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84年,震古鑠今的改革開放如火如荼,中國城市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的武漢,紅旗漫卷,驕陽爭艷。中共中央整黨指導委員會聯絡組負責人胡德平同志傳來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的旨意:要在武漢辦一份決策雜志,致力于推動中國決策科學化、民主化事業,避免決策失誤的慘痛悲劇在中國重演。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領導強力支持,獨具特色的《決策與信息》雜志迅即于當年12月公開出版。她連接兩個世紀,已走過了9125天、足足25年。
25年來,《決策與信息》雜志勇立潮頭,為改革開放搖旗吶喊,不懈解讀天下大勢,營造決策者的“胸中日月”;不懈踐行市場法則,創建雜志的“腳下天堂”。在“美人頭”風靡的刊潮中,《決策與信息》雜志矢志不渝,力行不惑,堅守使命,堅守陣地,始終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與時俱進。
《決策與信息》雜志作為讀者贊譽的“中國決策信息第一刊”,在國外,列展于美國國會、英中友協、法國國防部和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科隆大學、日本中央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機構及學府殿堂;在網界,進入中文社科期刊全球網傳百強排行榜……這一切都得益于眾多領導、專家學者、企業決策者及讀者友人的關愛和指導。
我們不會忘記,胡耀邦總書記1984年底在九江親自審閱雜志的創刊號并且指示“要把雜志擺到各級領導的桌面上去!”
我們不會忘記,1987年,中共中央黨校校長高揚同志在北京親自主持雜志創刊三周年紀念會,并且斷言《決策與信息》這個名字永遠不會過時,雜志既有生存權又有生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將越來越顯示它的重要性。
我們不會忘記,中央、部委及省市領導陳云、萬里、李瑞環、伍修權、李鐵映、王任重、陳丕顯、顧秀蓮、王群、魏禮群、陳祖濤、李力安等等同志熱情為雜志題詞和賜稿;不會忘記,深圳市委書記厲有為、大亞灣核電站董事長王全國在深圳共同主持雜志向海外發行首發式;不會忘記,全國婦聯主席康克清同志溫馨接見雜志社領導;不會忘記,中國首任駐美國大使柴澤民同志親自起草協議,以他領導的“國際公共關系協會”協辦雜志,將雜志作為國際公共關系的橋梁;特別不會忘記,關廣富同志從湖北省委書記任上批準辦刊直到離休以后,仍然無微不至地全過程關照雜志的生存和發展。
我們不會忘記,中共中央宣傳部領導要求將雜志辦成改革開放時期的一面旗幟的殷切希望;不會忘記,中共湖北省委、省委宣傳部和湖北省新聞出版局歷屆領導長期對雜志的有力扶持。
我們不會忘記,錢三強、嚴濟慈、曹禺、馬洪、于光遠、薛暮橋、黃葦町、高尚全、吳敬璉、鄧子基、林毅夫、賈康、馮之浚、朱松春、艾豐、田夫、楊炳、陳土光等等知名專家學者不吝惠寄宏文、題詞,與雜志同仁共同搖動真與美的筆海船帆。
我們不會忘記,在雜志白手起家、發展提升的關鍵時刻,中國國家投資咨詢公司、深圳賽格電子集團公司、湖北省清江水電投資公司、凌云科技集團公司等等企業傾力支持雜志,助推雜志在市場競爭中扶搖直上。
我們不會忘記,雜志在草創之初、向海內外公開發行以后,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文化報、中國婦女報、湖北日報、長江日報,以及香港大公報、文匯報、美國僑報、歐洲時報等幾十家中外媒體對雜志進行熱情宣傳,并且鼓勵雜志給決策者以科學的訓練、哲學的熏陶、文學的感染,塑造其心智,增強其定力,為國強民富敢為天下先。
我們尤其不會忘記,胡德平同志長期以來對雜志的眷顧和對未來做大做強的指引。
…………
25年風雨,25年耕耘,無論是黨的教誨,決策者的期盼,還是專家學者的指點,廣大讀者的激勵,都凝積成大智大愛的珠璣融進了我們的心靈。它是雜志得以安身立命之源、謀求發展進取之魂。面對國家在全球的崛起,我們要繼往開來,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心連國脈,行系民瘼,增強雜志的競爭力、沖擊力、影響力,為振興中華高歌猛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