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瑞英
培養小學生的作文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和重點,作文教學是困擾語文教師的一大難題在教學中,學生怕寫,教師難教。如何提高小學生作文能力,多年來,一直是語文教師的探究的主要課題。下面探討自己對作語言教學的幾點體會:
一、從故事入手,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和口頭表達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無形的動力。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此話道出了學習興趣在人求學、獲知的智力活動中的積極功能。當他們對作文產生了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心情舒暢地寫作,寫出來的東西就會有真情實感,寫作技能自然就會不斷提高。
怎樣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呢?我根據孩子們喜歡聽故事這一特點,從講故事入手,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我盡理利用課前課后或課外活動時間,講一些形象生動感人的故事給他們聽。當我繪聲繪色地講故事時,我發現孩子們個個眼睛里閃閃發亮,聽的津津有味。當他們聽完幫事后,總是被故事里人物深深打動,便自主地議論開來。我抓住機會,讓他們復述老師講的故事,并啟發他們感受。這樣一來他們在不知不覺中進行口頭作文訓練,不光潛移默化地對作文產生興趣,而且培養了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然后,我在向同學們介紹故事的作者,介紹世界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使學生對作家產生了無比敬佩的感情,寫作也有了內驅力,為提高寫作能力奠定了基礎。
二、把日常生活和作文結合起來,指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
作文來源于生活,但是不等于生活,教育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熱愛生活水平、觀察生活、積累生活、分析生活。要用簡短文字寫復雜的客觀事物,首先要看清楚、想清楚。看清楚就是觀察生活;想清楚就是分析事物,看清楚首先要認真地看,粗枝大葉,淺嘗輒止,就會把現象當本質,要看清事物的方位、大小、高低以及其他事物的區別和聯系。只有這樣才能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發現生活的真正內涵。想清楚就是在看清楚事物的基礎上,把事物的內在聯系弄清楚。不如此就不能識別“廬山真面目”。如果連事物的前因后果都沒有弄清楚,當然就不能清楚的表達了。看清楚、想清楚的基礎上要寫清楚,還要做到觀察有目的。觀察有了目的,這樣一來就會把注意力集中到一點或幾點,是觀察員所得具體細致,留下深刻印象。學生學會了觀察生活,并強烈地感受了生活,自然就能寫出好的文章來。
三、拓寬思路,放飛他們想象的翅膀
人人都想象力,尤其是少年兒童想象更加豐富。進行寫作,構思情節,描繪形象,都需要充分發揮想象,就小學生而言,想象越豐富,其表達也會越生動;想象越活躍,其語言也會越有情感。因此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注意引導學生開展聯想,讓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啟發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拓寬時間和空間的范圍,盡可能從不同方面、不同的角度去認知事物,使思路具有廣闊性。
四、緊扣興奮,即興作文
小學生思維活躍,易興奮,也易轉移。當學生對某事件或某處景物產生濃厚興趣是,情緒激動,急欲宣泄,此時教師應抓住時機,鼓勵學生即興作文。把目之所及、心之所想恰當地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先口頭作文,再經教師點撥,形成書面文章。有一次,學生看到雨后的彩虹,都非常高興。問老師為什么彩虹是彩色的,怎樣形成的。我告訴他們原因后,讓他們把看到的,想到的說出來,寫出來。結果學生以彩虹為題材的作文寫的比較出色。
五、貫徹因評改材施教原則
在作文評改上,應根據學生作文的差異,有所區別,側重對待。我的做法,優秀生以“評”為主,中差生以“改”為主。這是因為優秀生作文有一了定的基礎,需要錦上添花。教師應在文章的立意、結構等寫作方法這些有一定難度的方面提高要求,給予指導。
興趣是最那的老師,鼓勵是最好的辦法。我發現受過兩次以上評講的同學,作文態度都較前認真,希望自己的作文再一次獲評。之后我采取滾雪球的方法,每次講評都增換的新的學生名單,逐漸擴大優秀面。為了培養這部分學生的作文興趣和能力,我還積極組織他們開展作文課外活動,如辦作文園地,開展作文競賽,編優秀作文選,讀書評報,寫觀察日記,給報刊投稿等。這樣,我的周圍很快團結了一批喜愛作文的同學。他們的作文成績的迅速提高極大鼓舞了中、差學生。
六、要創造機會,把握契機,使學生多說、樂說
在閱讀教學中進行說話訓練,教師的提問千萬不要成為教師與“高材生”的“表演”。要注意面向全體學生,盡量為每一個學生提供說的實踐機會。對口頭表達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要重點幫助。
愛玩是學生的天性,教師可有意識地安排一些有意義的活動讓學生玩、玩后進行說話訓練。這樣學生說話的積極性高,而且比較容易用自己的語言描繪美麗的景色。學生和不行虎豐富,獲得知識越多,越有利激發學生說話興趣,使學生多說話,樂于說話。
至此,我又改變了評改的辦法,由教師評改為主變改為學生評改為主,具體辦法是講知識,教方法,練能力。我把好作文標準編成易記的三字歌,讓學生記牢。這三字歌是:主題好,選材新,感情真,寫具體,段落明,語句通,用詞好。這樣,學生作文評文都有所依傍,簡便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