粒細胞數比例升高,血鈣正常或稍有下降(<1.87 mmol/L);并經B超和CT檢查結果所證實,符合中華醫學會外科學會胰腺組急性胰腺炎診斷標準[2]。入院時即有休克、神志改變和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者均不列為本次研究對象。
將120例隨機分為兩組:單純西醫治療組(對照組)60例,男 32例 ,女 28例;平均年齡47.6(13 ~82)歲;發病至就診時間為2~70 h。中西醫結合治療組(治療組)60例,男33例,女27例;平均年齡 49.8(16~84)歲;發病至就診時間為2~72 h。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重癥監護,禁食,持續胃腸減壓,抗炎,抑制胃酸、胰腺分泌,白蛋白、氨基酸、脂肪乳劑(除高脂血證外)等腸外營養支持,改善胰腺微循環,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1.2.2 治療組 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同時給予我院自制的中藥胰安合劑系列方治療,基本方劑:柴胡、黃芩、赤芍、桃仁、厚樸、枳實、木香、大黃(后下)各15 g,甘遂(內服另包)3 g,芒硝(內服另包)10 g,每日1劑,頭煎300 mL,每日分3次溫服;2煎400 mL灌腸。根據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和病程分期適當調整方劑。腹痛劇烈者予針刺治療,穴位:雙側足三里、中脘、天樞、關元。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1.5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加減標準差(±s)表示。組間差異采用t檢驗或χ2檢驗。
2.1 兩組主要癥狀、體征改善結果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主要癥狀、體征改善結果比較(±s)

表1 兩組主要癥狀、體征改善結果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 別 例數 腹痛/h 腹脹/h 腸鳴/h 血淀粉酶/d 尿淀粉酶/d 平均住院/d治療組 60 14.3±2.6# 9.4±3.1# 29.5±4.5# 2.3±0.7# 6.9±2.3 21.6±3.2#對照組 60 26.3±4.2 16.6±5.2 41.2±6.9 4.6±1.5 7.1±2.7 33.1±4.8
2.2 兩組療效結果比較 對照組60例,治愈好轉42例,未愈轉外科6例,死亡12例,總有效率80%;治療組60例,治愈好轉49例,未愈轉外科4例,死亡7例,總有效率88.3%。
2.3 兩組主要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主要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例(%)
祖國醫學認為急性胰腺炎多由暴飲暴食、情志不舒、蛔蟲上擾和外邪侵襲所致。臨床上表現為痞、滿、燥、實、堅的陽明腑實證,多由臟腑氣機阻滯、濕熱蘊結、腑氣不通、氣血運行不暢、經脈痹阻所致。雖可分為各類證型,究其根本病機,總的治療應強調“腑以通為用”,故疏泄通導的原則應貫穿于各類證型的辨證治療過程中[3-5]。筆者應用中藥柴芍承氣湯加減,胃管和直腸給藥,證實胃腸給藥安全、可靠。從治療效果看,預后好壞與腸鳴音早期恢復時間、通便次數密切相關。腸鳴恢復越早,排便次數越多,并發癥越少,預后越好,如腸鳴音恢復不佳,建議縮短胃腸給藥間隔時間,即增加給藥次數或加大大黃、芒硝、甘遂的藥量,配合針灸治療,通調臟腑之氣機,調氣以和血,疏通經絡,取腑會穴及胃募穴中脘,大腸募穴天樞,小腸募穴關元及六腑下合穴足三里等,調節胃腸功能,行氣止痛,且能解除平滑肌痙攣,特別是十二指腸乳頭肌痙攣,利于膽汁和胰液排泄。
西藥選用能通過血胰屏障,并能在胰腺組織內形成有效治療濃度的喹諾酮類和對厭氧菌有高效的甲硝唑,達到預防和控制感染的目的。使用雷尼替丁抑制胃酸分泌,奧曲肽抑制胰酶分泌。柴芍承氣湯中用大黃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與芒硝、甘遂同用,使通里攻下的作用增強且效速,黃芩加強清熱解毒之力,桃仁、赤芍加強活血化瘀之功,枳實、厚樸、木香、柴胡行氣消脹。諸藥同用,能通里攻下、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使邪熱去、腸胃通。本組資料表明中西醫結合治療組的休克、MODF、胰周感染、全身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單純西醫治療組[6-8]。
筆者認為,治療AP的關鍵在于疾病早期重點防治休克、重要臟器功能障礙及預防后期感染的發生、嚴格控制早期手術適應證及合理應用中西醫結合非手術治療,從而降低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和提高疾病治愈率。
:
[1]中國中西醫結合普通外科專業委員會.重癥急性胰腺炎中西醫結合診治常規(草案)[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07,13(3):232-237.
[2]中華醫學會外科學會胰腺外科學組.重癥胰腺炎診治草案[J].中華肝膽外科雜志,2002,8(2):110-111.
[3]崔乃強,吳咸中.重癥急勝胰腺炎治療的現況和展望[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2004,16(8):705-707.
[4]徐斌.重癥急性胰腺炎42例的綜合治療[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07,10(5):504-505.
[5]吳大兵,元云玲.中西醫結合治療重癥胰腺炎35例[J].吉林中醫藥,2007,27(6):115-117.
[6]孫士梅.中西醫結合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18例臨床觀察[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24(6):220-223.
[7]邢可,呂靜,王瑾.中藥腹腔灌洗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的可行性[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24(1):120-212.
[8]劉森,洪亮.復方大承氣湯、胰腺炎1號輔助治療急性胰腺炎53例報告[J].山東醫藥,2006(6):325-327.
R269
B
1007-4813(2010)01-0068-02
付淑芬(1965-),女,大學本科,學士學位,講師。研究方向:腹部局解與臨床。
周俊傳 Tel:13132136528 E-mail:hong.ren@roquette.com
(
2009-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