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守清,魏 沖
(河西學院,甘肅 張掖 734000)
高校體育課學生壓力來源調查
高守清,魏 沖
(河西學院,甘肅 張掖 734000)
高校;體育課;壓力
由于高考壓力和中學體育缺失,造成學生對高校體育課壓力越來越大。研究構成學生壓力程度及因素,對深化教學改革,制定符合時代特征的高校體育課程體系,培養身心健康的大學生有現實意義。
采用無約束短文法設計問卷[1]。要求學生以“高校體育課對你有壓力嗎?如果有,你認為壓力來自哪些方面?”為題,撰寫一篇短文。閱讀、梳理短文,共挑選出30個描述壓力的句子,組成壓力來源問卷項目(A1~30)。為了解學生對壓力程度的認知情況,在問卷最后附加2個反映學生總體壓力感的項目(A31.你認為體育課的壓力程度怎樣?A32.你的總體壓力感程度怎樣?)。這樣,就組成一個包含32項的高校體育課學生壓力來源問卷。
河西學院2007、2008級學生。隨意抽取6個項目(武術、足球、健美操、籃球、排球、乒乓球),2個平行班(每班35人)的學生。教師發放和收回問卷。共發放問卷420份,收回有效問卷420份,有效回收率100.00%。
采用5級評分方法。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真實感受選擇。壓力程度分為極有壓力、很有壓力、有些壓力、稍有壓力、沒有壓力,分別賦值5、4、3、2、1分。所獲數據全部輸入計算機,用SPSS 10.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
從表1可以看出,學生對體育課壓力程度的認知總體均值(3.50)處于4(很有壓力)和3(有些壓力)分之間;自我壓力感均值(3.13)處于4(很有壓力)和3(有些壓力)分之間。學生對體育課壓力程度的認知高于自我壓力感(3.50>3.13)。通過配對樣本t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籃球、排球、乒乓球的均值為3.77、3.60、3.51分,略高于總體均值3.50分。方差分析顯示,不同項目的學生在總體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其F值顯著水平為0.593、0.892,P>0.05。男生對體育課壓力程度的認知均值略低于總體均值(3.35<3.50),女生對體育課壓力程度的認知均值略高于總體均值(3.54>3.50)。男生自我壓力感均值略低于總體均值(3.02<3.13),女生自我壓力感均值略高于總體均值(3.19>3.13)。在作均值比較和t檢驗時發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學生對體育課壓力程度的認知和自我壓力感狀況
從表2可以看出,學生對體育課壓力程度的認知主要表現在很有壓力和有些壓力2個程度上,分別占38.57%和25.71%;在自我壓力感方面,壓力程度也主要集中在很有壓力和有些壓力2個程度上,分別占27.86%和26.67%。學生對體育課壓力程度的認知高于自我壓力感。

表2 學生壓力程度分布狀況
學生壓力來源在問卷中的排序是隨機的。為了掌握各項目的差異,通過轉換計算,運用比較平均數法,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A2、A27、A5、A19、A26、A29、A25、A21、A24、A8、A17、A20、A18、A23、A6、A22、A9、A10、A28、A13、A11、A16、A14 、A12項目的均值在3.20~2.50分之間,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以上項目具有較高鑒別度,能夠鑒別出不同學生的壓力程度。學生壓力來源排序見表3。

表3 學生壓力來源項目排序
經過主成分因素分析和最大方差旋轉后發現,學生壓力來源為10個因素,可解釋的方差比率為55.90%。根據體育學、社會學、心理學和教育學等知識,對抽取的10個因素進行專業分析,10個因素層面所包含的項目如下。
因素層面一:A25、A10、A28,共3題。上體育課比較壓抑,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活動,不能夠進行適當的發泄,對所學內容沒有興趣,對自己的身體素質持懷疑態度。
因素層面二:A20、A2,共2題。對體育課有恐懼心理,害怕考試不過關。例如,學期末素質測驗時有學生這樣描述,“擔心有體育課那天的到來,隨著時間的臨近,心情越來越緊張。”
因素層面三:A12、A19,共2題。學生的愛好需要、交往需要沒有得到滿足,同時也反映出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的一些心理障礙,平時缺少固定的學習伙伴。
因素層面四:A8、A17、A13,共3題。包含學生的自我意識、自信心、自卑心理。
因素層面五:A21、A22、A24,共3題。學生缺乏有效鍛煉,意志力不夠堅強,缺乏親身體驗的機會,對動作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上。
因素層面六:A27、A11,共2題。曾有受傷經歷,對技術動作缺乏正確的認識,認為動作練習會帶來再次傷害,存在恐懼心理。
因素層面七:A29、A23,共2題。不能經受挫折,教師糾正錯誤動作在他們看來很傷自尊。
因素層面八:A5、A14、A16,共3題。對體育課缺乏正確的認識,對高校體育課沒有心理準備。
因素層面九:A9,共一題。學生需要鼓勵和表揚。表揚和鼓勵是一種肯定,而不是評價。表揚和鼓勵能夠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因素層面十:A6、A8、A26,共3題。體育課涉及學生很多切身利益,如評優、畢業等。
學生對體育課壓力程度的認知是比較高的,不同項目比較無統計學意義。學生對體育課壓力程度的認知和自我壓力感比較有統計學意義。說明教學內容對學生來說非常陌生,考試時素質測驗比例過高,學生對高校體育課有不適應感。
在對體育課壓力程度的認知方面,沒有壓力的學生占10.71%,極有壓力的學生占13.57%;在自我壓力感方面,沒有壓力的學生占18.10%,極有壓力的學生占7.62%。但是在很有壓力和有些壓力程度上,兩者之和卻分別占66.43%和52.38%。總體出現兩頭小、中間大趨勢。
經過主成分因素分析發現,學生壓力來源共有24項因素,分為10個層面。根據體育學、社會學、心理學和教育學等知識,對因素進行分析和匯總,認為因素涵蓋面較廣,既有社會原因,也有學校環境,體育資源,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模式,考試標準,教師行為,學生身體素質、心理素質、適應能力等方面的原因。
(1)教師應高度重視高校體育現狀,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和高度責任感。
(2)引導教師重視學生壓力影響因素,挖掘體育教學內容中的心理因素。提高教師對教學內容的元認知和情感處理能力。培養學生對技術環節的認知能力。
(3)積極創設和諧的課堂氛圍。學生需要關愛、需要和諧。要營造讓學生喜歡的體育課學習氛圍。
(4)重視學生中弱勢群體的體育方式和評價標準研究,幫助他們完成學習任務。
(5)重新審視體育課程體系,使體育課真正為學生的身心健康服務。學校、教師要從根本上了解和滿足學生對體育的多樣需求。
[1]邵光華,顧泠沅.關于我國青年教師壓力情況的初步研究[J].教育研究,2002,227(9):20~21.
G807
B
1671-1246(2010)15-0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