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鷗
(桂林醫學院圖書館,廣西 桂林 541004)
外文期刊是世界上傳遞科學知識、先進技術和科研動態的主要載體,是國外最新研究成果的信息源,國內科研工作者獲取國外信息大約80%來自外文期刊[1]。但因外文期刊價格昂貴,經費短缺問題一直制約著我國高校圖書館對外文期刊資源的建設,使其成為高校圖書館資源建設中的一大軟肋。可喜的是國外的開放存取出版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文獻資源,這些資源彌補了圖書館外文期刊館藏的不足,能為讀者提供全面而及時的國外學術文獻信息。筆者結合桂林醫學院圖書館對OA外文期刊資源整合利用實踐,就國內高校圖書館對OA外文期刊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問題進行了研究。
OA(全稱Open Access,意為開放存取)期刊,BOAI(布達佩斯開放存取先導計劃)的定義是:OA期刊是通過Internet可以免費閱讀、下載、復制、傳播、打印、檢索作品,或者實現對作品全文的鏈接,為作品建立索引和將作品作為數據傳輸給相應軟件,或者進行任何其他出于合法目的的使用[2]。
OA期刊資源具有出版快、成本低、數字化、在線、免費和幾乎沒有版權和授權限制等特點。同時,OA期刊資源因其有嚴格的組織機構或審查機制控制其質量,因此,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根據ISI期刊引文報告顯示,截至2004年6月,已被權威文摘索引機構收錄的OA期刊就有235種,同時,OA期刊的被引用率和影響因子也在逐年提高[1],期刊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包括新創辦的OA期刊和由傳統期刊轉變而來的OA期刊,內容覆蓋眾多學科,涉及語種較多,地域覆蓋面廣,形成了全球化的發展趨勢。
OA期刊是由參與開放存取的機構或個人出版提供,或者由傳統印刷版期刊轉化而來。目前主要有以下7個具有代表性的國際知名開放存取期刊網絡平臺,詳見表1[3,4]。

表1 7個具有代表性的國際知名開放存取期刊網絡平臺
據筆者對107所“211工程”高校圖書館網站進行逐一登錄調查其OA期刊資源的揭示情況,除4所高校無法訪問外,共有73所高校圖書館網站揭示了OA期刊資源,這些高校圖書館對OA期刊資源整合利用的主要方法有3種。
有35所高校圖書館使用了直接鏈接式,即將OA期刊資源僅作簡單分類或不加分類地羅列在圖書館網頁的某欄目上,讀者點擊其刊名就直接進入到OA期刊資源的網站上,不具備任何檢索功能,屬于淺層次的整合方式。
Socolar是中國教育圖書進出口公司研發推出的OA資源檢索服務平臺,其中有36所高校圖書館使用了Socolar平臺的組織方式。
有兩所高校圖書館自建OA期刊資源導航系統,實現OA期刊資源的多途徑檢索,如: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開發了《開放存取期刊共享集成平臺》和大連理工大學圖書館自主研發了《Open Access開放學術資源庫》,都將其平臺設置在二級類目,可以按刊名檢索,并提供刊名字母順序瀏覽。
因“211工程”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中重點扶植的一部分,所涉及院校從地域分布來看遍布全國各地,從學校類別來看包括綜合、理工、醫學、農業、軍隊等各類院校,因此,調查“211工程”院校圖書館基本能反映我國高校圖書館對OA期刊資源整合利用的現狀。
為進一步方便和推廣利用OA期刊資源,桂林醫學院圖書館于2009年12月著手開始《生物醫學OA期刊檢索平臺》的建設工作,嘗試對OA期刊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利用。
筆者所在的桂林醫學院圖書館規模不大,外文期刊資源也有限,和“211工程”高校圖書館相比,本館資源就顯得更加匱乏。近年來,外文期刊不斷漲價,使得本館不得不減少訂購的種類,從2003年的134種減少到2008年的63種,影響了本館外文期刊文獻信息服務的開展。因此,本館把OA期刊資源的整合與利用視為重點工作來抓,派專人對OA期刊資源進行搜集、整理、揭示,然后對經過分析、綜合的OA期刊文獻信息進行數字化整合,并應用ASP(Active Server Pages)技術,結合網絡和數據庫技術,形成基于B/S模式的在線生物醫學OA期刊檢索平臺。讀者只需要通過一個用戶登錄界面來驗證用戶名、密碼,就可以進入平臺檢索界面,并按學科分類、刊名首字母和所有刊(按影響因子排列)瀏覽,也可以通過并列的文本域方式,在文本域內輸入檢索內容,按照刊名、ISSN號和學科進行檢索,快速查找所需要的期刊。在檢索結果界面設計以列表形式列出檢索結果,每一頁列出20條記錄,每一條記錄內容包括:刊名、網址、ISSN號、語種、學科、影響因子、開放狀態,只要點擊刊名便可直接訪問其網站,而且該平臺不受IP地址限制,在辦公室或家中都可以使用。
2010年2月23日,本館開始利用該平臺開展外文期刊文獻信息服務。據統計,試用1個月來,平臺訪問量達1143人次,受到讀者的普遍歡迎。期刊點擊率排名前4位的學科依次為醫藥衛生總論類、外科學類、心臟病學類和腫瘤學類,且瀏覽的期刊都為英語。通過網絡調查數據顯示讀者職稱,排名依次為副高、中級(含研究生)、其他(本科以下)和高級。據平臺維護記錄數據顯示,讀者一般是在晚上10點以后瀏覽該平臺,周六、周日一般是在下午以后瀏覽。本校研究生導師用了平臺后說:“該平臺對我校研究生教育很有用。”生物技術學院的學科帶頭人認為:“該平臺搜集的生物學外文期刊可以彌補系部資料室在這方面資源的匱乏。”本校附屬醫院呼吸內科有一位主治醫生說:“我使用該平臺的最大感受是方便快捷,只要點擊刊名就可以進入期刊網站瀏覽、下載所需文章;搜集的外文期刊具有針對性、時效性,質量較高。”
根據本館平臺建設實踐,筆者總結了在對OA期刊資源整合與利用工作中所取得的經驗,并在借鑒他人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為高校圖書館更好地利用OA期刊資源提出了以下對策:
在開展OA期刊資源整合利用工作之前,不但要有一個明確的發展思路,還應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建設程序,保證自建數據庫的必要性、現實性及持續發展的可能性。
①首先,應結合本校重點專業的建設目標,針對網絡信息的特點及重點專業建設的信息需求,深入院系,與學科帶頭人及骨干教師進行座談,認真聽取他們對OA期刊資源整合利用的建議,并對征求的建設信息進行匯總、分析、論證,制定出OA期刊資源整合利用方案,以保證該項工作更有針對性。
②制訂平臺建設詳細計劃,落實參與人員具體職責,做好人力、物力、財力、軟硬件設施、操作規程等準備工作,按標準化、規范化要求逐步發展。
③選用利于操作使用的相關軟件。本館建設平臺采用B/S(Browser/Server,瀏覽器/服務器)結構,它使用成本低、易于維護、易于升級、用戶操作使用簡便,更適合于網上發布信息。程序執行環境用ASP,集成于HTML中,易于生成、與瀏覽器無關、可通過ActiveX Server components(AcliveX服務器組件)來擴充功能、ASP在服務器端執行,因此源程序代碼不會傳到用戶的瀏覽器,這樣可以保護源程序,使其不致外泄。Access數據庫作為微軟推出的以標準JET為引擎的桌面型數據庫系統,由于具有操作簡單、界面友好等特點,具有較大的用戶群體。現在大多數用戶的客戶端平臺都采用Windows操作系統,所以系統的Web服務器的操作平臺應選用Windows2003 Advance Server[7]。
作為浮動館藏,OA期刊資源的鏈接沒有服務保障,可靠性較差,需要定期跟蹤其URL,及時更新、隨時刪改失效的OA期刊資源網址,確保所鏈接資源的有效性。另一方面,隨著OA期刊資源數量日益增多,需要將新的信息源站點進行甄選和分類標引,補充到數據庫中去。
①及時反饋用戶信息,通報新增免費期刊內容,用戶數字資源數據更新等,每天察看網站頁面內容是否正常顯示,目的是有效防止讀者在查詢瀏覽相關內容時出現的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瀏覽頁面無法正常顯示、鏈接內容與我們歸類所提供的服務不同等;及時修改已更新的內容,取消已無法連接的死鏈,對平臺頁面進行監控,關注點擊率、訪問人數、訪問流量,對各種數據資源進行分類統計,以便提供有針對性的文獻。
②及時阻斷非法鏈接、登錄、使用。對網站及后臺數據的備份也是網站維護的重要環節。應定期備份網站和后臺數據,及時保存被更新的信息,以便在出現誤操作、系統故障、網絡故障、應用軟件平臺故障、病毒危害、黑客入侵等情況時,可以將原有信息從備份中恢復。
③防止平臺數據庫被下載。對于Access數據庫采用非常規命名法與使用,即中間插入#和%3C,如:#data.mdb#%3C.mdb這種方法來防止該平臺數據庫被下載[8]。
④平臺的注冊驗證。為防止未經注冊的用戶繞過注冊界面直接進入應用平臺,平臺應加入用戶權限設置,對進入的每一個頁面都要進行權限限制。
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教師、科研人員不知道或不了解OA,對他們而言,OA是個新生事物。高校圖書館應加大對OA的意義、功能、實現途徑的宣傳力度,成為OA的宣傳者和推廣者。例如:北京大學圖書館在其主頁設置了《一小時講座》欄目,其中就介紹了美國斯坦福大學High Wire Press免費資源的概況及檢索方法。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在其主頁的網絡導航欄目的《免費全文網站》欄目下有國外學術類免費全文網站,其中就列出了OA資源。大連理工大學圖書館自主研發檢索平臺,對互聯網上的OA學術資源進行整合[6]。
圖書館工作人員對于OA資源的陌生,是造成圖書館OA資源較少的原因之一。
目前OA資源的研究與推廣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大部分人還不了解,但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作為OA資源的宣傳者和推廣者,應加強對OA資源的了解和學習,熟練掌握網絡OA資源的分布情況及變化發展趨勢,以有效地指導、幫助讀者利用OA資源。另外,還必須熟練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及網絡信息資源的開發技術,例如:Web挖掘技術、組織技術、管理技術和較高的信息加工處理能力,具有較強的對OA科學信息研究、開發、整理、分析和有效組織的能力,成為出色的OA信息導航員、協調員、管理員。
綜上所述,OA期刊毫無疑問將彌補我國高校圖書館全文資源不足的缺陷,特別是對外文期刊資源建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成為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新拓展。它既克服了商用電子資源無法隨時隨地提供服務的弊端,也為高校圖書館資源共享服務開辟了更為廣闊的前景。因此,OA期刊這種新型網絡學術資源應當引起高校圖書館的高度關注、重視、開發與利用。
[1] 王寶英,張永杰,馬愛芳.我國高校圖書館對開放存取資源的組織與揭示現狀調查——以“211工程”院校為例[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8(4):582-585.
[2] 劉海霞,孫振球,胡德華.DOAJ目錄系統及開放存取期刊價格[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7(1):115-117.
[3]沈鷗,徐云.DOAJ醫學OA期刊資源建設情況的實證研究[J].現代情報,2009(10):141-145
[4] 沈鷗,張慧.FMJ生物醫學OA期刊使用價值探討[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9(21):160-161.
[5]都藍,黃如花.“211”高校圖書館對OA資源利用的調查與分析[J].圖書情報知識,2009(5):58-62.
[6]全國高校網址大全——211工程高校.[2009-12-29].http://web.e0575.com/school/211.asp.
[7] 樊勝.C/S與B/S的結構比較及Web數據庫放入訪問方式[J].情報科學,2001(4):443-445.
[8] 李雙遠,趙劍,張立君.防止非法下載ACCESS數據庫[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05(6):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