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玉清,張英桃
(焦作市人民醫院,河南 焦作 454001)
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不完全性腸梗阻23例療效觀察
祝玉清,張英桃
(焦作市人民醫院,河南 焦作 454001)
目的觀察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不完全性腸梗阻的臨床療效。方法將46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兩組均予西醫常規治療,治療組用復方大承氣湯灌腸,對照組用肥皂水灌腸,1次/d,治療5 d,觀察療效。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為86.95%,兩組比較(P<0.05)。結論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不完全性腸梗阻有很好的臨床療效。
急性不完全性腸梗阻;灌腸;復方大承氣湯;肥皂水
不完全性腸梗阻為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其發病原因有手術疤痕粘連、腫瘤、炎癥、糞塊及蟲團阻塞等。近年來,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不全性腸梗阻發病率逐漸增加。筆者在臨床工作中,應用復方大承氣湯配合西醫常規治療不完全性腸梗阻23例,并設對照組23例對照觀察,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46例均為焦作市人民醫院2008年1月-2009年10月住院患者,治療組23例,男15例,女8例;年齡最大80歲,最小45歲。對照組23例,男14例,女9例;年齡最大78歲,最小46歲。兩組年齡、性別、病程、病情程度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1)患者出現腹痛、腹脹、惡心、嘔吐,肛門停止排便、排氣。(2)查體腹部壓痛,腸鳴音亢進。(3)腹部X線檢查腸腔有多個氣液平面。
按入院先后順序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23例,給予禁食、胃腸減壓,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積極靜脈營養支持,酌情應用抗生素,配合肥皂水灌腸1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將肥皂水灌腸改為復方大承氣湯(大黃10 g,芒硝9 g,枳實12 g,厚樸30g,萊服子20 g,桃仁15g,赤芍12g,由我院煎藥房提供)灌腸,每次150 mL,1次/d,藥液溫度以40℃為宜。兩組灌腸方法:插入肛管深度約15~30 cm,保留1 h以上。觀察5 d,判斷療效。
3.1 療效標準 痊愈:腹痛、腹脹消失,飲食及排便均正常,腹部無壓痛反跳痛,腸鳴音正常,腹部X線示氣液平面消失;好轉:腹痛消失,有輕度腹脹,進半流質飲食后腹脹可有加重,但休息后緩解,腹部無或有輕度壓痛,無反跳痛,腹部X線片示正常或腸管輕度脹氣;無效:仍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無排便排氣,腹部壓痛,腸鳴音亢進,腹部X線片示氣液平面存在。
3.2 治療結果 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結果比較 例(%)
祖國醫學認為,腸梗阻屬于中醫學“腹痛”“腸結”范疇,根據六腑生理特點傳化水谷、泄而不藏、實而不滿、降而不升、以通為用,臨床表現為痛、吐、脹、閉4大癥狀。其病機為氣血瘀結、腸腑閉阻,大部分表現為實證、里證、熱證。治療上根據“六腑以通為用”的原則,采用復方大承氣湯通里攻下、行氣化瘀。方中大黃力猛善走,能直達下焦,蕩滌胃腸積滯;枳實、厚樸溫中下氣、化痰消痞,能治痞滿脹痛反胃嘔吐;芒硝助大黃泄熱通便、軟堅潤燥;赤芍、桃仁活血化瘀兼能潤腸;萊菔子行氣除脹。諸藥合用能使腸道氣機疏通、升降平衡,恢復泄而不藏的生理特點。
現代藥理研究證明:大黃瀉下成分為蒽醌甙,能夠刺激大腸促進腸道蠕動而排便[1];枳實、厚樸、赤芍、桃仁對腸道有興奮作用,可減輕腹脹、緩解疼痛又可防止梗阻導致局部血瘀可能引起的組織壞死[2-3];芒硝主要成分硫酸鈉在腸中不易被吸收,形成高滲溶液,使腸道保持大量水分,引起機械性刺激促進腸蠕動[4];萊服子對多種腸道細菌有抑制作用[5]。
綜上所述,西醫的基礎治療首先為病人補充血容量,改善有效循環,糾正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為中藥的治療創造了有利條件,而中藥的應用增強了腸蠕動,改善了腸道血循環,降低了毛細血管通透性,為梗阻緩解起到了積極作用,中西醫結合真正做到了相互促進,取得了很好的臨床療效。
:
[1]郭延昭,劉峰,劉士英.中西醫結合治療胃腸術后腸粘連15例體會[J].實用中西醫結合雜志,1998,6(6):489.
[2]李偉.中藥保留灌腸治療粘連性腸梗阻臨床體會[J].中國中醫急癥,2009,18(5):88.
[3]曾召元.中西醫結合非手術治療粘連性腸梗阻27例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09:2(9):234-235.
[4]楊紅,胡軍.復方大承氣湯灌腸對腹部手術后胃腸功能恢復作用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08:17(1):192.
[5]沈映君.中藥藥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467.
R256.32
B
1007-4813(2010)01-0070-02
祝玉清(1964-),男,碩士研究生,主治中醫師。研究方向:消化系統疾病。
(
2009-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