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全國政協委員、中日友好醫院中醫腫瘤科主任醫師李佩文"/>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本刊記者 高軍/攝
本刊記者:李委員您好,感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有人認為中醫和西醫的理論分屬兩個不同的體系,很難結合。作為中西醫結合領域的專家,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李佩文:我覺得真正達到完全結合會是個很漫長的過程,學界也沒有這方面的定義,怎么叫結合,怎么叫不結合,所以現在提出的口號是“中西醫并重”。但國家提“中西醫并重”,實際上卻是“重西醫不重中醫”,把大量的錢都投到西醫,而對中醫投入很少。這樣,國家政策就跟老百姓心里頭想的不一致,老百姓想的是,比如說得了一種慢性病可以尋求中醫和西醫兩種醫學去治療,當一種醫學治不了的時候再去尋求另一種醫學。
本刊記者:那么,您認為中醫和西醫之間究竟有沒有并存的空間呢?或者說,西醫的引入對我國的傳統醫學造成了哪些影響呢?
李佩文:清朝末年有一本《醫學衷中參西錄》,也叫《中西醫兩法治療》,是最早提倡中西醫結合的書籍。這本書的出現,說明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外國先進的醫學進來,特別是外國的一些傳教士借著傳教的機會,把西方醫學帶到中國,給中國醫學奠定了一個比較好的基礎。另外,我國最早的衛生部部長傅連暲,曾經接收了一個外國教會醫院,對我國紅軍的醫療保障起了很大作用。應該說,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幾千年靠的是中醫,而西方醫學進入中國給傳統醫學的現代化奠定了一個很好的基礎。清朝末年有一位叫張惜春的大夫,很有遠見卓識,他認為西方醫學跟我國的傳統醫學必然會有一個碰撞,這個碰撞必然會產生很好的效果。后來,毛澤東看到這種情況就提出了“中西醫結合”的口號。
本刊記者:在您看來,中西醫結合還是應該提倡的?
李佩文:對。實際上中西醫結合還是給中國的老百姓帶來了很多好處的,比如問中國的老百姓得了感冒愿意吃中藥還是西藥,一般回答都是不愿意單純看西醫。西醫給的大都是阿司匹林,吃了以后發汗又傷胃,而且西醫為了預防肺炎,往往開大量抗生素,這對老百姓來講是很頭疼的事情——花得錢多,慢慢還會產生耐藥性。但是這時如果既看中醫又看西醫,問題慢慢就可以解決了。中醫藥治療感冒的“說頭”比西醫多,分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用藥完全不一樣,而且中藥治療感冒不傷胃,不會產生抗生素那樣的耐藥表現。
可是,現在國家政策中“中西醫結合”提得越來越少了,現在的口號叫“中西醫并重”,但這個口號很虛無縹緲。怎么叫“并重”?是在老百姓心里“并重”,還是指國家在支持上“并重”?現在都不明了。
本刊記者:中醫院里的西醫醫生和西醫治療手段越來越多,您認為這是發展方向嗎?
李佩文:倒是也可以,兩種醫學都用上,對改善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效果還是有好處的。我認為,在治療上應該是能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在中醫院里采用一些現代的醫療設備也是必要的。比如,現在的“微觀辨證”、醫學化驗等很多東西都可以在中醫上應用,而且用現代醫療儀器設備檢查出來的結果來指導中藥應用也是十分必要的。
本刊記者:曾經有醫生說,中醫和西醫惟一的交叉點就在于都會面臨醫療糾紛。這句話雖是玩笑,卻道出了現在醫患關系緊張的現實。這其中恐怕既有醫生的原因,也有患者的原因,作為老專家,您認為這兩方面誰的責任比較大?
李佩文:在這個問題上,可能是社會的責任更大,卻很難說醫生和患者之間究竟哪一方的責任更大。前一段時間,社會上過多地提“醫院舉證責任倒置”,這種提法是錯誤的,誤導了很多老百姓去告醫院、告醫生。身體是一個“黑洞”,作為醫生來講,對于身體的了解,不知道的東西要比知道的東西多得多,所以非得要醫生說出一種藥會產生哪些不良后果,非得要醫生證明不良后果跟治療方法、用藥沒有關系,這種說法是非常幼稚的。
本刊記者:也就是說,政策導向上的失誤加劇了醫患關系緊張的局面?
李佩文:是這樣的,好在最近法律部門不再提“舉證責任倒置”了。另外,這跟輿論的一些誤導也有關系。有些媒體講了一些不實際的情況,把醫生說得一無是處。現在,前幾年造成的惡果已經慢慢看得出來了。為什么現在有的醫生要開大檢查、大處方?就是為了保護自己。可這樣一來,最后倒霉的還是老百姓,所以輿論在這方面還是要發揮正確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