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麗娟
(遼寧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遼寧 丹東 118002)
高職院校學生非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的調查與干預
顧麗娟
(遼寧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遼寧 丹東 118002)
學校學生健康的決定因素主要包括經濟環境、物質環境、發育狀態、個人衛生習慣、個人的能力和技能以及衛生服務等。學生的非健康行為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健康生活質量和成長狀況,所以,學生在校期間的健康是維護和改善他們自身健康的過程,從而加強個人的技能和能力,使他們的精神和身體保持在最優狀態。只有改變學生非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高職學院;非健康行為;生活方式;干預
健康是每個人一生追求的目標,也是高職學院教育肩負“增強學生體質”和“促進學生健康”的使命,只有了解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健康意識,掌握學生的非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才能尋找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體育鍛煉的途徑,引導學生努力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健康的人格,只有對學生在校期間能較全面地進行非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的干預,才能使學院的體育工作針對學生的健康狀況進行深化改革與創新,為體育教學、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提供理論依據。
在高職學院的教學中,學生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有人際關系、生活習慣、價值觀、行為規范、社會態度以及怎樣合理地利用閑暇的時間的方式等,而這其中的非健康的生活方式決定了其在學院生活中的態度與受教育情況。本文對學生的非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調查并統計情況如下:
1.研究對象:遼寧機電職業技術學院1~2年級學生932名,其中下發問卷1000份,回收932份。
2.調查時間:2008年6月~2009年3月。
3.調查方法與內容:采用問卷選項調查法、與學生座談法、數據統計法;主要調查內容是關于學生的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其中包括學生生活習慣、價值觀、行為規范以及怎樣利用閑暇時間的調查,并采用SPSS10.0系統進行統計分析。
1.學生的生活習慣調查

表1 學生的起居習慣
從表1的數據統計可以看出,大多數學生的早起時間是6~7點,而睡覺時間是晚上10~11點,據專業人士稱,早晨最佳的起床時間是5~6點,睡覺最佳時間是9~11點,而我們學生的起床時間63%在6~7點,這一時間段稍微有些晚,目前高職學院沒有限制起床、出早操時間,從而造成部分學生錯過最佳的運動時間。從表1中可以看出,有68%學生在10~11點睡覺,高職院校為了統一管理,一般在10點左右開始熄燈就寢。

表2 學生的飲食習慣
調查顯示,只有9%的學生吃早餐,而不良的飲食習慣是違背健康飲食之道,這得引起學院學生管理部門的注意;學生的日常飲用水調查顯示,僅有31%的學生喜歡或者說是習慣喝涼開水,而事實從人體健康角度說,涼開水是最好的飲用水。
2.學生的價值觀
從與學生座談方式了解,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價值觀,也就是說,他們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是不同的,由于學生的思想、經濟條件、學習優劣、覺悟不同等必然造成學生的價值觀不同,大多數學生還是積極的,只是有些學生在價值導向上過分強調功利,理解狹隘等,這是現實生活中客觀存在的,需要善意的引導。
3.學生的行為規范
此調查是通過和學生座談、各系部輔導員交流以及自身觀察得到的。大家都知道,學院一再強調大學生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規范,但現實生活中不盡然,首先是作息時間的不規律,繼而公共場合大聲喧嘩吵鬧,影響他人學習、休息,在有些活動上,鼓倒掌、起哄等甚至個別學生不尊師愛生等情況時有發生,不能說現代大學生素質低,但就是有些不太注意自己言行的學生甚是讓教育工作者頭疼,這就要求學院教育部門或管理學生教育的部門提高對學生的教育方式與方法、力度等。
4.學生是如何利用閑暇時間的
對學生課余時間利用的調查,主要從:打牌、上網游戲、運動、睡覺、社團活動、學生活動以及專業學習等方面進行,而且可多項選擇對課余時間的利用,調查得知,高職學生看書學習的人數不多,只占25%,所占比例較小,主要由社會因素、自身原因、家庭影響等原因導致。
高職學生中有43%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當前全國各大院校學生的主要生活方式以靜態為主,雖然他們課余時間活動內容豐富多彩,但總體上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偏少,尤其是女生。目前各高職院校每學期都進行身體素質測試,學生的測試結果很不理想,身體素質較差。
隨著整個社會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進步,網絡為現代大學生展現自我、接觸社會提供了平臺,高職學生也不例外,有44%的學生經常上網,但是它給學生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日益明顯,現在這個問題應該引起高職院校關注。
高職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興趣愛好及個人發展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課余活動,有14%學生在課余時間積極地從事社團活動,鍛煉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另外,還有一些學生在宿舍里看電視、睡覺,沒有積極的事情可做。
學生的非健康行為以及生活方式反映學生不同程度的生活態度,這就要充分引起高職院校有關部門及其人員的重視,引導并關心學生的生活與學業,多與之交流,在一定程度上,讓有非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的學生認識自我,發現不足,充滿積極的精神。針對不同學生的非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的不同情況,進行正確的引導,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做不同的工作,以保證學生在校期間的教育能事半功倍!
1.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將導致不同的身體健康問題。為了自身的健康,以及能高質量地生活,學生應該調整生活的態度,早睡早起,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戒酒,心態平衡。高職院校最好制定一定制度來約束學生的不良生活方式與習慣,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觀念。
2.不同的價值觀帶來不同的價值取向。雖然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但我們應理解并允許普通人的價值取向的存在,學院教育部門可以組織關于提高學生思想價值的活動、討論,或者是請社會有貢獻的人到學院講壇,為學生的生活提供一個受事實教育的平臺。
3.高職學院是國家培實用型技能人才的場所,學生的行為規范與否,決定了良好風氣是否形成以及學生的優良品德的培養,鑒于此,我們要加大對學生行為規范的教育約束、引導,要對學生的非健康行為提高警惕,杜絕不良行為的發生。
4.現在的學生,對如何合理利用閑暇時間不是很科學,基本都是路走到哪里,就怎樣安排,很盲目。對此,高職學生要重新審視自己,充分利用好自己的閑暇時間。
(1)學生要合理安排閑暇時間,正確利用網絡資源;學院要加強網絡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在自身創收的同時,規范上網行為,加強網絡健康教育與措施,抵御負面影響,為迎接新型數字化社會準備。
(2)學生可以利用閑暇時間打工,不僅掙錢,更是走向獨立和社會生活的起點,通過打工接觸社會,在實踐中發現不足,改正不足,形成健康的社會風氣,鍛煉自己,規范行為。學院也可以與社會有關單位聯系,為我們學生的打工生活提供機會。
(3)學生要多鍛煉,多運動,學院也應該多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組織引導多參與體育活動,建議學院在建設的同時,多關心體育設施建設以及場館與器材的投入,吸引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提高鍛煉興趣與熱情。
G718.5
A
1673-0046(2010)2-0024-02
本文是遼寧省教育科學規劃2008年課題(課題編號:JG08DB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