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現狀、趨勢及對策

2010-09-26 06:04:50應金萍莊朝霞
職教論壇 2010年15期
關鍵詞:心理健康心理高職

□應金萍 徐 競 莊朝霞

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現狀、趨勢及對策

□應金萍 徐 競 莊朝霞

從高職學生心理狀況呈現的心理問題入手,分析了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著心理健康教育本身的全員性和教師參與的被動性、心理健康問題形成的復雜性和學校把握學生心理狀況能力的不足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續性與心理教育長遠規劃的缺失性、學生心理需求的多樣性與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單一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和師資隊伍的非專業性等五大特點,借鑒歐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發展趨勢,提出了打造符合高職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培養和資格準入、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國際化與本土化的結合、完善高職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等四大對策。

高職;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對策

教育部、衛生部、共青團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勢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培養高素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徑,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當前的高等職業教育往往突顯的是專業、技術、就業,使教育充滿功利性和工具性,而工具性價值并不能從本質上捍衛人的價值。當高職學生面臨經濟壓力、就業壓力、情感壓力、學業壓力時,往往會在矛盾與沖突中陷入對生命價值的懷疑和否定,甚至放棄生命。教育首先要關注人的價值,關懷人的生命,教育的目的應該是提升人的生存質量,使學生尊重生命、熱愛生命,并在社會實踐中去實現生命的價值。

一、高職學生心理狀況特點

通過對寧波市高職院校調研數據和我校2004—2009年學生心理普測數據資料 (采用計算機網絡技術進行測試和SPASS統計數據采集)、各類咨詢、危機干預情況看,高職學生的心理狀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心理問題逐年攀升

分析發現群體中存在一般心理問題的人數比例呈現逐年上升態勢,筆者通過對寧波五所高職院校(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寧波紡織學院、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寧波天一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心理普查材料的匯總統計,通過SCL-90心理癥狀自評量測試情況看,學生心理問題平均檢出率從2004年的13.8%上升到2009年20.6%(見表1)。

表1 寧波高職院校近年來學生心理問題平均檢出率

(二)性別差異反差明顯

1.男女生性格差異呈現不同的特點。從對我校2008級學生心理普測情況來看 (見表2),在興奮性、敢為性上呈明顯高分,在懷疑性、憂慮性呈明顯低分,這主要考慮是由大學生人群本身的年齡和心理素質發展階段的特點(青春期)而造成因子水平的變化,比較同類高校學生16PF對應因子得分,均有雷同情況。聰慧性低分主要考慮16PF測試題中的“聰慧性”題目,一般需要直接直白答題,高學歷人群在這些題目上反而會過多考慮,而答錯題目。

表2 16PF高分、低分排布情況

2.女生軀體化抑郁高于男生,但病態人格低于男生(見表3)

表3 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總體的均值標差及男女生的均值標差

表4 PHI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08新生均值標差表

表5 PHI一般常模均值標差表

比較其他高學歷人群(高校教師、其他高校學生、醫務人員與公務員16PF聰慧性因子得分,均顯低分)所以并不能說明被測人群智商低。

2008級新生中男生人數為1429人,女生人數為1692人,對男女生的數據用SPSS軟件進行平均數差異的顯著性檢驗,結果反映了本屆學生中男生與女生群體之間是存在非常明顯的差異性的。在多數差異性因素的表現上,我們都是非常好理解的。需要注意的是最為突出的幾個方面:在樂群性(A)、敏感性(I)、幻想性(M)和憂慮性(O)這些特性上,女生明顯高于男生。男性也表現出了更為穩重(穩定性高)、有毅力(有恒性高)、膽大(敢為性高)等特點。

3.男女生分別與常模的比較

圖1 男性對照簡圖

圖2 女性對照簡

表6 男、女生與常模平均數的顯著性檢驗(Z值)

將表4與表5比較,并參考原中國成人常模標準,我們可以發現(見表6)各項因子的平均值和標準差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這一變化可能表明如下情況:

①現代社會環境的發展和開放化使得該測試中我校學生的各項心理健康水平升高(多項因子平均值均有所降低)。

②大學生人群本身的年齡和心理素質發展階段的特點(青春期)造成因子水平的變化。

③測試環境的變化所帶來的變化(計算機測試環境比筆試測試環境更為輕松),使得測試顯現度升高。

在總體數據中,信度指數的均值變化有些超出綜合差異范圍,主要由于,我們獲取的全國常模數據,一般采用紙筆方式,對測試環境控制嚴格,常模答題認真,謹慎。而我校學生采用計算機測試,沒有過多認為干預,計算機操作開放程度高,被測回答問題不拘謹,回答的隨意性增加,大學生的年齡特點又決定了他們在答題過程中不計較,比較放松,且存在夸張性,這樣的情況下對測量信度的影響非常的大。但我們可以看到其變化比率是一致的,說明計算機測量沒有影響到PHI量表本身的穩定性。而且從效度分析看,并沒有影響測試的有效性。所以,這種情況有可能是說明個別亂答率測試數據的存在,即還是有部分學生對測試采取不合作或極不認真的態度。網絡測量的開放環境也降低了外部壓力,使其浮動加大。

圖3 信度指數男女均值變化對照圖

表7 男女生平均數差異的顯著性檢驗結果

表7顯示了在PHI的七個檢測因子中,男生與女生在四個因子上呈現差異。具體來說,在軀體化、抑郁兩個方面,男性的總體分值低于女性。而在病態人格男生高于女生。我們可以注意到,軀體化與抑郁均為“神經癥性”因子,而后幾項均為“精神病理性”因子。這反映出在一般情況下,女性更易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困擾而引起心理健康方面的不良感受,且外在表現更為明顯突出。男性較女性而言更為“沉著”,但在精神病理性方面比女性更易發生問題。女性的問題可能突出表現在外在交往、互動性的情況上,而男性更多會是一種內在沖突和困擾。直觀地說,當發生心理健康方面問題時,女性“影響大”;男性更“危險”(以上分析均是針對男性、女性比較的相對性而言)。

(三)自卑心理明顯高于本科院校學生

根據UPI調查結果中(見表8),我們抽取“缺乏自信心”一項,有九個項目,每個項目的統計結果高職學生都比本科學生高,其中 “總注意周圍的人”、“父母期望過高”、“缺乏決斷能力”等選項高職生的選擇率高出本科生的1.5倍以上。

表8 寧波市大學生心理健康問卷(UPI)條目選擇率計算結果

(四)焦慮、孤獨和困惑心理并存

高考的失利使高職院校學生當中不少人對自己的智力和能力產生懷疑,信心動搖。人際關系的復雜化使一些不愿交際或自命不凡的學生游離于集體之外。這與他們內心強烈的獨立意識、向往比較穩定的友誼、希望有更多的男女交往之間形成心理上的緊張。進入高職院校后,學習內容、深度、難度的變化和學習方法上的新要求,對學生提出了新的挑戰。由于不能及時調整自我狀態,一部分學生學習效果不理想,進而導致學習缺乏動力,對專業不感興趣。社會環境的復雜多變、嚴峻激烈的市場競爭,畢業班學生在求職過程中處處碰壁的就業形勢,也使部分學生無所適從、緊張不安。在社會轉型時期一些不良現象對校園的沖擊下,本來就覺得處于競爭劣勢的高職院校學生更容易失去堅定的信仰,產生對社會悲觀、失望的心理,在學習、生活中碰到挫折時,情緒低落,憂心忡忡。由于性生理基本成熟,他們迫切想得到異性的友誼以至愛情。然而,因為缺乏生活經驗,他們在實際生活中常常由于與異性交往困難而產生一系列心理問題。青年學生充滿激情與幻想,但是由于閱歷較淺,他們對社會現實中的問題和現象不能正確、客觀地分析和評價,面對理想與現實的反差,容易產生心理上的不平衡。由于上述這些原因,與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相比,高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心理上存在更多的心理障礙。自卑、孤獨、焦慮、抑郁、困惑等心理現象較之普通高等院校的學生表現得更加普遍。

具體表現在:一是厭學。相對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學生而言,高職院校的學生中曠課、遲到、早退、不做作業等現象更為嚴重;二是漠視社會規范。據有關調查顯示,高職院校中學生發生不文明行為、違紀甚至違法現象的幾率都要高于普通高等院校;三是以自我為中心與從眾。相對而言,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缺乏合作的能力與意向,缺乏關于社會和人生問題的深度交流和探討。在行為選擇上,他們更傾向于跟隨大眾傳媒和周圍人群的一般做法。

(五)人際敏感、抑郁和強迫較為嚴重

根據我校2004—2009年SCL-90調查結果,并結合有關文獻分析綜合得出,在10個因子中,比例最大的是人際敏感,約占該因子項目的61.25%,其次是抑郁與強迫,分別占該因子項目的52.7%和53.1%,不良心理癥狀比例相對較少的其他、偏執、焦慮和敵對,分別占該因子項目的45.26%、43.081%、42.76%、26.159%。不良心理癥狀比例最小的是精神病性、軀體化和恐怖,分別占該因子項目的36.8%、32.27%、26.15%。說明高職學生在人際敏感、抑郁和強迫三因子項目中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最嚴重。

二、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分析

(一)心理健康教育本身的全員性和教師參與的被動性

教育部、衛生部、共青團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見》中指出,高校所有教職員工都負有教育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的責任。要根據學生思想動態和心理狀況,在教學、管理和服務中,有意識、有針對性地做好教育引導工作。要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特別是輔導員和班主任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而事實上的情況卻不容樂觀。楊振升在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委托研究項目資助“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階段性成果中有較為全面的描述。課題組隨機發放了120份問卷,收回114份,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員參與意識,相關情況見表9:

表9 全員參與心理健康教育情況

表10 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全員參與心理健康教育情況

由于這幾年一些無情的現實和人們對心理健康的初步認識,無論是社會各個階層,還是各個高校,尤其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起了普遍的重視,但離普及化還有一定的差距。從表中10中可以看到,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明確心理健康教育意識并積極主動的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僅占9.65%,能夠經常性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僅占7.02%,從未對學生做過心理健康方面教育工作的教師達到了42.98%。與此相對應的,筆者對所在高校部分教師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員參與意識也作了一番調查,調查隨機對100名教師進行上表的調查問卷,收回有效問卷96份(見表10)。教師有明確心理健康教育意識并積極主動的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有46.9%,能夠經常性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占15.6%,從未對學生做過心理健康方面教育工作的教師為18.8%,顯然,這些表10-2數據比表10-1略為好一些,(筆者所在高校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顯出了一定的成效,這二年除了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理論教學外,發動二級學院教師和公寓輔導員,實施三級預警機制,開設“朋輩輔導站”,開展每年十一月針對以教師為主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月”和每年五月的以學生為主體的“5.25”心理健康活動月,以講座、培訓、各類趣味活動、拓展訓練等形式對不同團體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在積極向上的、充滿陽光和溫馨的氛圍中漸漸深入人心),但情況也不是特別樂觀,還有18.8%的教師偶爾做,還有18.8%的教師從來沒有做。

(二)心理健康問題形成的復雜性和學校把握學生心理狀況能力的不足性

由東北師范大學張嘉偉教授主持的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職業院校學生心理健康及教育對策研究”的研究成果顯示:繁重的學習任務,復雜的人際關系和各種挑戰,尤其是擇業競爭等帶來的巨大心理壓力,使學生心理負擔過于沉重。孤僻、壓抑、自卑、固執、多疑和情緒不穩定等人格特征,在不良社會因素交互作用時就會導致心理平衡的失調,產生心理障礙[1]。由此可見,職業院校學生心理問題的形成具有復雜性。

一是高職院校由于校園文化和歷史積淀的問題,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校園生態尚未形成;二是心理教育起步晚,尚在摸索之中,完整有效的符合職業院校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還沒有形成;三是與專業教育相脫節,沒有形成全員參與的局面;四是心理教育缺少心理專業支撐,思維封閉;五是師資力量較弱,心理教育的專業素質和能力不足,經驗也較為缺乏[2]。總體來說對學生心理狀況把握能力不足。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續性與心理教育長遠規劃的缺失性

大學生心理問題主要有情緒情感困倦、價值觀沖突與迷茫、閑暇管理無序、就業壓力與專業離心力并存、意志品質參差不齊等[3]。不僅有內部原因,同時也會遇到來自人際間的助力抑或阻力。因此,心理問題是個人問題,同時也是人際環境問題。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是伴隨著一生,從原生家庭就開始了,有些在幼兒時期的創傷可能在高職院校中反應出來,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是持續的,長遠的,現在有《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見》,2002年也印發了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中小學與大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銜接問題、心理健康長期發展問題等應該有個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綱要,否則可能會使教育斷裂,不能使教育發揮最大的效用,甚至收效甚微。

(四)學生心理需求的多樣性與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單一性

高等職業學校學生身心的成熟已接近最后完成期,生理發展已達到人生的高峰值,其心理發展具有漸進性、自省性和矛盾性的特點,再加上有來自經濟、就業、學習和生活等方面的壓力,每個學生的心理需求是不一樣的,盡管教育部的文件要求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同樣根據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委托研究項目資助“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研究成果來看(見表11),在高職院校的實際工作中,由于專業人員少,沒有達到教育部要求的1:5000的師生比,達到了1:7000,普及工作維持都很難,更不要說針對性的教育和矯治。

表11 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專兼職情況

表12 寧波市五所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職情況

從表12對寧波高職院校的調研看,寧波高職院校的師生比與全國相比要好一點,大概1:5300。

高職院校盡管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進行了探索,有課程模式、教育模式、生態模式等等,一方面由于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還在構建、探索之中,本身存在著不成熟性,另一方面有些方面的研究僅局限于理論層面還沒有涉及到實踐層面,同時又由于如上所述的人員的缺乏,使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造成教育模式的單一。

(五)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和師資隊伍的非專業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有專業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規范運行和提升教育質量,教師的心理學素質是關鍵。不同的教師其教育輔導的心理學含量完全不同,教育的效果完全不同。英國心理學會規定工作者的最低資格條件:研究生以上學歷,擁有教師資格證書,兩年以上的兒童青少年教學經驗,至少兩年的研究生學位后的教育心理學訓練(目前一般是一年全日制碩士課程和一年指導下的實踐)等。美國心理學會(APA)堅持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應獲得博士學位,并要通過資格認證考試,才能獲得APA認可的資格。法國對工作者的資格要求:進入大學學核心理學專業學習兩年,至少三年教師訓練和五年小學或學前工作經歷等[4]。裴靜對12所高職院校進行調研的數據顯示:72位教師中,均為本科及以上學歷,其中研究生在讀或已經取得學歷的為7人,絕大多數沒有心理學專業背景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其專業理論和工作技能也相對缺乏;近三年來,有78.95%的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從未參加過任何形式的繼續教育培訓,平均每年參加一次培訓的僅占5.26%[5]。由此可見,與歐美心理健康教育師資相比,我國高職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隊伍專業化水平很低。

三、高職心理健教育的趨勢與對策

方雙虎、姚本先在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思想道德建設視野中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與機制創新研究》研究中指出:歐美國家學校心理健康的發展趨勢有五個化,即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職業化、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綜合化、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徑的多樣化、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養的專業化、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球化[6]。而歐美國家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早,發展成熟,因此對我國的心理健康教育發展有很強的借鑒作用。結合我國高職學生心理狀況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即:重視程度將不斷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將逐步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體系將得到充實、心理健康隊伍將得到提升、心理健康科研將進一步重視、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國化特色更加明顯、途徑及方法將不斷豐富、社會資源的溶入程度更高、保障機制將逐步得到落實。根據對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趨勢研判,當前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是

(一)打造符合高職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

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十多年來,已經逐步形成中國特色的高等職業教育之路,每所高職院校在校園文化、人才培養模式、辦學模式、課程體系、為地方服務等也在形成每所職業院校的特色,這種教育的價值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價值只有合拍,才能發揮教育的作用,因此高職心理健康教育也只有符合高職教育的價值才有發展的生命力。如要有高職心理健康的測量體系、工具、教材、研究、實踐和探索,方式方法研究,推動職業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在心理健康教育平臺、內容體系、方法途徑形成特色,形成高職教育的獨特的人才觀、教育觀和學生觀。

(二)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培養和資格準入

一方面要全社會有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圍、職業院校在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中要從人才觀和教育觀的高度來看職業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這樣有很多的人報考心理咨詢專業,在職業院校中也有更多的人愿意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從政府、社會組織、學校、教師自身都要加強培訓提高,不僅是理論上的學習還要注重實踐。美國在2002年專職心理咨詢的師生比已經達到了1:1800,與我們目前的1:7000和文件要求的1:5000相距甚遠。從英美情況看,英國主要有兩種心理咨詢師認證體系,即英國注冊心理咨詢師和特許咨詢心理學家。前者由英國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協會負責認證,后者由英國心理學會負責認證。美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資格認證分為兩類,一類是州強制的資格認證,一類是國家水平的自愿資格認證。我國現在資格認證也有,但總體體系上看不互通,另外一個主要的問題是進入職業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的認證和后續培養是不夠充分的,可以在制度設計中要有在職業院校的督導實踐經歷的時間要求等。

(三)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國際化與本土化的結合

20世紀70年代初期,凱利文·卡特偌(Calivin Catterall)創辦了國際學校心理學家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 Psychologists),將學校心理學的發展推上了國際化、全球化的進程,高職院校的國際間交流在不斷增加,也在不斷吸納國際上心理健康教育好的做法。再者,心理學是門學科,是科學,所以國際間的交流是可行的。但是國際化的同時更要重視本土化的研究,因為這不僅是一種研究社會文化取向的問題,更是中國心理學未來發展方向的問題。心理學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不同的國家、民族有其不同的文化形態、文化背景,這就決定了不可能有全世界完全按一種范式建立起來的“統一的”心理學,而產生了心理學的本土化和本土心理學的問題[7]。如發揮中國傳統文化對心理健康的作用、利用地方文化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企業行業文化進行職業心理素質的教育、利用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等。

(四)完善高職心理健康教育模式[8]

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包括初級功能為防治心理疾病、中級功能為完善心理調節、高級功能為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五大基本原則是堅持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教育相結合、堅持普及教育與個別咨詢相結合、堅持課堂教育與課外活動相結合、堅持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堅持解決心理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根據高職院校特點以及我校實踐情況,借鑒國外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做法,整合和構建了高職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即“六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見圖4),也就是從六個方面的三個層次不斷遞進,提出: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體系分為診治性目標、預防性目標和發展性教育目標;從心理健康教育的層次分為心理疾病、亞健康和健康三個不同的心理層次、從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構建為三級保健體系,即校、院系和班級三級網絡;從實施途徑看,學校課程教育、學校文化熏陶和課外活動平臺;從資源統籌和整合為學校、家庭和社會三方聯動。從快速危機干預通道看,從學校心理咨詢中心到學校心理教育領導小組到專業精神衛生機構。

圖4 心理健康教育“六三”模式

[1]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職業院校學生心理健康及教育對策研究”成果公報[J].當代教育論壇,2009(05).

[2]李慧.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J].商業文化,2009(12).

[3]胡炳政,劉庚.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新特點及教育應對[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8).

[4]劉世清,姚本先.歐美國家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趨勢及啟示[J].教育發展研究,2004.

[5]裴靜.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的現狀與思考[J],教育與職業,2009(20):61-62.

[6]方雙虎,姚本先.英美國家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現狀及趨勢[J].外國教育研究,2009(08).

[7]茍增強,趙鐵生.傳統文化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的作用[J].文教資料,2006(12)(中).

[8]應金萍,陳國方.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07)(中).

責任編輯 王國光

應金萍(1970-),女,浙江寧波人,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教授,黨委副書記,研究方向為教育教學;徐競(1978-),女,浙江寧波人,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心理學職業;莊朝霞(1963-),浙江寧波人,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處副處長,研究方向為教育教學。

中國教育學會“十一五”科研規劃重點課題子課題《高職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課題編號ZT01-030,課題主持人:陳國方。

G711

A

1001-7518(2010)15-0067-07

猜你喜歡
心理健康心理高職
看見具體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心理感受
娃娃畫報(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討
海峽影藝(2012年1期)2012-11-30 08:15:4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 中文字幕66页| 国产精品手机视频| 国产女同自拍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综合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国产农村精品一级毛片视频| 91精品综合| 狠狠干综合| 国产一级妓女av网站| 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波多野结衣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日本中文综合在线| 超碰免费91| 97色婷婷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日本免费一区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二区三区| 国产高清又黄又嫩的免费视频网站| 成人综合网址| 无码福利视频| 爆操波多野结衣| 97超级碰碰碰碰精品| 美女黄网十八禁免费看| 不卡的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又爽又大又黄a级毛片在线视频| 亚洲最黄视频| 欧美精品一区在线看| 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站久久| 日本午夜三级| 91青青视频| 老汉色老汉首页a亚洲| 国产精品丝袜视频| 日韩av高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剧情免费| 91网址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 免费高清毛片| 亚洲乱伦视频|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视频| 欧美在线观看不卡|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亚洲香蕉伊综合在人在线|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无码久看视频| 成人在线综合| www亚洲精品|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午夜天堂视频| 欧美国产三级| 99热最新网址| 女高中生自慰污污网站|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2023| 操操操综合网| 国产97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 中文字幕首页系列人妻| 中文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小说| 国产在线欧美|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AV| 极品国产在线| 婷婷综合色| 思思热在线视频精品| 欧美日本在线|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 成人国产免费| 亚洲综合色婷婷|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国产| 亚洲一区黄色| 国产第二十一页|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日韩一级二级三级| 国产97公开成人免费视频| 亚洲综合九九|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第一|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鲁鲁鲁爽爽爽在线视频观看| 青青草久久伊人| 日韩精品亚洲人旧成在线| 国产9191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一二三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