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 智 徐 凱 胡劍龍


在前深圳市市長許宗衡案、“高層內幕作家”師東兵案身后,一個橫跨北京、深圳的官位買賣市場已顯山露水,但或將被司法審判所忽略
在深圳特區30周年大慶之際,腐案纏身的前深圳市市長許宗衡反復進入公眾視線。
先是8月18日,官方通報許宗衡被開除黨籍、公職,對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進而9月13日,“高層內幕作家”師東兵案一審開庭。他曾實名舉報自己替許宗衡“跑官”,如今被檢方指控在深圳“賣官”、賣批文,涉嫌詐騙罪。
卷宗材料顯示,師東兵“賣官”涉案金額達164.1萬元,占指控金額的47%,卷入“買官”的有原民航局華北空管局副局長周武選、原深圳市國土局土地開發中心黨委書記李德全、原北京銀行副行長劉建民三人,其中部分案情與許宗衡交集。是為“官市”一角。
《財經》記者近日獲悉,經最高法院指定管轄,許宗衡案或將在南寧市中院一審開庭。由于在司法實踐中,尚無高級官員被指控行賄,許宗衡案可能僅面臨受賄一宗罪的指控,有關師東兵舉報的內容或在司法審判中被忽略。
一個“作家”何以成功向三人“兜售”官位?何以取得一個副省級官員的信任并替其“跑官”?蓋因這個需求量極大、信息不對稱、交易不透明的“市場”,為馬腳頻出的“騙子”提供了游刃空間。追溯這一市場的成因及土壤,對于深圳未來之路、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大業,意義非凡。
“官市”需求
熟稔官場游戲規則的師東兵,塑造自己與高層官員過往甚密的假象,得以游刃于“官市”
9月13日上午10時,年過六旬、頭發花白的師東兵站上北京市二中院第七法庭被告席。
檢方指控,師東兵于2004年至2006年間,以虛構自己認識國家或地方領導,可以辦理職務升遷、項目審批、購買便宜汽車等為誘餌,騙取周武選、陳懷勤、李映元、林木成、李占書、李德全、李政、劉建民等八人共計350余萬元。
師東兵家產不菲,僅檢方在起訴書中羅列的房產即有三套,其中廣東省一處位于珠海市香洲健民路111號;北京兩處,分別為密云縣濱河路168號茉莉山莊一套別墅,朝陽區團結湖中海紫荊豪庭一套高層住宅。
這與他的“作家”身份及相關著作并不對等。
現年60歲的師東兵,曾用名師春袖,山西定襄人,大專文化,捕前無業。其出身于山西太原一個普通工人家庭,參軍復員后成為工人,1976年10月被捕入獄三年。據其自述,1987年成為侯馬市文聯副主席,后得“山西籍老革命家”的幫助,見過一些老一代領導者。自此,開始寫作“中央高層政治、軍事重大題材的紀實文學”。
上世紀80年代開始,師東兵在內地、香港陸續出版《密令來自中南海》《政壇秘聞錄——前中共政要訪談》《決定中國命運的二十八天》等“內幕政治”書籍,自稱發表文字達2000余萬字。但他在作家隊伍中不入流,已為公認事實。
這一時期的黨史研究大都是資料壟斷、特許寫作,擁有寫作和出版資格本身就意味著特權。不過,據師東兵提供給《財經》記者的樣書,大多是自費出版,且均由其免費贈送。
2008年,胡耀邦史料信息網刊登文章,對《政壇秘聞錄——前中共政要訪談》的真實性提出質疑。此后,胡耀邦的長子胡德平公開指責師東兵弄虛作假;有數名前國家和中央高級領導的子女或親隨質疑師東兵著作內容。
師東兵此次受審的另一線索,皆因“買官者”周武選而起,這正對應檢方指控的第一樁詐騙85萬元犯罪事實。
據周武選的證詞,2004年8月,周經北京律師熊希倫介紹認識了師東兵。首次見面,飯桌上,師向周贈送了自己寫的“政治秘聞”叢書,書中有他與一些高層人物的合影。師身后跟著幾名身著武警制服的隨從,幫他端杯子拿衣服,口口聲聲喊“首長”。師自稱,這些都是中央領導派來負責其起居的武警戰士。
周武選介紹,每次飯局,師都會喊上“省長助理”等有背景的人作陪,飯間不斷講著各色領導人的故事以顯示其背景。
事實上,師東兵熟稔官場游戲規則,常通過拜訪、贈書、合影等方式,塑造自己與高層官員過往甚密的假象。此次庭審中,廣東省政府某主要領導的秘書證言證實,該領導任廣州市委書記期間,師曾以作家身份拜會,師東兵同樣也送書一套。此后兩人未再會面。
其中,其與許宗衡之間的關系是師東兵最經常對外炫耀的資本。2009年,許宗衡落馬后重獲自由的師東兵,在《財經》編輯部向記者提供了一組其與許早年喝酒、嬉鬧擁抱的合影,并細數與許宗衡的多宗交易。
幾次往來,周武選對師東兵深信不疑。周武選時年56歲,退休前夕想扶正。師東兵承諾此事包在他身上,讓周武選準備簡歷和論文,稱轉呈中央首長批示。
2005年3月初,師東兵看中茉莉山莊的9號別墅,讓周墊付房款,周分四次代交85萬元給開發商。三個月后,師東兵勸周也在茉莉山莊買房做鄰居,周稱沒錢。師拿出一張茉莉山莊25號別墅的首付定金收據給了周,剩下203萬元房款表示替周墊付,讓周給其打一張203萬元的借條。周武選在年底發現,師并未續交房款,25號別墅已另有其主。
2008年12月,師東兵以此借條為證據,以欠債不還為由,將周武選起訴至北京朝陽區法院。次年初,朝陽區法院開庭審理此案。
2009年6月末,兩人身份發生逆轉,周武選向有關部門舉報:師東兵打著熟識現任中央領導及其身邊工作人員的幌子,以幫人跑門路、疏通關系、轉正升職為名,向幫助對象騙錢財、要好處。是年8月10日,北京市公安局以涉嫌詐騙罪將師東兵收押,9月15日批捕。今年4月17日,師案被移送至北京市檢察院第二分院審查起訴。
除周武選,師東兵還涉嫌以購買便宜本田汽車為名,向山西商人李占書、李政各行騙10萬元;以助劉建民升遷為名,讓劉替其6.1萬元消費埋單;以助討拆遷款為名,騙取北京金大都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陳懷勤25萬元。
根據檢方指控,師東兵所涉交易另有一部分發生在深圳,并有多條線索指向前深圳市市長許宗衡。
許宗衡與師東兵
師東兵是否助力許宗衡當上深圳市市長,真偽難證。但經此一役,師東兵在深圳官場聲名鵲起
較之權力中心北京,師東兵在深圳的騙局與尋租更為有恃無恐,且從側面揭開了許宗衡另一副面孔。
師東兵在深圳如魚得水之時,正值許宗衡主政期間。他與許宗衡的這些往事在卷宗材料中略有交代。庭審質證階段,公訴人亦提到,“辦案人員曾趕赴深圳市委、廣東省委了解情況,許宗衡由于下落不明,無法取證。”
師東兵與許宗衡兩案未并案處理,導致中間多數線索中斷。
許宗衡1955年7月生,湖南湘潭人,家中三姐一妹。他五短身材,圓臉。與之交往者形容,許氏頗具草莽之氣,好煙酒,談笑間善用肢體語言。與師東兵交匯之處在于,二者皆好酒桌文化。
許氏仕途起步于湖南,一直在組織系統工作。調任深圳亦由深圳市委組織部干部培訓處處長伊始,2000年1月升任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同年6月成為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在其任內,深圳市委組織部推出正局級職位公選、副局級職位面向海外公選等一系列干部人事制度改革,2001年深圳還列入中央選定的干部制度改革試點城市。
不過許宗衡向來低調示人,以至于2003年8月就任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時,被外界稱為“政壇黑馬”。
曾為師東兵辯護的北京煒衡律師事務所李肖霖律師告訴《財經》記者,2005年5月的一天,師東兵曾對許宗衡許諾,“15天后你直接當市長。”許氏果然如愿——2005年6月2日,許高票當選深圳市市長,完成了從黨務系統向政府行政首長的跨越,也終結了深圳這塊試驗田政府“掌門人”一向“空降”的歷史。
師東兵稱,就在深圳市市長選舉前半年,許宗衡委托其所謂“嫂子”陳萍,再經中間人律師熊希倫找到師,稱自己想當深圳市長,希望助其一臂之力。
2004年10月底的一天,師東兵從北京飛往深圳,被安排下榻在“世界之窗”對面的威尼斯酒店。中午,陳萍陪師東兵吃飯。當晚,在威尼斯酒店一個豪華、特殊的餐廳,許宗衡親自出面宴請師東兵。兩人一見面,許稱自己早在海天出版社時就是師東兵的忠實讀者。師當場送給許一本自己親筆簽名的湖南畫冊,其中有師與一些領導人的照片。師許兩人擁抱、拍照、定交。
第二天,師與許單獨談話。據師東兵講述,許當時哭著稱,自己這次是破釜沉舟,一定要當上市長。師案發前告訴《財經》記者,當時,許宗衡明確告知其已經通過了組織推薦、中央考察,但卻遭到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王華元等人的反對。
自稱此前對王華元印象不太好的師東兵,當時表態,“我能幫助你的,我一定幫助你。”師東兵稱,回到北京后,就給其認識的一些領導人寫了一封推薦信。
另一個細節是,時任廣東省委副書記、省紀委書記的王華元因出差未參與省委常委會對深圳市市長人選的討論。王后來明確反對許宗衡出任深圳市市長,理由是其掌握許的違紀違法問題,票決結果缺少紀委書記關鍵一票。在許宗衡案發之前,王華元即被“雙規”審查,王成為許落馬的重要檢舉人。
許宗衡當選深圳市市長是否真有師東兵助力,尚難鑿實。而師東兵解釋,自己曾向中央領導多次去函、極力推薦。沒有人愿意出面證明其中真偽,倒是經此一役,師東兵在深圳官場聲名鵲起。
因為師東兵的有恃無恐,以及拿錢不辦事的現實,他與許宗衡這段脆弱的“友誼”維系不到一年。2006年4月25日,經許宗衡批示,師東兵遭深圳市公安局刑拘。李肖霖即是此時代理師東兵案。
師東兵的女兒、廣東省珠海市檢察院反貪局干部師建麗寫給最高檢察院、廣東省檢察院的《關于“師東兵詐騙案”真相的情況反映》透露:深圳警方稱師東兵是一個詐騙團伙的頭目,詐騙金額高達1200多萬元。并稱,“2006年3月,我父親師東兵與深圳市某領導產生矛盾,雙方發生爭吵,我父親在氣頭上罵了該領導并聲稱要舉報他的違法亂紀行為。”
知情人士透露,兩人反目時,師手上有他跟許宗衡此前交易的錄音。一旦公布,對許的打擊致命。李肖霖介紹,根據接觸到的案情內容,律師基本上可以相信這一事實:在師東兵被抓捕之前,真實地發生了和許宗衡的某種“決裂”。接近許宗衡的人士講述,許當上深圳市市長后,師開始打著許的牌子四處“賣官”、賣批文,這成為兩人徹底決裂的誘因。
2009年6月5日,54歲的許宗衡從深圳梅林一村的家中被帶走,其政治生涯亦由此結束。彼時,其態之驕、其言之囂,盡情顯露。
許宗衡“官市”
那些涉嫌行賄未遂的官員,不僅未受到刑責追究,且在師東兵案中以受害者自居,指證師東兵
此次師東兵以涉嫌詐騙罪被訴,其中三宗指控與許宗衡有關,卷入官員李德全和商人李映元、林木成三人。
李德全時任深圳市國土局土地開發中心黨委書記。據其證言,為升任深圳市國土局副局長,曾交付近100萬元給許宗衡的代理人之一陳萍。
由于親眼見到過師東兵和許宗衡、陳萍等人一起活動,李德全對師的能量深信不疑。此后,又陸續為自己的商人朋友李映元、林木成等人搭線,通過師找許宗衡“批條子”。
——2006年2月10日,深圳中海地產有限公司通過李德全,委托師東兵將一份《關于橫崗項目用地由工業用地變更為商住用地性質的申請》遞交給許宗衡。涉及橫崗鎮六約村106073.88平方米土地;
——李映元任董事長的采辰房地產(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南油商業服務有限公司申請改制后,申請保留30萬平方米原有地塊的使用權;
——為林木成所在的深圳華強豐泰投資有限公司遞交《關于橫嶺污水處理廠項目申請水量保底的報告》,希望龍崗區政府對投資方承諾,保證截污干管與管網工程能跟污水廠同時完工投入使用,以免污水廠閑置。
上述三事中,師東兵在后兩宗請托報告上均有“批示”,望許宗衡辦理,口氣頗似上級對下指示。
對于李德全以被害人身份作證,師東兵在庭審時大罵其“一派胡言”,稱自己不但向許宗衡等人再三推薦過李,與許宗衡反目也因李德全而起。
師稱,早在2005年9月,其向許宗衡提出中海公司改變土地用處的報告時,許稱一定要按照規則辦事,少了2000萬元不干。師說自己向中海“開不了口”。此事久拖未決,導致兩人決裂。
據師東兵實名舉報,許宗衡主政深圳期間的賣官明碼標價:區級正職不低于1000萬元;大集團正職不低于800萬元;一般的局長在500萬元到600萬元之間。“許宗衡提拔干部的標準只有兩條:一是看給他多少錢,二是看提拔對象的背景和能量。”彼時師東兵說。
再三強調“幫人辦事不收一分錢”的師東兵,卻巧立名目大肆收受錢財。為了辦成所托之事,從李映元處獲得20.9萬元“車馬費”;商人林木成因污水廠事宜向師請托,師曾向其借120萬元“買房款”,迄今未還;李德全先后數次給師奉上73萬元。
在庭審中,有關黨政部門對師東兵所涉“賣官”結果進行了證明。以深圳李德全為例,深圳市市委組織部公函作證,從未收到有關李的推薦信,更沒有任何領導做過批示。被師東兵索要數百萬元買官的劉建民,在庭審中稱師“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你是什么職務,憑什么能為國家領導人推薦人?”一審時,審判長質問師東兵。法庭上的師東兵,并無避諱甚至點數了多名國家領導人的名字,暗示與他們的親密關系。同時,他對被騙對象極盡挖苦諷刺,數次咆哮法庭。休庭時,審判長忍不住問旁聽席上的記者:“他真的是作家嗎?”
事情的吊詭之處在于,位于尋租鏈條中端、宣稱連接上下級晉升通道和把守官商交易后門的師東兵,因游離于體制之外,缺乏權力庇護,孤身坐上被告席;那些涉嫌行賄未遂的官員,不僅未受到刑事追究,且在師東兵案中以受害者自居,出面指證師東兵。
2009年,周武選順利退休,閑居北京;師東兵涉嫌的另一樁買官案主角劉建民,在師被抓后不久,于2009年10月28日遭董事會解聘,未被起訴。二人皆是師東兵案的重要證人。深圳市國土局有關人士回復,李德全目前下落不明。
“在法理上,因認識錯誤、被人欺詐而造成行賄未遂,情節嚴重的,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院長趙秉志說。據其介紹,如果行賄情節輕微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責任。司法實踐中,檢方往往通過類似于“辯訴交易”的談判,和行賄人達成共識,行賄人以指控受賄官員為籌碼,換取檢方的不予起訴。
與之類似,許宗衡因收受巨額賄賂被調查,師東兵舉報其謀求上升通道而行賄,亦不可能在刑責范圍之內。與師東兵交集的這些細節,仍有必要在許宗衡案的庭審中做出交代。
政改契機
推行足以鏟除腐敗土壤、公民有效監督的“陽光法案”,建立制約行政強權、依法獨立審判的司法體系,應為政改“排頭兵”的深圳當政者鑒
9月7日,特區30周年大慶在深圳市民中心舉行,騰空而起的煙花點亮了大鵬灣,此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視察特區時表示,“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保障,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就會得而復失,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就不可能實現。”
高層釋放的“政治體制改革”聲音被視為照亮特區未來之路,而作為標本的許宗衡亦被論者提及。并非巧合,許宗衡被“雙開”的官方通報于同期發布,雖此時深圳官場平穩過渡,但其間意味發人深思。
據官方通報,許宗衡涉嫌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巨額賄賂;違反廉潔自律有關規定,收受巨額禮金禮品為其親屬經營活動謀取利益;生活腐化。
其中第一項指向深圳大運會場館等與土地有關項目的權錢交易。許宗衡治下的深圳于2007年1月取得2011年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主辦權,隨之啟幕的大運會主場館區項目,占地約87.4公頃,總投資35億元。有關該項目招投標事宜早已被公眾質疑。
許的違紀違法行為亦牽連昔日部下及親屬。因其被查的包括原深圳市龍崗區區委書記余偉良、區政協主席陳勝興,其湖南同鄉、福田區區委書記李平等。許宗衡夫人苗蓮香是深圳免稅集團的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在丈夫被“雙規”之后亦被有關部門帶走。許另有數名湖南親屬被帶走。
并非沒有前車之鑒。曾為深圳市市長、后為文化部黨組書記的于幼軍,2008年9月5日被處以留黨察看兩年處分,同年10月12日被撤銷中央委員會委員職務。于幼軍意外出事之由,系其親屬在深圳經商一事。
盡管許宗衡、師東兵等人已然身陷囹圄,但可以預見的是,貪腐土壤不除,更多的許宗衡、師東兵們依然“潛伏”。
一方面,顯然涉嫌行賄的周武選等人,如今得以安享晚年——司法實踐中這種不追究行賄人的傾向,必然鼓勵更多的公職人員去“跑官”,從而制造更多的許宗衡。因此,如何通過行政問責和司法程序追究行賄官員的責任,應為學界、政界和司法界考慮的改革方向,其遠景期許是司法的真正獨立。
另一方面,有效的制度約束,尤其是“陽光法案”的建立,依然其路漫漫。“強化對貪腐犯罪的刑事制裁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建立‘陽光法案,從源頭上預防、遏制腐敗。”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姜明安認為。
所謂“陽光法案”,即官員財產申報公示制度,是指公職人員申報、并向社會公開其個人、家庭及其親屬的財產,以供相關機構登記和公民監督。
在更大的視野中,“陽光法案”僅為政治體制改革的一個配套制度,而政治體制改革則包括行政體制改革、司法體制改革等,多年來一直在緩慢推進。一個例子是,許宗衡當政期間,亦曾有推動政改的雄心。
在許任內,深圳公布了《深圳綜合配套改革總體方案》(征求意見稿),提出“行政三分制”,將政府職能部門分為決策部門、執行部門、監督部門三大板塊,在行政權力內部分權,使其相互制約,相互協調。作為政治體制改革的前奏,深圳的這場行政體制改革盡管無疾而終,卻仍是許宗衡留給深圳的重要政治遺產。
如今盡管政治體制改革的春雷陣陣,這一切卻均與“下落不明”的許宗衡無關。不日,他或將在南寧市中級法院迎來一審。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許宗衡當初力推“行政三分制”的本意,即在監督公權力,提高行政效率,但位居市長的他卻因不受制約的權力最終“落馬”。在姜明安看來,推行足以鏟除腐敗土壤、公民有效監督的“陽光法案”,建立制約行政強權、依法獨立審判的司法體系,應為政改“排頭兵”的深圳當政者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