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啟松
自2009年7月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開展以來,受到了試點企業和銀行的普遍歡迎,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增長較快,需求不斷增長,擴大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的時機已經成熟。2010年6月21日人民銀行會同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和銀監會,聯合制定并公布了《關于擴大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試點范圍已擴大到20個省,不再限制境外地域。
長期以來,我國對外貿易大都采用主要的國際貨幣進行結算。在與美、歐等主要貿易伙伴以外的國家和地區進行的貨物貿易中,超過90%的結算采用第三方貨幣。兩國的銀行必須通過第三方商業銀行才能實現貨款的最終清算。一筆貿易款項可能涉及進(出)口方、進(出)口開戶行、進(出)口方的外幣清算行等多家機構的多個環節才能完成。過多的環節使資金流轉速度、到賬速度放慢,且每個環節都需承擔一定的費用,大大增加了企業的經營成本;金融危機后很多國家流動性緊張,比如巴西從中國進口貨物,其傳統貨幣為美元,但由于美元流動性緊張,導致雙方有交易意愿,但卻缺乏交易工具的局面出現。在這種背景下,我國企業和貿易伙伴國企業普遍希望使用人民幣進行計價和結算規避風險。
2009年,中國進出口總額下降20%左右,出口企業平均利潤率僅為1.5%左右,同比下降6.2%。除外需萎縮以外,美元等國際貿易主要貨幣匯率大幅波動,也大大增加了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不確定因素,加大了出口企業的匯率風險。以對韓貿易大省山東的企業為例,其省內90%的對韓貿易以美元結算。從2008年到2009年,韓幣迅速貶值,很多出口企業在2008年底簽訂的出口合同,由于匯率波動,2009年幾乎全部賠本。事實上,如果以10億美元貿易額為例,在貿易過程中匯率變動0.01,那么企業蒙受的匯率損失即為1000萬人民幣,此外,在購匯的過程中產生的手續費也有1000到2000萬人民幣左右,如采用跨境人民幣結算,企業一年可節省數千萬人民幣。
在當前國際主流結算貨幣匯率波動幅度加大的情況下,允許我國企業以匯率相對穩定的人民幣進行跨境貿易結算,不僅有利于企業規避匯率風險,也有利于貿易雙方鎖定交易成本,降低因采用第三方貨幣結算而帶來的二次匯兌成本,從而在互利互惠的基礎上,促進我國與這些國家和地區的貿易發展。
作為處于在危機中的進出口企業,如何能有效利用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用好用足人民幣結算試用權,為公司的成本管理、市場營銷和風險管理及整個公司戰略服務,這需要從以下方面考慮:
一、 爭取貿易伙伴
從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實施范圍來看,由于《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自2010年1月起生效,中國-東盟自貿區進出口貿易勢頭正勁,而中國與澳大利亞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也已實現零的突破,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實施范圍已在越來越大的范圍內展開。如俄羅斯銀行業對開設人民幣同業往來賬戶興趣濃厚,并對現在“人民幣結算只占中俄貿易總額的1%”深表遺憾。俄羅斯銀行業協會甚至還向中國央行發函,要求解釋俄羅斯信貸組織是否無論所處何地,都可以在中方銀行開設人民幣同業往來賬戶;來自拉美國家的巴西在雙方的經濟合作中也有部分企業開始有較強意愿使用人民幣結算,特別是在簽訂購買巴西的礦產等資源性產品的合同情況下。除了北有俄羅斯,南有巴西,還有不少非洲的貿易伙伴也開始使用人民幣結算。
不難發現,這些采用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國家,如東盟、澳大利亞和巴西等,均是中國的貿易逆差國。作為買方,中國在確定采取哪種貨幣結算方面能夠獲得更多的話語權。因此,外貿企業在與這類國家的貿易商的貿易活動中可盡量說服其采用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
二、制定貿易戰略
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不僅取決于我方企業的意愿,更重要的是取決于貿易伙伴的意愿,而這與貿易地位有關。例如黑龍江綏芬河市的一家主營果蔬等農副產品的企業,2009年對俄羅斯出口總額達到1651萬美元,但是由于果蔬等農副產品出口季節性較強,黑龍江省的果蔬供給充足而俄方的需求相對有限,供需失衡導致俄方在談判及議價中處于優勢地位,結算貨幣的選擇權掌握在俄方,致使采取盧布結算的貿易額折合1564萬美元,占公司出口總額的95%,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盧布貶值幅度較大,該企業蒙受了不小的損失。
因此,有的企業出口的產品是競爭力不強的低附加值產品,也可能缺乏相應的談判能力,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對這類企業帶來的效應就小;但有些企業出口的是大宗商品或高科技產品,相應的定價能力和決定結算貨幣的能力就較強;而貿易地位較強的企業,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帶來的好處就較多。另外,可嘗試在進口原材料的環節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對于出口擁有議價權的自主品牌也要求客戶使用人民幣結算。對于我國銀行在客戶當地有海外分行的客戶還可以提供以融資為吸引的條件解決金融危機后很多客戶融資難的問題。
由于人民幣總體處于升值預期中,任何類型的企業都是可以使用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關鍵在于談判上可能會在其他條件方面做出一些讓步,這就需要企業從成本核算、財務管理、定價策略、業務模式等方面通盤考慮效益最大化的貿易戰略。
另外,有條件的企業應充分利用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的優惠政策,在降低外匯風險和結算成本后保持傳統產業在國際市場上價格競爭力的同時,加緊制定“走出去”的戰略,擴大對外直接投資規模,兼并收購國外優質資產、先進技術和知名品牌,增強企業在全球范圍內的要素配置能力和產品定價能力。
三、 充分理解運用政策
不論是外貿企業高管還是進出口業務人員以及財務人員,都應對跨境人民幣結算這個新事物的相關政策、規定及流程等認真研讀,充分理解以便最好地進行利用。
如2009年12月,為防止外貿交易中收取的人民幣資金被困于境外市場,人民銀行開始允許境外公司在內地開立“非居民賬戶”,境外出口商可要求其中國的貿易伙伴直接向該非居民賬戶支付人民幣。廣東還允許出口商將部分或全部收益轉移到其境外同名人民幣賬戶中。境外進口商能將其境外人民幣存款轉移至其中國的同名的非居民賬戶中,并使用這些資金向其中國的貿易伙伴支付貨款。非居民賬戶允許以人民幣進行貿易融資,非居民賬戶內的余額可作為該公司境外融資的抵押擔保。
再如人民幣結算不納入外匯核銷管理,即跨境貿易人民幣的收付無需像外匯收付一樣進行核銷,外匯出口企業使用人民幣結算的出口貿易,按照有關規定還可以享受出口貨物退(免)稅政策,企業在辦理以人民幣結算的跨境貿易出口貨物退(免)稅時也不需要提供出口收匯核銷單;結算中產生的人民幣負債只做外債登記,不納入外債管理;為滿足企業實際需要,允許企業將出口人民幣收入存放境外;為方便試點企業履行信息報送和備案義務,試點企業可選擇一家境內結算銀行作為其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主報告銀行,該銀行將會負責提示企業履行信息報送和備案義務。
四、 操作中應注意的問題
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是指貿易項下的人民幣結算,不包括資本項下。所以人民幣跨境流動的時候要求有一個貿易真實性審核,這個審核是采取事后檢查的程序。人民銀行建立了一個跨境貿易的信息系統,把每一筆跨境貿易的資金詳情和海關的報告單都記入系統,事后進行檢查,旨在監管每筆資金流動是否有其對應的貿易流動。人民銀行也要求企業建立資金流和貿易流一一對應的臺賬。臺賬應長期保留,以備人民銀行隨時檢查,如出現問題該企業就會被撤銷其試點該項業務的資格。這種事后檢查代替事前審批的規定,對于大多數守規矩的企業來說可以節省成本和時間,但如果企業自身監管不嚴,通過事后檢查的方式發現有違規行為,將會受到處罰。
對于上述的境外公司在內地開立的“非居民賬戶”,其賬戶內的人民幣資金不得用于貿易結算之外的用途,已獲批資金必須先轉移出非居民賬戶才能兌換成其它貨幣。一家境外公司僅能開立一個“非居民賬戶”,并將其用于與同省內的中國試點企業或非試點企業進行帳戶結算。
另外,中國人民銀行只監督、控制人民幣的跨境流動,至于資金在境外的使用規定由于缺乏操作性,不由也不可能由中國的監管當局監管。因此,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的試點企業一定要認真學習鉆研境外各國的相關金融監管法律政策,制定合規合法的操作策略,以便接受境外當地金融監管部門的檢查。
綜上所述,人民幣跨境結算的實施對進出口企業而言,一是在國際結算貨幣上多了一個選擇,增加了企業結算的靈活度;二是能有效地降低企業的國際結算成本,這主要表現在節省了用外幣收付款而引起的匯兌成本,同時也節省了外匯衍生品交易的有關費用;三是直接用人民幣收付,避免了匯率風險。雖然境內企業使用人民幣結算也可能遇到匯率損失的問題,但進出口企業與投資機構的經營理念是不同的,進出口企業無需從匯率變動中獲取差價和收益,在收款和付款都為同一種貨幣時,就能夠在從事進出口貿易中鎖定匯率風險,使企業平穩運行,改變以往企業出口越多匯率風險越大的狀況;四是可以進一步加快結算速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外貿企業一旦獲得試點權,應盡早盡快適應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這項新業務的運作以提高自身的國際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胡婧薇、史進峰.首日人民幣跨境結算上海寫實. [N] 21世紀經濟報道.2009,7,7.
[2]劉昕. 匯改四年. [N] 國際商報.2009,7,20.
[3]季益宇、周杰.貿易復蘇或加速推廣人民幣結算 [N] 國際商報.2010,3,20.
[4]王靜文.后危機時代的世界經濟與中國對策 [J] 中國金融.2009, (13).
[5]王乃康.企業如何利用人民幣結算 [N] 國際商報.2009,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