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英
宮內節器取出的最佳時間是因人而異的,在臨床工作中根據各人的生理或病理情況而定,大多數在絕經過渡期和絕經后期1年內取出。有一部分適齡婦女不按時取出宮內節育器,往往在就醫過程中被醫生勸說后才會取出,這種情況在農村尤為普遍。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對于個人想法的盲目自信;二,因為內心中對于宮內節育器取出手術的恐懼;三,自身經濟因素不允許等。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遺留在體內的宮內節育器,可能會引發一系列并發癥,此時這些患者已是高齡婦女,所以再進行宮內節育器取出術難度和可能產生的危險也成倍增加。
從2007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我院共實施宮內節育器取出術481例。其中年齡≤40歲115例占23.9%;41~49歲144例占29.9%;50~54歲152例占31.6%;55~59歲38例占7.9%;60歲以上32例占6.6%,其中年齡最大的82歲。現按照上述臨床資料進行統計最后如表1所示。

表1 患者一般資料
對于有上述情況的高齡婦女,她們中還有一部分患者是需要借助藥物或其他手段實施手術。因為宮內節育器在人體內是一種異物,長時間存放有些患者會有陰道流血及腰腹墜脹感等不良反應,患者所出現臨床癥狀與放置時間的延長成正比。女人絕經后卵巢功能明顯減退,雌激素水平降低,導致子宮萎縮變小陰道宮頸上皮萎縮,彈力降低,甚至消失,宮頸堅硬,宮頸內口變窄。隨著絕經時間的延長,這種變化加劇而宮內節育器的大小不變,引起宮內節育器取出困難乃至嵌頓以及懼怕手術的矛盾心理和全身合并癥的存在,使患者對取出宮內節育器手術產生心理負擔,主觀上拖延了取器時間,從而更增加了手術實施的難度。
解決方法:對于取器困難的患者,相信科學,使得手術能夠正常進行。但要徹底解決此類問題,首先從源頭抓起,在放置宮內節育器時就告知患者它的大小、形狀、有效期和復診的時間等相關內容;其次要做好重點地區尤其是農村的科普宣傳工作,包括發放資料、通過廣播、電視和互聯網等現代化設施進行宣傳教育;第三應該及時做好后續普查工作。
[1]樂杰.婦產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2.
[2]程怡民.從人工流產到避孕藥具的使用[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7,23(7):387.
[3]龍海碧.圍絕經婦女激素替代治療的心理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09,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