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府院動向09月13日-09月26日
國家統計局:經濟增速可能超去年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近日在西安指出,總體來看,今年中國經濟正朝著宏觀調控預期的方向發展,“全年有望實現速度快于去年、質量高于去年、結構優于去年的經濟增長”。
【評點】中國經濟正處在一個由政策支持的高速回升,轉向市場驅動的、相對平穩,但更加可持續增長的轉變過程中。中國未來經濟增長速度的下滑趨勢不可避免,要防止的是經濟增長出現比較大幅度的下滑。
國資委:加強垂直監督
據報道,國務院國資委正試圖理順和地方國資委的關系,在加強國資系統“垂直指導監督”和“尊重下級國資委出資人權利”之間尋求平衡。19日國資委在杭州舉行首次指導監督地方國資工作專題會議,拉開“加強垂直指導監督”的序幕。
【評點】地方國有資產近年來快速增長,如何定位指導監督、確定具體的指導監督范圍需要厘清。國有監管機構在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時候,時常會遇到一些阻力,一些地方政府國資委與政府其他部門的關系亦未完全理順,國有資產監管范圍也未得到合理界定。
工商總局: 釋疑網購實名制
日前在浙江網商協會成立儀式上,國家工商總局市場司網絡規范處處長劉寶恒明確表示,國家實行網絡交易實名制和收費完全無關,“實名制就是解決網絡交易虛擬主體真實身份的確認問題”。
【評點】實名制的出臺與互聯網和安全隱私問題有關。網購實名制有利于網絡平臺和網購消費者的誠信溝通。但是,我國對身份證的管理,與要求網購或網上經營實名制并不匹配,目前中國的身份證并不能反映個人信用級別。
以上由本刊研究部點評
《財經》答疑
何時加息最合適?
問:近期,市場頻出加息傳言。一方面是逐漸增高的加息呼聲,一方面是政府遲遲沒有行動,現在是否需要加息,什么時候加息是合適的時間點?
——四川 張旭
答:自今年2月以來,中國進入負利率時代。在此背景下,大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黔認為,非對稱加息是較優選擇。通脹預期未必表現在CPI里面,它表現在資產價格上面,特別是房地產。在此狀態下加一次息很有意義。他認為現在政策的兩難是,一方面經濟增速放緩,另一方面通脹預期仍然存在,可能最后的選擇是一次非對稱加息。
瑞穗證券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則認為,中國的央行僅作為貨幣政策的執行者,并不具有獨立性。從國家層面看,決策層對于是否加息目前仍處于觀望態度,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預計三季度CPI已經見頂,通脹壓力不會進一步上升;二是長期以來負利率對國有企業和國有銀行十分有利;三是決策者對于全球通貨緊縮的憂慮。他認為現階段盡管加息呼聲強烈,但決策層選擇年內加息的可能性極小。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也表示,當前并非加息的最好時機,加息并不能解決當前的負利率問題。他認為,即使加息也應該是10月中旬以后,央行可能會在三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公布前后,根據宏觀經濟的情況采取措施。他認為一旦加息的“靴子”落地,說明宏觀經濟形勢已經確定。
——《財經》雜志研究部
數據氣象
中央財政收入
地區——中國
時間——2010年8月
趨勢——同比下降
8月,中央本級收入2987.86億元,同比下降2.4%;地方本級收入2631.49億元,增長20.8%。財政部認為,8月中央財政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去年同期財政收入隨著經濟回升增長較多,收入基數較高;二是去年8月部分企業匯算清繳上年所得稅有一些收入入庫,今年企業匯算清繳上年所得稅都已在5月-6月入庫,8月沒有這部分收入,企業所得稅減少較多。8月,全國財政收入5619.35億元,比去年同月增加381.88億元,增長7.3%。預計后幾個月,隨著去年同期收入基數繼續抬高,以及今年下半年經濟增長逐步減緩,財政收入累計增幅還將逐月回落。
社科院財貿所所長高培勇認為,8月財政增速大幅下降屬于正常現象,下降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去年8月財政收入的由負轉正,基數比較高;二是房地產調控政策對經濟產生的影響已經顯現出來,經濟增速放緩在財政數據上得到體現。“房地產涉及18個行業,調控房地產對這些行業的影響比較大。”高培勇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