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丹,司聯晶
(寧夏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實驗中心,寧夏 銀川 750004)
護理干預在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中的應用
朱曉丹,司聯晶
(寧夏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實驗中心,寧夏 銀川 750004)
目的 探討使用護理干預的方法在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檢查中的應用,以減少藥物所產生的不良反應。方法將368例FFA檢查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168例、干預組200例。對照組按常規行FFA檢查,干預組在此基礎上針對造影所致的胃腸道反應、過敏反應和神經系統反應等進行護理干預。結果 干預組胃腸道反應、過敏反應和神經系統反應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均P<0.01)。結論 護理干預有助于FFA檢查患者安全、順利地完成檢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護理干預;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不良反應
眼底熒光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是將熒光素鈉快速注入被檢查者靜脈內,利用眼底照相機,觀察并及時拍攝眼底循環的動態過程。它是眼底病檢查的重要方法,是一種極有價值的診斷技術[1]。隨著眼科醫學的迅速發展,眼底熒光造影技術在國內外得到廣泛應用,但其不良反應發生率約為1%~15%[2],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為此我們對368例FFA檢查患者分組進行護理干預,得到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2009年6 月~2010年4月在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醫院眼科眼底熒光造影室行FFA檢查368例,其中男156例,女212例,年齡12~70歲,被檢查者為眼科門診病例。病種包括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72例,中心性滲出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65例,黃斑性病變55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126例,視網膜分支靜脈栓塞、中央靜脈栓塞40例,其他10例。
采用德國海德堡視網膜脈絡膜同步血管造影儀ⅡHeidelberg Retina Angiograph2(HRA2),3%熒光素鈉3 ml(廣州明興制藥有限公司出品)。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對照組168例,干預組200例。2組患者在疾病、性別、年齡、過敏史上無顯著性差異(均P>0.05)。對照組患者給予眼底熒光造影常規護理配合,干預組患者另外給予預見性護理干預,比較2組患者副反應發生率。
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

表1 FFA檢查患者不良反應的類型(n=58)

表2 2組患者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對照組按常規進行檢查,詳細詢問患者病史及有無心血管疾病和藥物過敏史,做好藥物過敏試驗,充分擴瞳后進行檢查。
(1)進行心理干預,了解患者的病情及身體機能狀態,對患者可能出現的情況做出初步估計。在造影前向患者講明造影過程及注意事項,幫助患者全面提高適應能力,減輕身體、心理壓力,使機體處于最佳適應狀態,避免不良反應發生[3]。根據患者不同年齡、社會背景及心理特征,實施心理護理,最大限度地滿足患者的要求。請患者提前10分鐘進入暗室,使其適應暗室環境,在造影過程中,由一名家屬在旁陪同,幫助患者減輕因環境陌生引發的緊張情緒。
(2)了解患者的病情及身體狀態,對患者在造影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做出初步估計,避免發生不良后果。造影前做心電圖、肝功、尿常規檢查。嚴重心臟病、肝腎功能不全者盡量不作此項檢查,患有哮喘、嚴重支氣管炎者在發作期不做此項檢查。擴瞳前仔細詢問患者有無青光眼病史,有青光眼病史者應慎行擴瞳。對易過敏的患者必須在造影前給予地塞米松5 mg im,并在造影過程中嚴密觀察其生命體征。
(3)使用熒光素鈉造影劑應特別注意,對高齡患者和曾有心血管病、高血壓、支氣管病的患者應進行嚴密觀察。在注入高濃度熒光素鈉時,可適當減慢注入速度,由3~5 s注入減慢到8~10 s注入。有學者認為,快速靜脈注射高濃度熒光素鈉是產生副反應的主要原因[4]。注射時仔細觀察患者反應,避免單位時間內藥物劑量過多或一過性組胺釋放過多過快,引起機體不適。熒光素鈉注射完畢后,暫不拔針,沿血管走向對患者局部按摩,以免拔針引起患者不適。
(4)造影后,囑患者要觀察30 min后方可離開,離院時注意安全,加強自我保護,以防發生意外,避免強光照射,當戶外日光強烈時可戴深色太陽眼鏡,以免光線對眼睛造成刺激損傷。并告知患者會出現皮膚結膜、尿液發黃,甚至視物為黃色或粉紅色等現象,此為造影藥物特性所致,囑患者多喝水,通常在24~48 h后熒光素鈉可完全排出體外,避免造成患者不必要的恐慌。
(5)不良反應的處置及護理:①患者出現惡心、嘔吐時,暫停拍攝,囑患者全身放松,反復深呼吸,癥狀會很快消失。②患者出現頭暈、心慌、出冷汗、虛脫、暈厥等癥狀時,應立即平臥、松解衣領,給予吸氧、監測血壓、心電圖,必要時建立靜脈通道,根據病情變化相應給藥。③患者出現皮疹、皮膚瘙癢、喉癢等過敏癥狀時,立即肌注地塞米松5~10 mg,苯海拉明20 mg,如不緩解或出現休克癥狀,應立即遵醫囑皮下注射1%鹽酸腎上腺素1 mg,同時使患者平臥,迅速采取吸氧、建立靜脈通道及其他相應的急救措施。④熒光素鈉滲入皮下者,于造影結束后立即給予冷敷,用1%硼酸溶液敷患處。疼痛劇烈時,給予2%利多卡因封閉。局部紅腫者,患處給予冷敷,24 h后熱敷。本組2例外滲患者經上述處理后未發生嚴重并發癥,于術后5天恢復。
造影劑不良反應的發生是個復雜的過程,除與患者的心理活動、機體狀態、反應性、適應能力密切相關外,還與造影劑的種類、藥理特性、給藥速度等直接相關。所以,如何降低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成為我們護理干預的方向。本研究表明,護理干預有助于FFA檢查患者安全、順利地完成檢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1)有研究證明,不良的心理因素會抑制人體免疫系統,使免疫功能下降,從而容易誘發造影劑過敏反應。護士適時、有效地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以參與者的溝通方式向患者介紹造影的方法、注意事項,幫助患者全面提高適應能力,達到減少或減輕軀體性、心理性應激,使機體處于最佳適應狀態,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
(2)FFA檢查是在暗室內進行,時間較長,并且在拍照過程中要靜脈注射熒光素鈉,由于熒光素鈉是一種能發出熒光的物質,進一步增加了拍照時對患者眼睛的強閃光刺激。提前進入暗室,可以使患者在環境、心理、技術操作方面盡快地適應,提高了患者的應激對抗能力,緩解了應激反應強度,使機體維持最佳應對狀態,避免產生不良后果。
(3)熒光素鈉是一種強堿性藥物,滲漏后會引起局部劇烈疼痛和注射側手臂的鈍痛,嚴重時會引起皮膚潰破結痂、淺層靜脈炎、皮膚肉芽腫、中毒性神經炎等。因此,注射時要特別注意,一旦熒光素鈉外滲,應立即用酸性溶液敷患處,促進吸收,并采用止痛措施。
(4)造影后,護士應告訴患者注意事項并進行簡明扼要的疾病健康指導,減輕患者的思想壓力,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有利于達到良好的治療康復效果。
經護理干預后,2種造影的干預組胃腸道反應、過敏反應和神經系統反應的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
[1]惠延年.眼科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
[2]農鳳琳,鐘小青.眼底熒光血管造影不良反應的護理[J].現代醫藥衛生,2005,21(10):1738.
[3]郭九玲,劉文軍.眼底熒光血管造影相關性副反應的預見性護理[J].護理學研究,2005,19(4):724.
[4]李景平,范春霞.眼底熒光血管造影術熒光素鈉靜脈注射速度的臨床探討[J].河北職工醫學院學報,2000,17:31.
R195
B
1671-1246(2010)24-01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