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厚樞
周恩來“文革”中提出
“宣傳毛澤東思想要講究實效”
○ 方厚樞
“文化大革命”爆發后,林彪利用所掌握的權勢,把毛澤東思想的完整體系割裂成零散的“語錄”,不分時間、地點、條件機械地照搬,并提出“活學活用”、“立竿見影”等簡單化、庸俗化的口號,使得實用主義猖獗,甚至利用“語錄”整人、打派仗,嚴重損害了毛澤東思想的聲譽。周恩來在十分艱難的情況下,千方百計地在各種場合糾正極左思潮帶來的危害。針對“文革”中超出實際需要大量印制毛澤東著作、毛澤東像,大量制作毛主席像章和亂編、亂印未經中央批準的毛澤東著作等現象,周恩來抓住有利時機,最先提出“宣傳毛澤東思想要講究實效”的口號,并采取措施加以糾正。現將我于“文革”時期先后在文化部出版事業管理局、毛主席著作出版辦公室、國務院出版口工作時親歷、親見、親聞的事例,予以擇要說明。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后,毛澤東被歌頌為 “全中國全世界革命人民心中的紅太陽”。林彪在1967年五一國際勞動節的題詞 “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毛主席萬歲,萬歲,萬萬歲”成為當時最響亮的口號。在林彪等人的推動下,全國掀起了規模空前的“活學活用”毛澤東著作的群眾運動。全國出版、印刷、發行部門集中全力大量印制、發行毛澤東著作,成為壓倒一切的重要任務。
1966年6月30日,文化部黨組向中央上報 《關于加速印制毛主席著作的報告》,提出1966年、1967年的印制計劃,并報告擬采取“革命性的措施”:在兩年內,一般新書凡不應出或可出可不出的,堅決不出;再版圖書暫時一律不印;一般刊物,性質相同的可以合并,有的可減少篇幅或延長刊期,有的可以暫時停辦;報紙不要隨意增加印數。“要把一切可以用于印制毛主席著作的紙張全部拿出來印制毛主席著作。”文化部計劃將1966年全年書籍用紙7.2萬噸中的4.6萬噸,全國書刊鉛印生產能力500多萬令的半數,用來印制毛澤東著作。
1966年,全國共印制《毛澤東選集》(一至四卷)2416萬部 (“文革”前,1951年至1965年15年的總印數為1146萬部),《毛澤東著作選讀》和各種專集、匯編本、單篇本84132萬冊,《毛主席語錄》23461萬冊,供張貼用的毛澤東單張語錄、語錄畫、詩詞手跡31314萬張。
1967年,全國有181家印刷廠共投印 《毛澤東選集》(一至四卷)10618萬部,實際出書9211萬部,另有700多家印刷廠印制了 《選讀》及各種專集、匯編、單篇本8.4億冊,《語錄》3.7億冊,供張貼用的單張語錄、語錄畫、詩詞手跡5.2億張。
1966年、1967年兩年大量印制的毛澤東著作已基本滿足了需要,但是,毛主席著作出版辦公室于1967年11月根據各省、市、自治區出版部門匯報的情況,未經認真分析研究,仍然向中央文革提出報告說:“根據全國各地群眾反映,普遍要求在1968年內,每人(職工、戰士、干部、高中以上學生),每戶(主要是農村貧下中農)都能配備 ‘五件寶’:《毛澤東選集》一部、《毛主席語錄》(100開本)一本、毛主席著作專集一本、《毛主席詩詞》一本、毛主席像三至五張或相冊一本。”1967年印制毛澤東著作、毛澤東像共用凸版紙18萬噸(其中《毛選》用紙11萬噸)、膠版紙1.5萬噸。1968年的計劃中提出印制毛澤東著作需用凸版紙21.2萬噸(其中《毛選》用紙12萬噸)、毛澤東像用紙(不包括相冊)2萬噸,加上其他書籍、課本、報紙、期刊用紙,報告總計提出1968年共需要凸版紙31.2萬噸(1950年至1965年16年書籍用紙總計有59.34萬噸)、膠版紙2萬噸、新聞紙17萬噸,同時還提出要求供印刷毛澤東著作需用的塑料2萬噸、油墨4200噸,印像用的白鐵皮400噸等一批物資。
12月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中央文革小組聯名向各省、市、自治區革命委員會(籌備小組)、軍管會,及各大軍區、省軍區發出中發[67]第363號文件,內稱:“同意這個報告。可將這個報告發給國家計委和經委及其他有關方面,并發給毛主席著作出版計劃會議討論,由國家計委最后決定。”隨文附發了毛主席著作出版辦公室的報告。
毛主席著作出版計劃會議于1967年12月25日至1968年1月8日在北京舉行,各省、市、自治區和中央有關部門的代表100余人參加。會議討論后,提出1968年出版計劃用紙量,較中發[67]第363號文件批準的數量增加9.8萬噸 (凸版紙5.9萬噸、膠版紙1.8萬噸、新聞紙2.1萬噸)。這一計劃,最后報經國家計委批準通過。
從1949年10月至1965年12月,毛澤東像全國共印制16457萬張。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后,各方面對毛澤東像的需要急劇增加。人民美術出版社1966年在北京、上海安排印制毛澤東像1億張,僅能滿足京、滬兩地的需要。文化部黨組于8月25日報經中央宣傳部批準,改變“文革”前限定毛澤東像只在京、滬兩地印制的規定,改為凡是具備印制條件的省、市、自治區,由人民美術出版社統一供應底版,允許各地按本地需要大量印制。
1967年7月1日,全國報紙報道人民美術出版社和中國革命攝影協會合作,出版了《毛主席是我們心中的紅太陽》攝影畫冊,內容包括50幅黑白圖片和10幅彩色圖片,畫冊上印有林彪手書的“四個偉大”題詞。出版由毛澤東照片組成的畫冊,這是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次。報上的大字標題稱,這本畫冊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光輝史詩,毛主席革命路線的偉大頌歌”。
7月18日,全國報紙以突出位置發表新華社題為 《全中國全世界革命人民心向毛主席》的電訊,報道從1966年7月到1967年5月底的11個月中,全國已印制毛澤東像33種,計8.4億張。
從1966年到1968年12月的兩年多內,全國印制的各種毛澤東著作和毛澤東像極大地滿足了需要,同時也暴露出許多問題。這一時期,社會上普遍地存在追求毛澤東著作的新版本和不同形式的毛澤東像章數量越多越好的風氣。《毛澤東選集》有了精裝合訂本就不要紙面普及本,有了64開袖珍合訂本就不要32開合訂本;《毛主席語錄》出了100開本,就不要64開本。有不少地方甚至大量仿制從香港流傳來的火柴盒大小的256開本。與此同時,毛主席像章卻越做越大,用各種材料制作的花色品種也越來越多。有的地方,特別是一些被稱為 “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先進典型”的城市,出現了一條街道上的所有店鋪,不論經營什么業務,家家門市中都設立了專柜或“寶書臺”,出售《毛澤東選集》或其他毛澤東著作;有些人的家中,整個墻壁都貼滿了毛澤東各種攝影像和單張語錄、語錄畫、詩詞手跡印刷品,吸引眾多外地群眾前來參觀并引以為榮……
在極左思潮的支配下,出版部門根據一些虛假的表面現象盲目擴大毛澤東著作、毛澤東像的印數,發行部門較普遍地存在 “積壓不算問題,脫銷了就要犯政治錯誤”,以及“發行數量越多越顯出成績”的思想。因而形成了毛澤東著作、毛澤東像的出版計劃年年擴大,用紙計劃年年增長,紙張供應年年緊張的局面。
不僅如此,各地許多群眾組織以“學習需要”為借口,紛紛將毛澤東未公開發表的講話、文章、詩詞、批示、照片等,匯編為“學習材料”或大量翻印出售。有的紅衛兵組織將抄家得到的中央領導人的內部講話、機密文件等大量內部材料匯編成各種名目的學習材料廣為流傳。有的群眾組織甚至將中央負責同志對國防科研單位作的內部報告及有關指示也收入小冊子中散布,嚴重地泄露了國防機密。中共中央從1967年5月開始,先后八次向全國有關方面發出文件,要求各地政府嚴禁這些非法印刷品,但在極左思潮泛濫的混亂情況下,難以完全制止。
從1967年下半年到1970年,毛澤東多次就對外宣傳工作作出批示。
1967年6月18日,毛澤東對出國人員談話時,談到對《北京周報》等對外宣傳單位的意見。他指出:“有些外國人對我們的《北京周報》和新華社的對外宣傳有意見,宣傳毛澤東思想發展馬克思主義,過去不搞,現在文化大革命以后,大搞特搞,吹得太厲害,人家也接受不了。有些話何必自己來說,我們要謙虛,特別是對外。出去要謙虛一點,當然又不要失掉原則。昨天原子彈公報(氫彈公報),我就把‘偉大的導師、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勾掉了,把‘光焰無際’也勾掉了。世界上的光芒哪里有無際的,都有際。‘萬分喜悅和激動的心情’,把‘萬分’也勾掉了,不是十分,不是百分,不是千分而是萬分。我就一分也不要,統統勾掉了。”
1968年3月17日,毛澤東在一份請示報告上批示:“此事我已說了多次,對外(對內也如此)宣傳應當堅決地有步驟地予以改革。”
同年9月,毛澤東在審閱《人民日報》社論《世界革命人民勝利的航向》(初稿)時批示:“把離開主題的一些空話刪掉。不要向外國人自吹自擂。”被他刪掉的話是:“偉大的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當代的新發展。”“毛澤東同志天才地、創造性地、全面地繼承、捍衛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提高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毛澤東同志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偉大的典范。”“我們的時代,是以毛澤東思想為偉大旗幟的新時代,是偉大的毛澤東思想和各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的新時代。毛澤東思想正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世界各地廣泛地傳播。毛澤東思想指引下的人民革命,是歷史前進的火車頭。在偉大的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光輝照耀下,世界各國人民必將朝著勝利的航向,繼續奮勇前進!”他還把原文中兩處提到的“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改為“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原文中所有“毛澤東思想”都被刪去,共計刪去13處。
1970年12月18日,毛澤東在書房里接待了老朋友埃德加·斯諾,并同他進行了話題廣泛的交談。談到關于“個人崇拜”和“文化大革命”的問題,毛澤東說:“現在就不同了,崇拜得過分了,搞許多形式主義。比如什么‘四個偉大’……討嫌!總有一天要統統去掉,只剩下一個‘teacher’,就是教員。因為我歷來是當教員的,現在還是當教員,其他的一概辭去。”
1969年3月23日,周恩來在全國計劃會議上作報告時,特別強調:“宣傳毛澤東思想要講究實效,要貫徹節約鬧革命的思想。”他說,許多地方鋪張鬧革命,不符合毛主席的思想。已經印出來的毛主席著作和《毛主席語錄》,我看是城市多于農村,高級干部多于一般干部,一般干部多于群眾。北京郊區的門頭溝,離得很近,《毛主席語錄》在那里還不是家家有,人人有。城市的干部家里有毛主席像章100多個,《毛主席語錄》十幾本,這不是浪費嗎?一個人放著十幾本語錄不用就是沒有實效,實效變成了失效。原來要求人手一冊,不是人手幾冊,現在講究哪個廠出的,哪個地方出的,凈從形式上去挑。還有拿語錄和像章送禮。現在許多地方出的毛主席像章越做越大,上海做的特別大。物資部袁寶華來了嗎?(物資部部長袁寶華答:來了。)你們已經發了5000噸鋁嗎?(袁答:是的。)都收回來了嗎?(袁答:還沒有。)讓你收回5000噸鋁,你為什么不辦?用這么多鋁做紀念章,毛主席不贊成。你趕快辦,再不收回唯你是問。毛主席像章已經做了22億枚,我國有7億人口,平均一個人有好幾枚。但現在的情況是,有的人還沒有,有的人有幾百枚,很不平衡。我看應該要求來一個獻像章的群眾運動。有的人一天換一個,天天換,珍貴也不珍貴了。光求外表好看,這是形式主義,是不符合毛澤東思想的。這個問題天津鬧得很不好,搞什么“紅海洋”。“紅海洋”就是跳舞吧?光綢子就用了一大批,鼓是越做越大。天津最大的鼓直徑2米,人家一批評,他們就說是不尊重毛主席。你這樣做就尊重毛主席嗎?浪費是反毛澤東思想的。天津寫了檢討,中央準備通報全國。毛主席的塑像中央早就有通知,不要塑得很多,毛主席自己也簽發過文件。現在是到處都塑像,云南甚至為了塑像拆了房子重蓋。這些事實,說明有少數人不執行毛主席節約鬧革命的政策。有些人講究形式、浮夸、浪費,就是封資修的作風。有人身上掛了許多像章,甚至掛滿了像章。不吃透毛澤東思想,像章掛得再多也不能變成物質力量;只有吃透了毛澤東思想,才能把精神變成物質力量。我們尊敬毛主席應該是真誠的,而不是形式的。現在一個單位成立革命委員會,請客,發請帖,搞演出,敲鑼打鼓,放鞭炮,這個風氣要不得。財政部要注意,這類開支要卡死。國家行政開支要大大節約。
周恩來還說:《毛主席語錄》已發行了7億多冊,1969年國民經濟計劃綱要中還要印3億冊,是否多了一些?是否能夠少印一些?要節約一些紙張搞別的。《毛主席語錄》農村不夠,可以從城市來捐獻,要把發行工作做好。
6月12日,中共中央發出經毛澤東批示“照辦”的《關于宣傳毛主席形象應注意的幾個問題》(中發[69]第33號文件),提出:宣傳毛主席的光輝形象,宣傳偉大的毛澤東思想,是一個極其嚴肅的政治問題,必須符合毛主席關于“實事求是”、“要節約鬧革命”的教導,必須保證政治上、藝術上的高質量。為此,特提出如下改進意見:
(一)各級領導要積極引導廣大革命群眾把對毛主席的無限熱愛,落實到認真、刻苦地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搞好人的思想革命化方面。把毛澤東思想用到實踐中來,不要追求形式,要講究實效。
(二)重申中共中央1967年7月13日 《關于建造毛主席塑像問題的指示》。今后,塑造毛主席像,必須嚴格按此指示執行。印制毛主席像和有毛主席形象的宣傳畫,必須經省、市、自治區革命委員會認真討論和批準。凡是有損于毛主席光輝形象的像一律不得懸掛,懸掛的地方要莊重、整潔、適當。

(三)不經中央批準,不能再制作毛主席像章。要尊重、熱愛毛主席像章,禁止用毛主席像章在街頭進行交換。凡存有過多的毛主席像章的機關、部隊和個人,根據自愿原則,可以獻出過多的那部分像章給各級革命委員會和各軍區、各野戰軍,由他們分送給邊遠地區和農村的革命群眾。
(四)因為舊報紙需要使用和回爐,中央、地方和軍內各報紙,平時不要用毛主席像作刊頭畫。
(五)車輛、機器、武器裝備、信封、信紙、辦公用品、生活用品、文具、兒童玩具以及各種商品、商標、包裝上一律不要印毛主席像。引印毛主席語錄也要得當。禁止在瓷器上印制毛主席像。
(六)“忠”字是有階級內容的。今后,單獨的“忠”字,不要亂貼濫用,不要圍繞“忠”字隨意提一些不妥當的口號(例如:臉往忠字上走、血往忠字上流、勁往忠字上使),不要搞“忠字化”運動。不要修建那些什么封建式(如小廟、牌坊、門樓、寶塔等)的建筑。如有,應作適當處理。
(七)不要搞“早請示、晚匯報”、飯前讀語錄、向主席像行禮等形式主義的活動。
1970年9月2日晚,周恩來在接見中央外事、新聞單位的負責人時指出,新華社編印的《參考資料》8月27日下午版中刊有林彪的一條語錄:“毛澤東思想是當代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頂峰,是最高最活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周恩來對新華社軍管組組長說:“毛主席講過,這句話不讓用,1967、1968年還發過文件。 ”“以后《參考資料》上語錄就不要用了。這件事中央常委曾商討過,并且請示過主席。”當得知這條語錄是從解放軍政治學院編、戰士出版社印的《毛澤東思想勝利萬歲》一書中摘抄的時,周恩來說:中央已經三令五申,不許亂編毛主席著作,不許隨便編印沒有公布的主席指示。這本子未經中央批準,是私貨,要收回。還有那些未經中央批準隨便亂印的本本也要收回。先把北京的收起來。他當即指定了軍隊、外事、中央宣傳部門和政府各部四個口子的負責人來負責收,總的委托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李德生抓。他并強調,對這件事要嚴格,要嚴格紀律。工作要分步驟進行,第一步先摸清情況,第二步再收。
9月3日,國務院辦公廳召集出版口、毛主席著作出版辦公室等部門的軍代表,傳達周恩來2日晚的指示。4日,中央軍委辦事組從解放軍總政、總參、總后三總部和在北京的各大軍、兵種中抽調20余人組成清查班子,負責清查和回收非法印刷品,并約請毛主席著作出版辦公室派人協助。我受辦公室軍宣隊領導指派,到三座門中央軍委辦事組的一個辦公處,集中工作了一個多月,主要任務是鑒別哪些是中央批準的版本。
北京市革命委員會于9月6日向全市傳達并布置清查工作,到10月9日就收到各單位上報非法印制的樣本657種(總印數750余萬冊);加上中央各部門報送的樣本,在中央軍委辦事組辦公處一間大廳中堆積如山,其中僅不同單位編印的《毛主席語錄》和《最高指示》就有440多種。還有各式各樣的《毛主席文選》、《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央負責同志講話匯編》、《重要文獻》等,其中收有“文革”初期紅衛兵抄家得來的中央機要文件和中央負責同志的報告、講話材料。
“清查非法印刷品”的工作班子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工作,初步摸清了情況。這一大批非法印刷品絕大部分是1966年至1969年編印的,其中由大專院校紅衛兵和其他群眾組織編印的占53%,由省、市、自治區革命委員會及部隊、機關、學校等單位編印的占47%。經過檢查,在440多種《語錄》、《最高指示》中,內容全部選自中央 “兩報一刊”(《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和《紅旗》雜志)公開發表的毛主席語錄僅有3種,其余的本子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種問題,主要有:引用未公開發表的內部文件;引用毛主席語錄不準確,把有的不是毛主席講的話也作為 “最高指示”收入;還有的將內部講話公開發表,泄露了國家和軍隊的機密;有的本子編排體例混亂,標題與內容不相符合。有些群眾組織編印的本子中,將一些大字報和傳單、小報中流傳的材料,作為“最高指示”編入。如有一個本子中收入了這樣一些語錄:“王力、關鋒本來就不是好人,江青早就向我匯報過。”“陳毅怎么能打倒呢?陳毅跟了我40年,功勞那么大。陳毅現在掉了20斤肉,不然我帶他接見外賓。”“要保他,他是第三野戰軍司令,外交部長。現在沒有人搞,還要他來搞。”另有幾個地方翻印了這個本子,內容完全相同,但在封面竟然加上“林彪同志摘編”的字樣。有些群眾組織編印的本子中,內容極不準確,錯漏百出。有一個單位的“革命工人造反團”翻印的一本語錄,32頁中錯漏即達60處。其中《給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的一封信》,256個字,錯漏即有16處,甚至將文中“有五萬人之多”一句印成“有五百萬人之多”。有的本子中,把毛澤東的名字也印錯了,把林彪講的話也作為毛主席語錄引用。有一些本子錯漏很多,附了“勘誤表”,表內又出了錯。
清查工作小組將檢查情況寫了一份報告,經李德生審定后向周恩來匯報。之后,毛主席著作出版辦公室根據周恩來的指示精神,向全國出版部門發出通知,指出:《毛澤東選集》(一至四卷)普及本在全國城鄉已普及,今后不再作統一安排;《毛主席語錄》不要再印;毛澤東像原定計劃,各地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整。原定的1969年出版計劃中,印制毛澤東著作用紙減少6萬噸,塑料減少5000噸。至此,“文革”開始后超量印制毛澤東著作、毛澤東像,大量制作毛主席像章,亂編亂印未經批準的毛澤東著作,以及“文革”開始后盛行的“早請示、晚匯報”、飯前讀語錄、向主席像行禮等形式主義活動才得以剎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