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志保,尚云生,王 旭
(河南省南陽市南陽臥龍醫院,河南南陽 473000)
用介入法經動脈插管灌注抗癌藥是近幾千年發展起來的治療癌癥的新方法。南陽衛校自91年率先開展介入放射學并取得一定成果后,聯合他院又對其中的各個領域進行了詳細研究。5年對189例晚期賁門癌行344人次動脈插管造影抗癌藥灌注及栓塞術,86例隨訪已足2年,效果滿意?,F報道如下:
1998 年3月~2009年6月我院共收治86例賁門癌晚期患者,其中17例經外科手術探查不能切除。年齡35~78歲,男61例。病理檢查腺癌81例,磷癌3例,印戒細胞癌2例。根據TNM分期法,結合B超、CT及其他臨床資料,本組均屬Ⅲ、Ⅳ期。且無絕對介入手術禁忌證。大體分型27例腫塊型,50例潰瘍型(含浸潤潰瘍型),9例浸潤型。
對患者進行充分術前準備后,在日本東芝500 mA遙控X線機上,用美國Cook公司生產的導管、導絲,以seldinger穿刺法做股動脈穿刺,用5F或6F導管經腹腔動脈干插管成功后,根據賁門癌部位超選擇插入胃左動脈,如浸及胃小彎體部位較多,可同時選胃右動脈,如肝臟有新病灶,順便對肝臟病灶進行選擇。當造影明確腫瘤供血動脈后,灌注抗癌藥物和(或)栓塞劑。根據細胞增殖動力學術合理用藥的原則,特異性藥物和非特異性藥物聯合應用,用藥為5-FU、MMC、ADM及DDP或CDP等中的2種或3種,劑量根據體表面積及患者體質而定。用藥順序及速度,先高濃度快速推注非特異性藥物MMC、ADM、DDP等再緩慢推注特性藥物5-FU等。術前、術后輔以中藥辨證施治,1~2個月后復查并視情預約做第2次手術。第3次介入時間因人而異,多于1年后進行。
以全國胃癌協作組第二次會議制訂的進展期胃癌全身化療判定標準,將療效分為完全緩解(CR):主要病變縮小50%以上,癥狀顯著減輕或接近消失。部分緩解(PR):主要病變縮小25%~50%,癥狀明顯減輕。穩定(S):主要病變縮小0~25%,癥狀減輕。無效(P):治療后X線表現和癥狀無明顯好轉,病灶大小以胃腸鋇餐或CT為準。
51 例患者術后1~3 d內均有不同程度惡心嘔吐、胃黏膜刺激和損傷表現,對癥處理后癥狀減輕和消失。3例患者一過性發熱38℃以上。1/3病例1個月后白細胞不同程度下降,5例最低3.9×1012/L。其他病例手術后無明顯異常改變。
患者1~2個月后用X線復查病灶改變,腫塊型腫塊明顯縮小,潰瘍型龕影變小或消失,浸潤型胃壁邊緣部分變軟。食道狹窄明顯減輕,肝內轉移灶縮小。臨床療效見表1。

表186例患者臨床療效
自治療之日對患者追蹤隨訪(失訪率為6.9%),結果半年生存率為90.69%,1年生存率為59.30%,2年以上生存率為22.09%,患者死亡原因:為腫瘤引起的嚴重并發癥肺部感染、肝腎等多臟器功能損害、賁門瘢痕性狹窄無能力放入內支架,胃穿孔等及惡病質衰竭。以惡病質衰竭最多59例。
賁門癌其病理部等因素,一經發現多屬晚期而失去手術機會[1]。過去手術切除率僅為35%,根治切除后5年生存率也僅20%~25%[2],且對放療不敏感,效果差[3]。動脈插管灌注抗癌藥物避免了周圍靜脈化療局部藥物濃度低,化療反應重,患者難堅持等缺陷。為賁門癌患者的治療開辟了新的途徑。
所以動脈插管灌注抗癌藥物是還因為:①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藥物MMC及細胞周期特異性非時性藥物劑量效應曲線為一直線,在機體能受的毒性程度內,濃度提高一倍,殺死癌細胞的能力有時可提高10~100倍。②大劑量合理聯合用藥:協同增加諸藥的療效,而主要毒性不增加,同時減少和延緩耐藥性的出現[4]。③賁門和胃小彎附近胃前后壁由胃左動脈供血,該動脈也供給食管下段[5]。
患者接受抗癌藥物治療后,其造血和消化道正常細胞移復需2~3周,腫瘤復發需1~2個月。而筆者介入后3個月復查未見腫瘤復發??赡軇用}灌注對癌細胞殺傷力大,維持時間也較長。筆者認為8~12周進行第2次介入治療比較適宜。過早患者體質不宜承受,過晚腫瘤可能復發,8~12周后患者體質恢復,癥狀緩解和消失率達80%,生活質量和生存質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是行第2次介入治療的最佳時機[6]。
患者治療后死亡主要因惡液質衰竭和腫瘤引起的并發癥。介入治療配合中醫藥,可減少化學藥物對機體的毒副作用,穩定內環境,保護臟器組織正常功能,可提高化學藥物的抑病作用,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延緩和減少惡液質衰竭及并發癥,提高其生存質量[7]。
[1]黃國俊,吳英愷.食管癌和賁門癌[M].上海:上??萍汲霭嫔?1990:98.
[2]黃家駟,吳階平.外科學(上冊)[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602.
[3]韓新魏.惡性腫瘤治療新進展[M].鄭州:河南衛生出版社,1995:80.
[4]王肇慶,韓銳.腫瘤藥物治療[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6.
[5]劉亞民,任煒.胃癌術前選擇性動脈介入性治療[J].實用放射學雜志,1995,11(2):717.
[6]趙翠蘭,葛志斌.介入治療提高晚期胃癌切除率的探討[J].同濟醫科大學學報,1996,25(3):397.
[7]李喜東,王國巍.食管動脈插管灌注治療中晚期食管癌13例分析[J].吉林醫學,1994,1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