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鳳玲
(慶陽市衛生學校,甘肅 慶陽 745000)
體溫單繪制實驗教學體會
楊鳳玲
(慶陽市衛生學校,甘肅 慶陽 745000)
體溫單是常見的護理相關文件之一,要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復習—學生預習—教師講解—學生閱讀—學生繪制等方法使絕大多數學生熟練掌握體溫單的繪制方法,增強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和書寫護理記錄時的法律意識,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體溫單;繪制方法;實驗教學
護理文件是護士對患者進行病情觀察和實施護理措施的原始文字記載,在臨床醫療與護理、護理科研與教學、護理管理及法律上均有重要價值[1]。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出臺后,護理記錄成為發生醫療事故時判定責任的重要客觀資料[2]。體溫單是常見護理相關文件之一,它被排列在住院病歷的首頁,通過查閱它可以了解患者的生命體征和大小便、出入液量等,從而可了解病情的變化,為疾病的預防、治療和護理提供重要依據。因此,為讓學生熟練掌握體溫單的繪制方法,同時培養學生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增強其法律意識,筆者對教學方法進行了改革并取得了較好效果,現介紹如下。
選取本校2006級五年制護理大專班1、2班作為研究對象。1班43人為對照組,2班41人為實驗組,均為女生。年齡17~19歲。2班學生均為同一年級,使用同一版本教材,由同一教師授課,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教師講完體溫單繪制的理論后,給每名學生發一張體溫單,并在黑板上給出一組數據讓學生繪制,教師巡回指導,體溫單繪成后由學習委員統一收回。實驗組采用如下教學法。
1.2.1 復習 簡要復習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的測定方法及繪制符號。
1.2.2 預習 要求學生認真預習體溫單的填寫方法,了解體溫單的結構及眉欄、底欄、體溫在40℃~42℃之間的填寫方法及體溫、脈搏、呼吸、血壓曲線的繪制方法,體溫單繪成后由學習委員統一收回。
1.2.3 實驗程序(1)講解。給每名學生發一張體溫單,并利用板書講解體溫單的具體繪制方法。重點講解高熱患者物理降溫或藥物降溫后所測體溫、體溫不升、絀脈、體溫與脈搏在同一點上、相鄰2次體溫或脈搏在同一水平線上并壓線與不壓線、測生命體征時患者不在病房等特殊情況的繪制方法。講清繪制時應注意的事項:如所測體溫一律用實際測量讀數記錄,不得折算;圈、叉、點要等大等圓,連線要直;為了保證護理記錄客觀、真實、準確,要求不得涂改,整個體溫單表面要干凈、整潔、美觀等。(2)閱讀。讓每位學生拿出一張白紙,閱讀李曉松主編的《基礎護理技術》(第一版)教材中的表16-1[1],并在紙上記錄指定內容,教師巡回指導答疑(此階段提問的學生最多,教師要耐心解答或者指導學生自己解決問題)。(3)繪制。教師給出一組數據讓每位學生繪制一張體溫單,要求隨堂完成并交于教師。
表1 2種教學方法的效果比較(人)
經χ2檢驗,P<0.05,2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說明實驗組所用教學方法優于對照組。
(1)對照組所使用傳統教學方法的弊端:該教學方法為注入式,是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整個教學過程枯燥乏味、缺乏新意,學生處于被動狀態[3]。
(2)實驗組教學按學生復習—學生預習—教師講解—學生閱讀—學生繪制的方法進行,使學生在繪制體溫單之前能熟悉并掌握體溫單繪制理論。
(3)實驗組學生以復習、預習、閱讀的順序進行學習,可使其有進一步學習的欲望、動力,克服了學習上的惰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由以往的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學習,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體。
本次實驗教學我們按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原則完成。學生復習—學生預習—教師講解—學生閱讀—學生繪制整個教學過程都是以學生為主,教師只起答疑作用,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靈活性、主動性,培養了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通過本次實驗教學,絕大多數學生都熟練掌握了體溫單的繪制方法,充分認識到了護理文件記錄的重要性,增強了學生在護理記錄時的法律意識,達到了教學目標。
[1]李曉松.基礎護理技術[M].第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2]高娜,南莎,張文芳.護理記錄中的問題及改革方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8,24(8):61.
[3]趙海平,戴舒霞.改革《基礎護理學》教學模式的探索[J].中華護理雜志,2001,36(11):814~817.
G424.31
B
1671-1246(2010)12-01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