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軍
在我國學校體育教學中,過去比較強調統一的行動、嚴密的組織、嚴格的管理,恪守的遵守和服從,對學生體育學習的主體性認識不足,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了改變這一狀況,使之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我嘗試把柔性管理的原則引入課堂教學。
一、對柔性管理的認識
柔性管理是相對剛性管理而言的,我們通常所說的管理是指設計和保持一種較好的環境,使人們在這種環境中高效率地實現既定目標。傳統的管理職能是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這里強高地是管理者的權威性和強制性,其主體是管理者。這就是所謂的剛性管理。柔性管理則在研究人們心理行為規律的基礎上,采用非強制性方式,對人的心理施加潛在的影響,從而把管理者的意志變為人們的自覺行動,其主體是被管理者,其職能也轉變為教育、協調、激勵、互補。
教學過程 也是一種管理過程,管理的一些基本原則同樣適用于教學。我們之所以把柔性管理引入體育教學,首先是基于教育思想的革命性轉變,認識到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由“為教而教”變為“為學而教”。其次,現代學生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們思想活躍,善于思考,渴望成材,主體意識和民主意識增強。這就使我們有可能把柔性管理引入體育教學的實踐。
二、柔性管理基本原則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1、內在重于外在
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的管理有兩種形式。其一是外在的,如課堂常規、課堂紀律、教學要求等,這是物化的管理形式。這種形式帶明顯的強制性。另一種管理方式是內在,即通過說服教育、形象感染、感情投入、激勵鼓動等手段,以潛在的方式影響學生,把教師的教學目標變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其核心是強化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即把學生的自尊心、好勝心、好奇心、上進心、榮譽感、自我實現等心因素,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學習體育的內因性動機。這種動機產生的驅動力強度大,維持時間長,其效果是剛性管理所難以達到的。例如,長跑是學生害怕教師頭痛的教學內容,硬性要求往往出現“牛不吃草強按頭”的兩俊局面。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鼓勵學生通過長跑,嘗試展示自我和挑戰自我,使我集訓到“只有戰勝自我,才能戰勝一切”,往往促使學生自覺投入到練習中去。畢竟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是未來的成功者。我們在教學中組織學生為同伴吶喊加油,在充滿激情的群體氛圍中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些方式是有濃厚的感情色彩。把強制變為引導,讓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使學生對教師的意圖不僅認可,而且把它變為自覺行動。
2、個體重于群體
柔性管理之所以重視個體,是因為群體是由若干個體組成的集合。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需求及性格、體能等不盡相同,“一刀切”、“齊步走”式的教學方法不可能實現因村施教,也不可能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
尊重學生的人格,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特征。近年來,許多學校依據學生的興趣、特長、體質采用了分級教學,專項教學等個性化教學組織形式。我們可以在教學中為學生留出更多的自我活動空間,以個人或小組進行教學。為加強教學的針對性,還可采用“運動處方教學”,課后學生填寫完成情況、身體反應、體會及建議,交教師分析、評價,然后開具新的運動處方。這一方法有助于學生掌握適合于自己的鍛煉方法和自我評價方法。這種著眼于個體的個性化教學,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群體的完善。
3、肯定多于否定
“肯定”與“否定”是一切管理中經常使用的方法。以柔性管理中更強調把重點放在“肯定”一面。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尊重”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其中包括人對自己的尊重,如注意、接受、支持、贊揚等,也包括自己對自身的尊重,如自信、自強、自立、勝任等,如果這些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會產生自卑感、軟弱感和無能感。蓋杰和伯令納在《教育心理學》中指出:“表揚是種最廉價、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激發學習動機的方法。”教師在評價學生是地方戲分肯定其成功,不僅會使他們心理上得到滿足,而且使之為進一步的學習增強信心。上海的“成功教育”經驗值得借鑒,采用“低起點,小步走,多練習,快反饋”的方法,根據學生的基礎把學生“努力一下就可以達到的水平”作為教學的起點,把教學要求分解成循序漸進的層次系列,通過反復練習,使學生層層有進步。教師及時對這些進步作出肯定的評價,使學生每一次進步成為有形的事實,在成功的喜悅中提高自信心和積極性。即使失敗了,也應該盡量從中發掘“亮點”,使其看到希望。
4、身教重于言教
在教學中言教是理性的分析,往往是居高臨下的,而身教則是樣板的展示,是平等的交流。柔性管理充分肯定以身作則的要重性,認為在一定意義上身教更為重要。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是影響學生的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這一影響的基礎是教師對學生的深厚的愛和熱情的期望。這咱影響不僅有賴有教師的業務能力,更有賴于教師是否能充分運用自已的人格感染力。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準確優美的示范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技術的理解,更引起他們的贊美和模仿,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同時教師時刻以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質,如嚴謹的工作態度,嚴格的自律精神,樂觀向上的情緒,平易近人的作風等影響著學生,種影響不僅在教學中發揮作用,甚至還將超越課堂的時空,影響他們一生。
三、運用柔性管理應注意的兩個問題
1、注意剛柔互補
在剛性管理中強調的是外在規范是強制性。它使教學過程有章可循。在評價時變有充一的標準,明確的目標,可操作性,但是容易陷入機械化和簡單化,但如果簡單地認為柔性管理可以完全取代剛性管理,則會走向另一個極端。至柔至剛皆不可取,剛柔相濟才能相輔相成。
2、注意柔性管理效果的滯后性
在剛性管理中,管理者的意志與被管理者的執行是同步的,對于教師的指示,學生“理解要執行,不理解也要執行”,其效果“立竿見影”,而在柔性管理中,教師的意志變為學生的自覺行動則需要一定時間,甚至多次反復。因此,我們運用柔性管理原則時要有提前量,盡量把工作做到前面,同時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否則將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