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英鳳
自2011年1月起,中國內地將在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它可能的室外工作場所完全禁止吸煙。
近年來,在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已成全球趨勢。但是,禁煙令真正落實卻并不是一件易事。筆者認為,大陸公共場所禁煙不妨學習香港經驗。
香港的禁煙措施起步于2007年,當時發布的禁煙條例規定,所有工作及公眾場所,包括餐廳、街市及公園都禁止吸煙。2009年,香港又在酒吧、會所、夜總會等6種娛樂場所實施室內禁煙。此后,香港的禁煙邁入到近乎殘酷的全面禁煙時代,香港也取代新加坡成為亞洲法定禁煙范圍最廣的地區。香港法律規定,如果吸煙者在禁煙區域吸煙,如被抓到最高可罰1500元港幣,并且要到法庭受到法官訓斥。在大幅縮小可吸煙區域的同時,香港特區政府還采取大幅提高煙草稅的辦法,增加煙民的吸煙成本。在香港市區買一包煙,煙草稅就達到16元港幣。
與香港相比,我國內地一些地方的禁煙措施明顯滯后。以深圳為例,在醫院里抽根煙可以罰款20元,這是1998年《深圳經濟特區控制吸煙條例》里明確規定的內容。可是,12年來,深圳市衛生部門并未開出一張個人罰單。

筆者認為,我國內地公共場所禁煙可在以下方面學習借鑒香港經驗:一是要逐步推開,而不可妄圖一步到位;二是加大禁煙令的可執行力,明確執法機構和隊伍,確保有人執法;三是要加大對違反禁令者的處罰力度;四是進一步加大禁煙公益宣傳力度,讓群眾遠離香煙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