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茜
(廈門市思明區青少年宮)
把握要訣,引導學生進行科幻畫創作
◆朱 茜
(廈門市思明區青少年宮)
科幻畫是超越語言的智力與情感的創作,是開啟少年兒童暢想未來,創造新生活的金鑰匙。美術老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科幻畫創作中,只有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高其藝術的表現力,才能使科學和藝術的融合,創作出更多精彩的科幻畫作品來。
科幻畫 兒童 創作
科幻畫對于培養少年兒童的科學想象力和創造意識,使他們從小就嘗試手、腦并用以及倡導科技與藝術的融會貫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對于培養少年兒童熱愛科學、提高創新能力,促進綜合素質的提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作為美術教師,首先要關注科學發展新動向,提高自己的科學素養,同時,又要不斷地研究科幻畫的發展,在自己的頭腦中積累大量的科學圖像和科幻藝術圖像,并能在教學中熟練地運用它們,才能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啟發大膽想象,在科學幻想畫的創作上、主題和形式上有個全新的“變臉”。因此,在引導學生進行科幻畫創作過程中,把握輔導要訣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將從以下幾點闡述個人的教學體會。
科學幻想畫所表達的科學內容是沒有局限的,天文、物理、生物、化學、機械、電子、遺傳、生產、社會等方面都是少年兒童構思、創作的主題內容。這就給教師提出了一個新問題——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科學素養。如果教師缺乏這方面的素養,就不可能輔導出具有前瞻性的科幻畫。所以,教師必須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平時一定要加強學習,關注科技領導的新成果,注意觀察和收集身邊的新鮮事物、新信息,對科技前沿盡可能多的了解。同時,通過生活中的身邊小事引發學生的科學幻想,引導學生把平時學習生活中遇到的“不順手”、“不合理”、“不方便”的一些事物,通過自己的設計、想象,將它們變成了“順手”、“合理”、“方便”的新事物,并用繪畫的手法把它表現出來,例如,《我拿光盤上學去》《神奇的傘》《不怕地震的彈簧房》等作品,就是將豐富的科學想象力同頗具個性的繪畫有機結合的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畫作品。這些科幻畫作品構想都源自于生活,其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憑空想象、閉門造車是創造不了優秀作品。在科幻畫創作過程中要經常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交流,使學生在“你聽我說、你說我聽”的過程中思維得到互相啟發、相互碰撞,在不經意中挖掘科幻畫的創作素材,產生好的創意。相互交流能使學生思維變得開闊,也能激發和促進創造性思維的開拓。例如,在指導《音樂刷牙》創作過程中,啟發學生想象,刷牙假如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會有什么變化呢?教師通過以分小組形式進行交流,學生的思維得到激發,“一石激起千層浪!”你一言,我一語,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打開了話匣子,有的說,如果泡泡是彩色的那多美麗;有的說,刷牙時牙刷能根據快慢發出優美的音樂那就更好了,學生大膽而豐富想象,教師因勢利導,撞出了一朵朵美麗的靈感火花,創作出了極具個性的科幻畫作品。
黑格爾說:“最杰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愛因斯坦強調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孩子喜歡想象,因為他們的生活本身就充滿想象。魯迅先生在《看圖識字》一文中就曾熱情地贊美兒童的想象,他說:“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處,想到昆蟲的語言;他想飛上天空,他想潛入蟻穴……”可見,想象是培養孩子們在生活中進行奇思妙想的最好“良藥”。可以讓他們在純真的心靈里大膽的、無拘無束的表露自己的情感。其實,這也是一種智慧聰穎的體現。
沒有想象就沒有藝術創造。一幅好的科學幻想畫作品,首先要有豐富的想象力,要貼近學生實際,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相連,遂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開拓藝術創造的愿望。在《未來交通工具》的創作中,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從日常交通工具入手,讓學生說說自己熟悉的、喜歡的交通工具,再說說它們有哪些不足,希望在哪些地方得到改進。接著讓學生說說理想的交通工具應該是怎樣的,有哪些功能,可以到達哪些地方,外形會是怎樣的……通過在交流中產生出各種境界,激發學生將想象觸角伸到各個領域,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翅膀,大膽想象,大膽表現,要標新立異。通過不斷的引導,在學生的習作里,令人驚喜地看到了他們的奇思妙想和豐富的創造力。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就要讓學生敢于提出問題,存疑使學生在認知上感到困惑,產生認知沖突,引起定向探究性反射,有了這種反射或質疑,思維也就應運而生。科幻畫的主題應該來源于生活并有科學依據,不要有迷信的內容和唯心的內容,要讓他們懂得,你的想法或許是可以通過技術與科學的發展將來可能會實現的。
鼓勵孩子們幻想,不是讓他們胡亂地瞎想,而是從觀察了解身邊的校園、家庭做起,引導他們深入思考:生活和學習中有什么不盡人意的地方,哪里比較不方便,有什么需要改進的……孩子們在觀察過程中自然發現了很多問題:比如校園垃圾怎樣來處理,人口的增長與能源、交通、住房之間的矛盾,沙塵暴的危害與消除,廢舊電池的合理回收,森林的大肆砍伐,環境污染處理與再生,能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等等。通過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一系列教學活動,學生作品《會亮的垃圾桶》就是針對學校里的各類垃圾而設計,《會走路的樹》消除了沙塵暴的危害,《沙漠新景觀》解決了沙漠生態平衡等一系列思維富有創造性的科幻畫作品。
附:朱茜老師指導學生的科幻畫作品
(感謝七星瓢蟲少兒美術網提供的電腦、線描、版畫、國畫科幻畫作品)

科幻畫的表現技法是為表現科幻的主題而服務的,因而應科學性與藝術性并重。科幻畫的藝術表現形式非常多,如油畫、國畫、水彩畫、水粉畫、鋼筆畫、鉛筆畫、油畫棒、水彩筆、版畫、粘貼畫、電腦繪畫、刮蠟畫等都可以進行表現,也可以根據畫面效果進行混合運用。教師要不斷地研究新材料、新工藝,大膽地對新材料和新工藝進行嘗試。陳舊的技法是不利于科幻題材表現的。教師要經常關注科技繪畫、電影、攝影的作品,對優秀的新作品,還可以開設專題的欣賞課,讓孩子們了解新材料和新工藝帶給科幻畫的新效果。
學生在創作科幻畫時要依據題材內容,選擇不同的表現形式和技法,要具有視覺美感。因此在具體的輔導中應加強表現技法的指導,鼓勵他們從畫面的構圖、造型、設色創新;也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創作的題材、繪畫材料來選擇表現各種技法進行指導。例如,利用油畫棒色彩鮮艷,采用夸張的表現形式創作的《音樂刷牙》,根據兒童年齡特點和平時的喜好,采用水彩筆繪畫表現的《會走路的樹》,用奶昔筆創作的《我拿光盤上學去》,用畫和剪貼的形式創作的《不怕地震的彈簧房》等作品,都是根據科幻畫的題材內容所需,進行的各種不同繪畫技法的合理運用。所以,老師在學生進行科幻畫創作時,可明確地告誡學生只要畫面的需要,各種綜合材料都可以為我所用,什么表現方法都可以應用于創作之中。學生只有敢于運用多種表現手法來表現事物,才能創作出畫面效果好且豐富多彩的科幻畫作品。
科幻畫是超越語言的智力與情感的創作,是開啟少年兒童暢想未來,創造新生活的金鑰匙。美術老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科幻畫創作中,只有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高其藝術的表現力,才能使科學和藝術的融合,創作出更多精彩的科幻畫作品來。同時,教師自身的科學素養的提高,藝術視野的開闊,也是提高科幻畫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