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慶
【摘 要】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針對當前閱讀教學中教師分析代替閱讀,講授代替體悟的現象,基于“語文生活化”理念之下的語文閱讀教學,能很好的引領學生走進生活化閱讀情境,讓學生在生活中快樂閱讀,深情體悟文本,感受文本帶來的真實情感,激發學生熱愛生活、做生活有心人!
【關鍵詞】生活化 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可見,閱讀教學不是告知、傳遞、贈送,而是重視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感悟、體驗,這都離不開學生生活經驗。然而在現實教學中,筆者發現,課堂閱讀教學呈現出幾種不良現象:教師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代替學生閱讀情感體驗;閱讀教學成了師生機械地問答,課堂氣氛“死氣沉沉!”學生學習沒有興趣;課堂教學脫離學生已有的生活實踐,成了“空中樓閣”;學生對文本理解千篇一律,缺少個人真情感受;閱讀教學方法呆板,沒有創新……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已有生活實踐經驗的挖掘、激發,從而激發學生已有生活體驗,讓學生入情入境進入文本,理解、感悟、體驗文本思想,產生情感共鳴,使學生快樂閱讀、理性閱讀、生活化閱讀!長時間來,本人以語文課堂生活化教學為理念,踐行于日常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取得了點滴進步。
一、體悟語文生活化的真味
“語文生活化”是指充分調動學生的直接經驗和主觀體驗學習語文,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語文,有力地指導學生生活,即“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的語文教學方式。
(一)轉變教師角色是關鍵
1、變說教者為主持者
以往的語文課堂上,學生及其容易成為接受思想的容器。今天,老師的角色只是一個課堂教學的主持者,組織引導學生在課堂這個大舞臺上盡情地閱讀,激發并聯系學生現實生活,讓學生抒發自己的真實情感,在主動參與、充分展示自我的過程中,心靈上有觸動,情緒上受感染,情感上得到體驗,實現閱讀個性化和生活化。
2、變權威者為學習者
新課程也倡導教師的教為學生的學服務。而且,在信息技術迅猛發達的時代,獲取信息的渠道也在不斷拓寬,學校和教師已不是唯一的知識來源,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我們應該以學習者的身份參與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在教中學,在學中教,教學相長,努力把自己鍛煉成為一個學習型的教師。
3、變講授者為合作者
學會合作是21世紀教育的一大主題。在合作中體現師生的平等關系,在合作中感受生活化課堂氛圍。如,開展四人小組合作討論:“將相交歡是在什么樣的時代背景下進行的?”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作為普通的一員參與到小組中。學生在自然、平等的氛圍里學會傾聽,學會思辯,學會尊重他人,學會對他人負責,學會辯證地看問題,這樣更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真正實現語文生活化。
總之,教師只有轉變傳統的講授、說教形式,摒棄思想上固有的絕對權威,以一名參與者、主持者、實踐者、合作者、探究者的身份融入到學生的活動中,才能為語文生活化奠定堅實的基礎,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
(二)講究教學策略是途經
1、營造生活化閱讀教學情境
記得一位教育專家曾說過:“環境能熏陶、改變一個人!一個好的環境如同一位活生生老師!”課堂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課堂。如在教學蘇大出版社的高職語文第四冊史鐵生的《我與地壇》一課時,我特意選了一個臨近母親節的早晨,并且課前對外部環境進行了布置,讓學生動手制作特別的小禮物送給母親,上課播放《懂你》一曲等,學生感恩之心油然而生,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文本,體悟作者的內心情感,為上好這篇課文做好了強有力的鋪墊作用;再以《我與地壇》一課為例,教師在課堂里的心情應該是深沉的,語言是富有傷感、悲痛的,神態是凝重的,所有這些都將無形的影響學生,對于引領學生走進現實生活,產生真情實感起到決定作用。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環境的布置、熏陶要與現實生活相一致,不能脫離生活,創設出虛擬的生活情境,因為我們所進行的教育是來源于生活,回歸于生活的教育。
2、發揮教學機智,善于捕捉生活化信息
課堂是靈動的。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發揮教學機智,善于捕捉生活化信息,有效地引領學生走進生活化情境中去,讓學生在課堂里不再陌生,使學生能結合自己生活例子和經驗,暢所欲言,流露真情,與文本思想產生共鳴,從而進行有效的生活化閱讀。
二、對語文生活化閱讀教學思考
研讀2009年出臺的中職語文教學大綱,“實踐”一詞在字里行間屢屢出現。2009年底,江蘇省也頒發了五年制高職語文新課標,我們將五年制高職課標與普通高中課標作了比較,發現兩者最顯著的不同之一在于高職課標突出了語文課程的實踐性。僅以“實踐”一詞出現次數為例,“實踐” 一詞在總字數略少的五年制高職課標中共出現30次,而在高中課標僅出現20次。可見語文實踐活動教學的重要性。
我們職校肩負的任務是向社會輸送技術人才,加強職校語文教學的實踐性早已是各界共識。同時職校學生與普通高中學生相比,他們的業余可自由支配時間要多得多,進行語文實踐活動可行性較大。如何創造性地開展有效的語文實踐教學活動確實是許多一線職教老師關注的問題。
三、對課題的思考
1、由于筆者在語文生活化閱讀教學中,很多理念都是間接學習得到的,自己親身體驗、實踐的還不深刻,應該說,對問題的剖析程度還不深,今后,還需要筆者不斷地實踐探索,尋求出一條真正符合學生成長的路子。2、閱讀教學生活化的手法,探索實踐剛剛開始,根據不同教材,不同學生,不同環境,怎樣更具有操作性。3、在生活化閱讀教學中怎樣更好地實現發展多元智能目標。
作者簡介:
張慶,性別:女,江蘇省連云港工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助講,研究方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