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州藥品檢驗所(225500) 屈蓉
注射用哌拉西林鈉是半合成青霉素類抗生素,過敏反應包括蕁麻疹等各類皮疹、白細胞減少、間質性腎炎、哮喘發作和血清病型反應,嚴重者偶見如過敏性休克。大量實驗和研究已證實,β-內酰胺類抗生素所致的速發型過敏反應并非由藥物本身所致,而是與藥物中存在的高分子聚合物有關[1]。因此,在生產和貯存過程中應嚴格控制高分子聚合物的含量,以保證該類產品的質量以及臨床用藥安全。本品已為《中國藥典》2010年版收載品種,但未收載高分子聚合物測定項。本文參考相關文獻[2],利用分子排阻色譜法,建立了注射用哌拉西林鈉中高分子聚合物的測定方法。
1.1 儀器 Amersham Biosciences AKTA prime 抗生素高分子雜質儀,Primeview Evaluation 色譜軟件;METTLER AG135 電子天平。
1.2 藥品和試劑 磷酸二氫鈉(分析純),磷酸氫二鈉(分析純),注射用哌拉西林鈉(A廠批號:8100231BI、0010202BH,B廠批號:09102701),哌拉西林鈉對照品(中檢所 批號130419-200103 含量:90.5%)。

附表1 系統試驗數據

附表2 對照溶液的濃度及峰面積
2.1 色譜條件和系統適用性 色譜柱:葡聚糖凝膠 Pharmadex G10柱(16mm×37cm),流動相A: pH值為7的0.025mol/L磷酸鹽緩沖液[0.025mol/L磷酸氫二鈉溶液-0.025mol/L磷酸二氫鈉溶液(61:39)],流動相B為超純水。流速:1.0ml,檢測波長:254nm,進樣量200μl。分別以流動相A、B為流動相,取0.1mg/ml藍色葡聚糖2000溶液20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理論塔板數按藍色葡聚糖2000峰計算應不低于700,拖尾因子小于2.0。在兩種流動相系統中,藍色葡聚糖2000峰保留時間的比值為0.93~1.07,對照品溶液主峰與和供試品溶液中聚合物與相應色譜系統中,藍色葡聚糖2000的保留時間的比值均應在0.93~1.07。另以流動相B為流動相,精密量取對照液200μl,連續進樣5次,峰面積的相對標準偏差應不得大于5.0% (結果見附表1)。
2.2 實驗結果
2.2.1 對照溶液的線性關系 精密稱取哌拉西林鈉對照品20.36mg,置100ml量瓶中,用少量甲醇溶解后,加純水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貯備液。再分別精密量取1ml、2ml、3ml、4ml、5ml、6ml置于10ml量瓶中,用純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將此6種溶液分別重復進樣2次,每次進樣200μl,記錄色譜圖,計算2次平均峰面積對濃度的一元回歸議程。結果表明哌拉西林在濃度18~110μg·ml-1的范圍內線性良好。以哌拉西林對照溶液峰面積為縱坐標,濃度(μg·ml-1)為橫坐標,求得回歸方程:Y=0.4228X-0.2778,相關系數為0.9993。(結果見附表2)
2.2.2 對照溶液峰的重復性 取2.2.1項下55.2774μg/ml對照溶液,以流動相B為流動相,重復進樣5次,記錄色譜圖,峰面積分別為22.0880、22.7169、23.0411、22.7647、22.5272,計算相對標準差(RSD)為1.6%。
2.2.3 高分子聚合物峰的線性范圍 取同一批樣品(批號:8100231BI),分別稱取50.08mg、99.60mg、199.52mg、402.92mg、599.24mg置10ml量瓶中,用少量甲醇溶解后,加水稀釋至刻度,制成供試液,立即進樣,聚合物的峰面積分別為3.5600、7.0488、16.3512、34.0616、49.4497。以注射用哌拉西林鈉的濃度(mg·ml-1)為橫坐標,以聚合物的峰面積為縱坐標。求得回歸方程為:Y=0.8464X-0.7814,相關系數為0.9996。結果供試液濃度在5~60 mg·ml-1范圍內對聚合物的峰面積呈良好線性關系。
2.2.4 聚合物峰的重復性 取同一批樣品(批號:8100231BI)約0.2g 5份,精密稱定,置10ml的量瓶中,用少量甲醇溶解后,加水稀釋至刻度,分別進樣,聚合物的峰面積分別為16.3512、15.7606、16.9819、16.6477、15.9660,計算相對標準差(RSD) 為3.0%。
2.2.5 以信噪比10:1為指標,測得定量限為2×10-3mg·ml-1。
2.2.6 樣品測定 分別取三批不同批號的樣品,精密稱取約0.2g,置于10ml量瓶中,用少量甲醇溶解后,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立即精密量取200μl進樣,以流動相A為流動相進行測定,記錄色譜圖,測得8100231BI、0010202BH和 09102701 的聚合物含量分別為0.22%、0.19%、0.12%。
3.1 流動相A 的磷酸鹽濃度 實驗中分別采用0.01mol·L-1、0.025mol·L-1、0.05mol·L-1、0.1mol·L-1pH7.0的磷酸鹽緩沖液為流動相進行實驗,結果表明,在0.025 mol·L-1磷酸鹽緩沖液中分離度最大,且聚合物的峰形較對稱。故選用0.025 mol·L-1的磷酸鹽緩沖液作為流動相。
3 .2 流速的選擇 實驗中分別采用0.8 ml·min-1、1.0 ml·min-1、1.5 ml·min-1流速,記錄色譜圖。結果表明,0.8ml·min-1主峰流出時間過長,1.5 ml·min-1其分離度不好,選用1.0ml·min-1測定時,主峰分離度較好,且出峰時間適宜,故選用流速為1.0ml·min-1。
3.3 流動相A 的pH 值 分別以pH 8.0,pH7.0,pH6.0的0.025 mol·L-1磷酸鹽緩沖液為流動相,進行實驗。結果表明,在pH6.0和pH8.0的緩沖液中,聚合物的分離效果不理想,在pH7.0的緩沖液中分離情況較好,故選用pH為7.0的0.025 mol·L-1磷酸鹽緩沖液作為流動相A。
3.4 為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供試品溶液在制備完成后應立即進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