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同明
一些習慣性的錯誤認識,在心理學上有著特殊的理解,突破其中錯誤的心理羈絆和管理誤區,能夠促進管理會計創造企業價值。
1有管理會計工作和非意識
實際上,管理會計工作幾乎無處不在,許多人只是平時習慣于程式化的工作,而沒有意識到管理會計正在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關鍵作用。許多工作,都與管理會計如影隨形,只是我們已經習以為常,并不在意:生產環節的工藝改進和成本優化,采購環節的預算控制,銷售環節的客戶信用管理和銷售人員業績評價,以及資金運動過程和投融資環節的企業理財等等,都可以通過管理會計的努力,實現企業價值增值。
心理學對于意識有個分類,其中的非意識過程,指的是那些既不存在于意識也不存在于記憶卻影響基本的軀體和心理過程的信息。如心臟的跳動,平常人在心臟跳動過程中,并沒有對此有意識地感知,心臟的跳動就是人的一種非意識過程。
許多情況下,企業并不依照管理會計教科書進行決策,會計人員也許沒有對現有財務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對未來的財務結果進行合理預測,決策主體可能并不直接依據管理會計提供的財務數據作參考,但是,管理會計的工作的確在發揮作用,這樣的企業只是沒有把管理會計工作作為一種有意識的行為,當管理會計工作從非意識過程上升為有意識的行動后,就會彰顯管理會計的價值了。
2管理會計崗位設置和鳥籠邏輯
對于多數企業而言,管理會計崗位,無法提升到本應該屬于它自己的位置上來。企業對于管理會計的認識和實踐都與國際管理會計的發展進程有很大距離,我國企業的管理會計崗位建設和職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路徑也很曲折。
心理學中有個鳥籠邏輯的故事:掛一個漂亮的鳥籠在房間里最顯眼的地方,過不了多久,主人一定會做出兩個選擇之一:把鳥籠扔掉,或者買一只鳥回來放在鳥籠里。如果你是這房間的主人,只要有人走進房間,看到鳥籠,就會忍不住問你:“鳥呢?是不是死了?”當你回答:“我從來都沒有養過鳥。”人們會問:“那么,你要一個鳥籠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兩個選擇中二選一,因為這比無休止的解釋要容易得多。某企業負責人的想法更為直白:如果我的企業設置管理會計崗位,多半會被其他人認為是做噱頭,或者有因人設崗的嫌疑。言外之意是,如果設置管理會計崗位,時間久了,要么招聘有用的管理會計人才,讓其發揮重要作用,要么棄管理會計如敝屣。這樣的認識,源于我國管理會計基礎薄弱,也源于基礎薄弱之下的從眾效應——別的企業都沒有設置管理會計崗位,我的企業設置管理會計崗位,恐怕也不合適——隨大流往往是多數人的共同選擇。
3管理會計決策參考和期望效應
企業管理層的決策,有時受視野狹隘和情感沖動的影響,不遵循普遍規律,決策中依據主觀臆斷和決策者個人好惡,心血來潮、拍腦門決策現象時有發生。某市屬企業投資決策中,企業負責人選定了某個投資項目,設定投資回報預期,董事會決議通過投資意向,并要求財務人員提供決策參考意見。為滿足決策者愿望,財務人員依據決策結果和投資預期進行反推和倒算,作出有違企業實際狀況、誤導其他決策參與人的財務預測參考,隨意改變假定條件,拼湊數據,如同做數字游戲,管理會計淪為驗證決策者個人愿望的工具和滿足管理者虛榮心、實現成就感的玩偶,甚至成為決策失敗的保護傘。
皮格馬利翁是古代塞浦路斯的一位善于雕刻的國王,由于他把全部熱情和希望放在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身上,后來競使這座雕像活了起來。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稱之為“皮格馬利翁效應”,也就是心理學上的期望效應。這種心理上的預期和暗示,在企業經營過程中,一定程度上能夠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對企業實現目標具有積極作用。但是,極少數管理會計不看重為企業服務,更看重為管理者服務,為管理者的期望服務,放棄了會計信息決策有用觀的基本前提,缺乏科學精神和負責態度,在受托責任下,這樣的決策,可能影響股東利益,保證和保全了受托者的利益,辜負了委托人的期望。
4管理會計的嚴肅性和試錯試驗
管理會計離不開預測,預測以企業的現實情況和發展環境為依托,預測應當“靠譜”。不“靠譜”的預測缺乏嚴肅性和客觀性。通常情況下,在企業盈利預測和發展戰略規劃目標預測過程中,同一個管理會計團隊,在同樣的假定條件下,應當確立一個預測結果,并在此基礎上做適當的修正。有的管理會計不從科學的角度人手,習慣看決策者臉色見機行事,采取非常規的做法,草擬多種預測結果,作為備選方案,供決策者選擇。在決策者選擇方案后,再用結果調整過程,用結果驅動企業盈利預期和企業戰略措施及保障方案。
心理學家桑代克做過一個試驗,將一只餓貓放進箱子,箱內安有腳踏板,貓踩踏板可以開門,貓出箱子后可以吃到箱外的魚。一開始,餓貓進人箱子,只是無目的地亂咬、亂撞,想出去吃魚。后來偶然碰到腳踏板,貓打開了箱門,逃出箱子,得到了食物。接著第二次,桑代克又把餓貓關在箱子里,如此多次重復。最后貓一進入箱中,即能打開箱門。這就是著名的試錯試驗。實際上,管理會計在做上述預測時,如果根據職業判斷和管理經驗,可以發現預測中的腳踏板,就應當使用腳踏板作為預測依據,而不應當再去考慮試錯。有的管理會計為了滿足企業決策者的想法,提出包括腳踏板、亂咬、亂撞等預測方案,希望通過試錯,來確認企業的預測結果。如果企業決策者不慎選擇了不恰當的開門方案,將可能導致企業發展出現較大問題。這樣的試錯,是管理會計手段和目的倒置的結果。
5管理會計方法和遷移效應
從管理會計的工作方法看,我國管理會計的經驗推廣和案例研究有一定發展,但問卷調查和實驗研究的比重相當少。企業的實際情況千差萬別,不考慮企業的實際,照搬照抄別人的研究內容和實踐成果,必然會導致管理會計水土不服,難以發揮實際作用,甚至產生反作用。
在學習心理學中,先行學習對后繼學習的影響,稱為遷移效應。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有關遷移效應產生的條件,就會發生不必要的遷移現象,如,本土司機在英國開車,常發生困難,甚至出現車禍。這主要是因為在中國交通規則是“車右、人左”,而在英國卻恰好相反。中國企業經營和管理的特殊性與引進的管理會計教材有比較大的差異,運用管理會計方法解決企業的特殊問題,存在一定的適應性問題。因此,解決企業預測和決策等管理會計問題,需要結合企業的具體情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以實現管理會計知識遷移的正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