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仁漢
從浙江的實際出發,不僅經濟建設離不開眾多浙商的共同努力,“打造人文浙江,提升發展軟實力”無疑也離不開他們的大力參與

隨 著時代的發展和形勢的變化,全國各地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都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尤其像浙江這樣列于國家經濟前沿的地區,更要從更高、更新、更深刻的層面思考地區的全面發展。為了更好地實現全省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不僅要把“打造人文浙江,提升發展軟實力”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還要把它當成一個重大而緊迫的課題。
“積財千萬,無過讀書?!北背穼W家顏之推曾推出素養與財富的匹配關系。浙江是商人聚集的高地,而書香卻沒能與之相輝映。2009年6月,浙江《今日早報》的調查數據顯示,過半浙江企業家一年讀書量不足兩本,浙商的閱讀狀況不容樂觀。
但是在2010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之際,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聯合會的不完全調查卻顯示另外種跡象,浙商讀書多少與學歷無關,但和企業規模的大小成正比。而且,有空捧本書看看,正成為浙商群體的一抹亮色?;蜃x書,或看報,或瀏覽雜志,已成為浙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有“溫商精神領袖”之稱的浙商周德文說,他今生收獲最大的財富就是書,讀十年書,教十年書,寫十年書,是對自己人生軌跡的總結。浙江德意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有個龐大的民間團體“德意讀書會”,董事長高德康不僅擔任了讀書會名譽主席,而且大力支持每一次書友活動,經過多年的活動,現在已有300多名書友??偛课挥谡憬_洲的杰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2003年開始發起“讀好書活動”,目前該集團圖書閱覽室,藏書三萬多冊,定期向員工開放或借閱。
不完全調查還顯示,浙商讀書涉獵范圍很廣,他們既愛看企業經營管理類圖書,也瀏覽國際營銷大師的著作;既讀偉人傳記,也翻閱明清史傳;既喜國學,也涉獵西方哲人論道。閱讀書目中,接受調查者一致認同,經營管理、營銷類圖書是必看的。奧康集團掌門人王振滔喜歡《李嘉誠中國式管理》,康恩貝集團的老總胡季強讀過全球頂尖營銷家特勞特寫的暢銷書《定位》,而寧波金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韶峰隨口能報出的書籍有美國著名戰略學教授波特的《競爭戰略》三部曲……
在漸趨濃厚的閱讀氛圍中,書籍成為最受浙商歡迎的禮物之一。世界讀書日之際,浙江省工商局策劃了向部分民營企業家代表贈送書籍的活動?;顒拥牟邉澱咧?、省工商局局長鄭宇民說,在民企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加入閱讀群體,便會形成“商讀傳家”的新風氣,在創業的路途上不斷從浩瀚書海中汲取基業常青的營養。
比起“經濟”二字,“文化”在浙江人的創業經驗談中,似乎少了一些吸引力。然而,誰也不能否認文化給浙江經濟帶來的內生力量。浙江是民營資本大省,民營企業幾乎都從傳統制造業起家,而憑借著在市場中千錘百煉的敏銳嗅覺,不少民營企業正在積極向文化產業轉型。
浙江中南卡通2009年的自營動漫出口占到了全國的八成,而它的母公司卻是一家與鋼筋水泥打交道的大型建筑企業。2003年,公司老板吳建榮深感建筑業競爭太過激烈,企業亟待轉型。
為了尋找新的增長點,吳建榮開始了市場調研。他發現,中國企業把成噸的貨物運到海外,其利潤遠遠抵不上國外企業把薄薄的動畫光碟出口到中國。“我們有這么優秀的傳統文化,為何不挖掘出來?連美國人都做出了《花木蘭》,為什么我們自己不做?”
到2007年,中南卡通經過艱苦努力,實現扭虧為盈。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企業年利潤仍達3400多萬元。2009年,中南卡通的動畫片已經進入63個國家和地區。
中南卡通位于杭州市區的錢塘江南岸,與之隔江相望的宋城景區則創造了民營旅游文化演藝行業的傳奇。2009年,民企宋城集團打造的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共演出1331場,接待觀眾230余萬,創造利潤1億多元,同時還榮膺第11屆“五個一工程”獎和全國舞蹈最高獎“荷花獎”。
中南卡通和宋城集團是浙江民營文化企業的縮影。如今,民營文化企業在浙江全省已有3.5萬余家,投資總規模達到1300億元以上,涵蓋了旅游、文化、演藝、影視制作、印刷包裝、工藝美術品、文化用品等10多個行業,吸納就業人員75萬余人。
這些民營企業成功預見了文化產業的興盛,而如今文化市場的旺盛需求又帶來了豐厚回報。2009年文化產業在金融危機中的反周期增長,更是讓他們獲得了大豐收。在義烏小商品市場里,活躍著一支文化產業的大軍:當地文化生產經營單位已有1萬余家,年銷售額已逾100億元。義烏文博會也從2010年起正式升格為文化部和浙江省聯合主辦的國家級文化展會。像浙江民營影視企業華策影視投拍的《中國往事》力戰“韓流”,獲韓國首爾國際電視節最高獎“最高電視劇大獎”。有“東方好萊塢”之稱的東陽橫店影視城接待中外劇組106個,吸引游客674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5億元。
隨著文化產業成為浙江民營經濟新的增長點,浙江省委省政府因勢利導,相繼出臺了《浙江省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浙江省文化產業投資指南》等政策意見,這為民營資本進入文化產業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在最新公布的全國民營企業500強中,浙江占據1/3以上的席位。民營企業提供了浙江60%的稅收和投資,創造了浙江70%的出口和GDP,奉獻了浙江80%的社會捐贈,解決了浙江90%的就業。目前在全國各地的浙商大約440萬人,在海外還有100多萬人,浙商已經成為全國一個標志性的商人群體。但是,浙江民營企業脫胎于市場,市場競爭和利益驅動意識與生俱來,企業的人文建設就顯得薄弱和缺乏。浙江的特殊省情,決定了企業人文建設是建設人文浙江的重點,而加強企業人文建設,必須要以構建和諧企業為目標,創建“誠信企業”為突破口。當前,企業誠信建設應突出三大重點:
一是企業對社會的誠信建設。誠信是企業對社會的一種基本責任和基本義務。企業對社會誠信,就是要重質量、守承諾。重質量,就是要為社會提供優質產品,嚴禁假冒偽劣;守承諾,就是信守對社會負責的承諾,對消費者的承諾。
二是企業間的誠信建設。浙江省企業目前面臨兩大困擾:一是不良債務、不良擔保的困擾;二是因誠信缺失而引發的合同糾紛困擾。因此,企業間誠信建設,重點應體現在重合同、守信用上,要切實提高企業遵守《合同法》的規范,力求減少“三角債”。
三是企業家對員工的誠信建設。中國企業調查系統的調查表明,96%的人認為企業的誠信取決于一把手。企業家對員工的誠信建設的重點就是要認真執行勞動合同法、尊重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應把企業與員工的誠信關系作為重要內容列入企業信用評價體系,重視發揮工會在建立企業內部和諧關系和推進企業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