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永春,周金枝,樊小青,趙政風,呂新勝
(九江學院臨床醫學院/附屬醫院,江西 九江 332000)
不斷優化臨床技能畢業多站考試全面提高學生臨床技能
洪永春,周金枝,樊小青,趙政風,呂新勝
(九江學院臨床醫學院/附屬醫院,江西 九江 332000)
目的 為適應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需要,探討通過改革臨床技能畢業多站考試方式,以提高學生臨床實踐技能的問題。方法 對2004級臨床醫學專業本科(含麻醉方向)227名學生全部進行考試,記錄成績。結果 考試結果顯示:失分率最高的2項是心電圖判讀(不及格率為31.3%)和心肺復蘇,X光片判讀也是難點之一。結論 只有對臨床實習生進行全面、系統、規范地技能培訓,才能培養出優秀的醫學畢業生。
執業醫師資格考試;臨床技能;畢業多站考試
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醫學院校畢業生都會面臨執業醫師考試,熟練掌握臨床基本技能是進行臨床工作的基礎。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既是考學生,也是考學校,它反映出一個學校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1]。通過臨床技能畢業多站考試,使我們了解了學生對臨床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
多站考試是一種較新的臨床能力評價方法。國外的研究和實踐很多,國內的一些醫學院校在引進標準化病人(SP)后,相繼采用了標準多站考試,我院(原九江醫專)作為較早引進標準化病人(SP)的醫學院校之一,對臨床技能考試也一直較重視。早在1995年就開始了對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畢業實習結束返校后集中3天進行標準多站考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2],并延續至今,但它也存在著考期長、人力物力投入較多、只能滿足小批量學生應考要求等問題。近年來,我們以執業醫師技能考試為導向,改革臨床技能畢業多站考試。臨床技能畢業多站考試與標準多站考試的主要區別在于其沒有使用標準化病人,與床旁考核的區別則在于其控制了考試的難易程度,所有的學生面對的病例都是一樣的,且學生接受同一教師的評估,比傳統床旁考核更客觀。
為逐漸與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接軌,在前幾年取得一定經驗的基礎上,2009年我院重新設計了新的臨床技能多站考試模式,并在對2004級臨床醫學專業本科(含麻醉方向)227名畢業生進行考試時采用,全面了解他們經過一年實習后的臨床技能水平。具體方法是:首先統一組織,將學生分成若干大組,以抽簽方式確定考期;參考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大綱,結合臨床技能實驗中心現有條件,共設立了7個站點:第一站為病史采集(15分)和病例分析(20分),第二站為手術基本操作(10分),第三站為洗手換藥(10分),第四站為心肺復蘇(10分),第五站為體格檢查(15分),第六站為讀X光片(10分),第七站為讀心電圖(10分),共計100分。考試分為筆試,操作+口試2種,其中第一站為筆試,時間為25分鐘,第二站到第七站均采用操作+口試的方式,每站時間為8分鐘,由1~2位教師主考,當場評分。
本次考試中成績相對較好的是手術基本操作和體格檢查;X光片判讀是難點之一;失分率最高的2項是心電圖判讀(不及格率為31.3%,部分學生為0分)和心肺復蘇。具體分析見表1。
對臨床技能的掌握是一個從無到有、從淺到深的不斷積累的過程。畢業實習是培養學生臨床技能的重要環節,但由于帶教教師日常工作繁忙,難以一一對學生進行專門指導,而在實習過程中學生進行技能訓練的機會本來就不多,轉科或實習結束又常無技能考核,造成學生對技能訓練不夠重視。另外,學生面臨考研等升學壓力,不少學生在實習期間將多數時間用來復習功課,不能很好地處理考研與實習的關系,顧此失彼。學生實習時,學校應加強與實習醫院的聯系,希望實習醫院能多派責任心強、教學能力好的醫師進行帶教,并盡可能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另外,在學生轉科或實習結束時要進行技能考核并記錄成績。在實習檢查時既要巡教又要巡學,確保學生真正掌握臨床技能。

表1 2004級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畢業技能考試成績分析(分)
傳統的畢業理論考試模式導致學生重理論、輕實踐,不注重實踐技能的掌握和操作。近幾年來,我們已連續在200l~2004級臨床醫學專業本科學生畢業考試中加入了臨床技能畢業多站考試,考試結果也表明學生中高分低能的現象非常普遍,部分已通過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學生的臨床技能考試成績并不理想甚至不及格。實踐技能考試必須作為畢業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引導學生全面掌握實踐技能的一個重要措施。不僅如此,我們建議在診斷學教學時也應設置技能操作考試,分值占總成績的20%~30%,這樣才能調動起學生上實驗課的積極性、主動性。
改進后的臨床畢業技能多站考試題型更接近臨床病例,能較全面考查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及動手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應該說設計較為合理,對學生的評分也是較客觀、公正的。但受目前臨床技能實驗中心條件所限,我院臨床技能多站考試模式尚需不斷完善、不斷優化。如本實踐技能考試題量偏少(病史采集20題、病例分析23題、體格檢查10大項、X光片20張、心電圖10張),而且重復率較高。本次考試中成績相對較好的是手術基本操作和體格檢查,而據資料統計,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中失分率最高的項目恰恰就是這2項,在不及格考生中這2項的失分率分別達到68.5%和71%[3]。我們分析這可能與考試的題量偏少,重復率較高,評分標準偏松有關。因此,今后應繼續擴充題量,使題型組合更合理;參照執業醫師資格考試要求,嚴格評分標準,對考官進行必要的培訓;另外,還要創造條件,逐漸增加心肺聽診、各種穿刺等檢查項目,真正做到與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全面接軌。
總之,只有不斷改進臨床技能畢業多站考試模式,才能讓學生提前感受到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氣氛,通過模擬考試,他們很容易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和薄弱環節,這樣,他們在平時就會有目的進行臨床實踐技能的訓練,為順利通過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打下堅實的基礎,也為今后從事醫療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這也是我們臨床教育工作者為培養合格的醫學人才所肩負的社會責任。
[1]鄭河源,唐駿.從執業醫師考試看臨床技能教學的重要性[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5,2:69~70.
[2]楊耀防,涂明華,詹永平.標準化病人技術與臨床技能畢業多站考試應用[J].醫學教育探索,2003,2(1):23~25.
[3]林一.由執業醫師技能考試現狀引發對診斷學教學的反思[J].衛生職業教育,2004,22(4):74.
G526.5
B
1671-1246(2010)22-00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