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芳 楊丹 張麗楠
合理安排、科學預算與規范管理買樣經費是開展保健食品抽驗工作的基礎和重要環節。制定此項費用預算時,不僅要結合年度抽驗計劃,還要綜合考慮產品價格、檢驗項目、采樣數量、采樣品種等多種因素。本文以2009年北京市朝陽區50種保健食品抽樣數據為樣本,對保健食品價格范圍、買樣費用分布情況進行分析,為制定保健食品抽驗樣品購置經費預算提供參考。
保健食品價格分布情況分析。分析50種保健食品價格,集中于(0-100]、(100-200]元和(200-300]元三個區間范圍內(區間范圍以圓括號“(”和方括號“]”標示,“(”代表大于某數量,“]”代表小于等于某數量)。零售單價低于300元的占被調查總品種數的88%,批發單價低于300元的占被調查總品種數的94%,價格分布集中。隨著價格的提高,品種數百分比逐漸降低。最低零售單價為8元,最高零售單價為2680元,相差335倍,平均零售單價216元,平均批發單價115元。見附表1。
保健食品買樣費用分布情況分析。分析50種保健食品買樣費用,集中于(0-1000]、(1000-2000]、(2000-3000]和(3000-4000]元四個區間范圍內,按零售價格計算買樣費用,低于4000元的占被調查總品種數的80%,按批發價格計算買樣費用低于4000元的占被調查總品種的90%。隨著價格的提高,品種數百分比逐漸降低。按零售價格計算,買樣費用最低為40元,最高為184800元,相差4620倍。按照零售價格計算,買樣費用共計410484元,平均買樣費用8210元;按照批發價格計算,買樣費用共計229771,平均買樣費用4595元。見附表2。
保健食品買樣經費影響因素分析。
保健食品買樣費用=保健食品價格×抽樣量。保健食品價格由其生產廠家自行制定,大都在300元以下,但也有個別高價產品。抽樣量由檢驗部門規定,根據產品規格、保健功能、檢測項目、功效成分等因素計算。大多數產品抽樣量在30件以下。雖然高價格、高抽樣量產品所占比例很小,但對整體抽樣經費的影響很大,此次統計零售價格600元以上有3個品種(其中2個抽樣量30件以上),其買樣費用占總費用的71%。批發價格是影響買樣費用的又一因素。各廠家批發價格不一,但按照批發價格計算的總買樣費用僅為按零售價格計算的56%。
不應全部以零售價格支付買樣費用。保健食品利潤高,零售價格遠高于其成本,且零售價格與批發價格懸殊。買樣費用如全部按照零售價格支付,將大大增加行政支出,況且在買樣經費有限的情況下會導致部分高價產品無法抽樣。因此,考慮對經營企業抽樣按購進價格支付,對生產企業抽樣按批發價格支付,這樣一來,企業不遭受損失,也避免了政府部門支付過高費用。
規定買樣費用支付上限。應規定買樣費用支付上限,即規定單個品種抽樣的最高支付額度。如個別極高價格產品買樣費用高于支付上限,則照常抽樣,按最高支付額支付,超出部分不再付費。
根據抽驗計劃調整經費預算、科學分配抽樣品種。實際抽樣工作中,在生產企業中抽樣保健食品選擇性小,流通領域內抽樣保健食品選擇性大;在批發市場、小商品市場上銷售的保健食品價格較低;高檔商場、直銷形式銷售的保健食品價格較高。買樣經費預算時,應綜合考慮抽驗計劃的品種、被采樣單位性質、區域等因素進行調整。各抽樣單位在采樣時要注意不同價格區間產品的合理分配,覆蓋多種保健食品生產、銷售單位,既實現買樣經費合理應用,又要保證抽樣品種的廣泛性。

附表1 保健食品價格區間分布 [元(%)]

附表2 保健食品買樣費用區間分布 [元(%)]

附表3 保健食品批發價格折扣區間分布 [折(%)]

附表4 保健食品抽樣量區間分布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