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惠鈞
(甘肅省衛生學校,甘肅 蘭州 730000)
我校創建特色食堂的調查與分析
肖惠鈞
(甘肅省衛生學校,甘肅 蘭州 730000)
隨著我校辦學規模的擴大,學生的數量日益增多,學生對學生食堂的規模、飯菜質量、服務質量等提出新的要求。筆者通過對我校食堂現狀的調查分析,提出創建特色食堂的建議。
特色食堂;調查報告;滿意度
食堂建設不僅關系到學校的整體形象,還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身體健康。我校學生食堂自建成以來,擔負著為全校師生提供優質飲食服務的職責。多年來,學校按照“食堂結構多元化、花色品種特色化、食品價格大眾化、生產技術科學化、飲食服務品牌化”的工作思路,不斷加強食堂的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對飲食衛生安全的管理,加大監督、檢查力度,使飲食服務工作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但不容忽視的是,在進步的同時仍存在許多問題,學生在就餐方面仍有怨言。本著協調食堂與學生關系、維護廣大學生利益的原則,我們深入了解食堂的情況,廣泛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希望能從中發現一些問題并及時解決,從而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學生食堂。
本次調查采取了問卷法、實地觀察和口頭訪問相結合的方法。問卷主要涉及飯菜質量、飲食環境、服務態度等相關問題。本次調查共發放調查表4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調查表400份,有效率100%。
對飯菜質量滿意的有175人(43.75%),不滿意的有129人(32.25%)。對飯菜品種滿意的有168人(42.00%),不滿意的有124人(31.00%)。對飯菜價格滿意的有97人(24.25%),不滿意的有205人(51.25%)。
以上數據顯示,總體來說,學生對食堂的飯菜質量和飯菜品種基本滿意。對飯菜質量和飯菜品種不滿意的方面主要包括飯菜衛生狀況不太好、油炸食品過多、營養搭配不合理、品種過于單一等。而大部分學生認為學校食堂的飯菜價格過高。我校學生多數來自農村,家庭經濟狀況不好,食堂的飯菜價格特別是葷菜價格大多不在學生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關于飯菜價格問題,我們也訪問了食堂的有關負責人,他們的解釋是:從2007年開始,糧油、蔬菜的價格持續上漲,食堂在買進蔬菜、購進糧油時成本上升,所以飯菜的出售價格也就相應地有所提高。盡管學生的消費水平不同,但食堂作為面向整體學生的服務部門,應適當調整價格,在保證盈利的基礎上盡量做到物美價廉。
對食堂服務態度滿意的學生占16.25%,不滿意的占50.50%對食堂個性化服務滿意的學生占5.25%,不滿意的占54.00%對就餐環境滿意的學生占13.25%,不滿意的占52.50%。對食堂衛生滿意的學生占10.25%,不滿意的占41.75%。對食堂工作人員個人衛生狀況滿意的占17.00%,不滿意的占49.75%。
以上數據表明,學生對食堂的服務及管理不夠滿意。一是食堂工作人員的態度很冷漠,不夠熱情;二是在刷卡過程中,存在學生被多刷卡而食堂工作人員不認賬的情況;三是食堂工作人員給的飯量不夠。食堂的就餐環境和衛生狀況不理想。一是食堂環境不夠美觀,缺乏人文氛圍;二是食堂總體衛生狀況不好;三是食堂工作人員個人衛生狀況較差,存在戴首飾、不穿工作衣、留長指甲等現象。食堂缺乏針對學生的個性化服務,比如生日聚餐、班級活動等。在接受訪問的學生中,50%以上的學生認為雖然學校周邊餐館價格比校內食堂價格高,但是比較有特色,80%以上的學生表示在有個性化需求的時候會選擇周邊餐館。可見,校外的餐館是有相當數量的學生光顧的,對于學校食堂來說這是一個不小的沖擊。要拉回這部分學生,如何拉,那就要看食堂方面的舉措了。

表1 我校學生食堂飯菜質量及服務質量調查結果統計[n(%)]
當然,除此之外,學生方面也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學生在打飯的時候會插隊,有的學生對食堂工作人員也不是很尊重,個別學生打飯后不刷卡等,但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學校食堂自身的問題更為根本。
由于學校食堂在地理位置上和價格上的優勢,仍有很多學生到食堂就餐,這就為食堂轉變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因此學校食堂只要采取有效的改進措施,提高學生的滿意度,終將成為學生就餐的第一選擇。
近5年來,我校已對原有食堂進行了2次改造和裝修,將經營戶由原來的3家增加為8家,擴大了面積,引進具有學校餐飲經營經驗、有特色飲食品種的經營戶承包經營,并安裝了先進的售飯系統,杜絕了用現金打飯的現象。
建議食堂更換餐桌椅,安裝電視、音響等人文設備,營造食堂的文化氛圍,為學生提供溫馨、整潔的就餐環境,這樣肯定會有更多的學生前來就餐。
長期以來,學校把規范學校食堂經營管理、保障廣大師生就餐實惠和身體健康作為維護學校正常教學秩序、解除學生家長后顧之憂的頭等大事來抓。學校后勤科先后制訂、完善了《食堂安全制度》、《食堂衛生管理制度》、《食堂個人衛生要求》、《學生伙食管理委員會章程》、《學校食物中毒應急預案》等制度,各項制度建設工作走上了規范化的道路。
建議后勤科將各項規章制度落實到日常監督與管理中。為從源頭上杜絕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要嚴格實施《食品準入制度》。米、面、食用油等由學校集中定點采購,統一分配。在生產方面,要抓環節、抓流程,要求食堂不加工已變質或有異味的蔬菜、肉、魚、蛋、禽等,不使用不符合衛生標準的原材料;餐具都由專人集中洗涮,餐餐消毒。在工作人員管理上,應定期請衛生監督部門來學校對所有食堂進行集中檢查,全體食堂工作人員必須進行體檢并持有效健康證方能上崗。
為了充分發揚民主,使學生也積極參與到對食堂的管理中,學校成立了學生伙食管理委員會,對食堂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檢查。為及時了解學生對食堂的意見和建議,后勤科組織全校各班生活委員和食堂各灶負責人每學期召開2次膳食交流會。
建議充分發揮學生伙食管理委員會的作用,加強對食堂的監管力度。加大膳食交流會召開的頻率,對廣大學生所提的意見和建議認真記錄并匯總,監督食堂整改落實情況,并將整改結果反饋給各班。這樣不但促進了食堂的改進,還增進了食堂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理解和溝通。
為降低飯菜成本,學校免費提供廚房、餐廳配套設備,不收取設備使用費,只適當收取食堂管理費用和水電費。在市場糧油等上漲時,學校降低食堂管理費用,以確保食堂飯菜價格穩定,進而維護學校的穩定。
建議學生伙食管理委員會每月對食堂各灶進行檢查后,對各灶綜合經營狀況進行評比,對質優、價廉、服務好的經營戶授予“文明窗口”榮譽稱號并給予適當獎勵,對限期不能改進的經營戶給予處罰,以保障廣大學生的利益。
學校在食堂設置飲食衛生宣傳專欄,由生活部和各班每周更新一次宣傳板報,對飲食安全、健康飲食、合理營養搭配等方面內容進行宣傳,指導學生合理飲食。
建議將學校飲食管理方面的政策、方針、上級部門的要求以及市場糧油物價變化等及時在宣傳欄上公布,使學生對學校的管理活動有所了解并給予支持,以改變食堂的舊形象。
我校的住校學生不少,班級活動、生日聚會、寢室聚餐已經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學校食堂應重視這一消費需求,并通過這種一次性消費在學生心中留下好印象,使他們成為長久的客人。
為幫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后勤科每學期協調食堂經營戶,在自愿的基礎上,由每個經營戶接納1~2名貧困學生,為他們免費提供三餐。這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扶弱濟貧的傳統美德,得到了學生、教師和學生家長的一致好評,也為學校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建議在扶貧助困的基礎上,在食堂開展一些勤工儉學活動,招納部分貧困學生在課余時間做服務員,這樣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一部分貧困學生的生活費用問題。
學校食堂各灶都是以承包、出租的形式由校外人員經營的,這一做法受到學生的歡迎,但是與周邊的知名小店相比還是遜色不少。如果能夠邀請周邊餐館主力店融入到學校食堂的經營環節中,不但可以減少競爭,而且還能引進一些好的飲食品種。
飲食工作改革、發展之路是曲折的、坎坷的、困難的,但是前途是寬廣的、光明的、無限的。現在,學校食堂雖然仍有諸多不能令學生滿意的地方,但是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并針對這些年來出現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進,相信提高學生的滿意度、使學生重新回到“真正”屬于自己的就餐地點來不會是件難事。通過我校全體師生和食堂工作人員的不懈奮斗,一個團結和諧、奮發向上、具有我校特色的食堂新形象一定會被樹立起來。
G526.5
B
1671-1246(2010)22-01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