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東陵區中心醫院(110015)劉淑艷
大連理工大學(116024)崔予晨
喉及喉以下的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經口腔咯出稱為咯血。常見病因有支氣管擴張、肺結核、肺癌和慢性支氣管炎等。少量咯血僅表現為痰中帶血。大量咯血時血液從口鼻涌出,常阻塞呼吸道,造成窒息死亡,必須采取積極有效的止血治療。沈陽市東陵區中心醫院2006年4月~2009年4月應用白眉蛇毒血凝酶治療60例咯血病人,療效較好,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60例患者均為本院住院患者,兩組患者的資料見附表1。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行常規治療,采取患側臥位,吸氧,安靜休息,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可用小量鎮靜劑。對照組垂體后葉素20U~40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靜脈滴注,在16~24h內滴完,然后按原方案配制繼續維持,每24h可用至50U~70U[2]。治療組在垂體后葉素治療基礎上同時給予白眉蛇毒血凝酶lkU靜脈推注及lkU肌注。1~2次/d,連用3d。
1.3 療效評定 評定標準:按照出血停止時間來評定。顯效:用藥2次后咯血完全停止;有效:24h內咯血基本停止或仍有少量咯血;無效:用藥48h咯血不止或咯血量無明顯減少[3]。
1.4 統計學處理 定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P<0.05,為差異具有顯著性,P<0.01,為差異具有非常顯著性,數據處理應用SPSS11.5軟件完成。
見附表2。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5.29%,對照組為69.23%,治療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者有顯著性差異。未發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應情況。
咯血是呼吸科的常見并發癥,而大咯血則是急癥,需在短時內較為準確地做出診斷,選擇恰當的治療方法積極止血。初步處理中,首先安撫病人使其放松情緒,充分休息及保持安靜,減慢患者心率,減少回心血量,減少組織對氧的消耗,從而降低循環阻力以減少病變部位的出血量。飲食原則以冷軟食、易消化為宜,選擇富含維生素及適量纖維素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大小便通暢以避免腹內壓增高,訓練床上排便,便秘者應用小劑量緩瀉劑如麻仁膠囊等,必要時使用開塞露。

附表1 兩組患者的病情及病因對比

附表2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
原發病的治療是徹底控制咯血的關鍵。咯血的處理中,常規止血方法選用垂體后葉素使肺小動脈收縮而止血,但對高血壓及冠狀動脈供血不足者禁用垂體后葉素,可加用肺血管擴張藥如酚妥拉明等,必要時可行介入治療。
蛇毒血凝酶直接作用于凝血過程的3階段,加速血液凝固和促進出血血管上皮細胞生長,使傷口愈合,而不引起正常血管內凝血和血栓形成[4]。但對于反復大咯血上述處理無效者,應使用CT、支氣管鏡、血管造影檢查,纖維支氣管鏡下治療等介入或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