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辛
為世博法律服務畫上精彩一筆
文/黃辛
上海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協辦

隨著上海世博的帷幔拉開,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領略到了上海世博的魅力和精彩:這是一次探討人類城市生活的盛會;是一曲以“創新”和“融合”為主旋律的交響樂;她將成為人類文明史上的一次精彩對話。
從申辦到舉行,上海世博會的舉辦,凝聚著從中央到地方無數人的心血,牽動著方方面面的神經,連同著各行各業的協調配合。期間,更包含著一批為世博默默無聞辛勤工作的人們。作為世博強大的法律服務供應者和志愿者,上海律師為世博順利召開保駕護航、默默奉獻,自豪地喊出了:我們律師,要讓世博變得更加美好。
在世博會籌備過程中,上海律師的服務是從實務開始的。一些知名的律師事務所較早地嗅到,世博會的舉辦可能為上海律師的法律服務帶來新的空間。通過長期以來在客戶群中形成的良好口碑,以及有關政府部門的積極認可,一批優秀的律師與律師事務所率先走上前臺,利用各自的專業優勢,為世博會的籌備提供法律服務。服務范圍包括場館建設、門票管理、知識產權保護、特許經營以及國外參展商利益的保護等諸多方面。
上海市律協適時成立世博法律研究委員會,在市律協的領導下,積極發揮自身優勢,為上海律師在實務上的服務工作保駕護航。一方面,委員會對各律師事務所正在提供的法律服務進行總結與梳理,以期對這些服務給予一定的指導;另一方面,委員會通過召開實務方面的研討會等方式,積極探索更廣闊的服務空間,通過與上海市法學會、世博局的及時溝通,為上海律師服務世博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幫助。
最能體現委員會在實務方面作用的一件大事,便是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志愿者工作法律顧問團的組建。該顧問團由上海市律師協會與上海市世博會籌辦工作領導小組志愿者組共同協議建立,由委員會參與日常管理。成立后的顧問團律師,目前已經為志愿者組在招商、保險、活動方案設計等方面,提供了許多專業性的建議與意見,為世博會志愿者工作的順利進行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上海市律師協會世博法律研究會主任、中茂所主任盛雷鳴介紹說,早在世博會籌備之初,審聘法律顧問時,中茂所就主動向世博會組織者提交了一份制作精美的法律服務方案書。在激烈的角逐中,中茂所最終以專業化程度高,并且承接過多次重大項目法律服務的特色勝出。之后,中茂所立即用上該所的“看家武器”為世博服務——“4+3+X”,即派出4名專業律師常駐世博現場全程服務,處理日常法律事務;同時,由3名律師組成“后援團”,對重大、疑難問題分析研究,并提出專業性的解決方案。“X”則是由其他律師組成“機動部隊”,隨時準備應對集中性事件和案件。
世博會主要場館之一的世博演藝中心建筑面積近12萬平方米,軌交八號線和西藏南路越江隧道將在演藝中心地下相通,設計施工難度大。和華利盛律師事務所擔任演藝中心建設全程法律顧問,項目管理、造價咨詢、合同洽談簽訂、施工工程……律師們審閱合同近百份,提出了一系列準確、詳盡的法律意見,有力地支持了該項目順利推進。
提起世博會知識產權保護,荷蘭場館“快樂街”一波三折的建設堪稱經典,其中凝聚著上海律師的智慧和艱辛。
2007年11月16日,荷蘭王國與上海世博會組織者正式簽署了參展合同,并公布了荷蘭展館建筑設計方案。不久,荷蘭王國駐華大使館就收到了一封中國公民王群先生寄來的“關于上海世博會荷蘭展館建筑設計方案知識產權的交涉函”。
該交涉函稱:“我是中國發明專利《高架立體建筑物》(專利號:ZL2004 1 0033851.2)的專利權人。上海世博會荷蘭展館建筑設計方案和《高架立體建筑物》雷同。按照中國相關法律,須經專利權人的書面許可,才能實施,否則將構成侵權”。
荷蘭國家館的建筑設計涉嫌侵犯中國公民的專利權!這個消息傳到荷蘭王國國內之后,一石激起千層浪。荷蘭國內高度重視此事,經反復協商,指派荷蘭王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辦事處聘請最優秀的中國知識產權專家,竭盡全力辦好此事,保證荷蘭國家館順利開工。
臨危授命的荷蘭政府總代表Walter van Weelden(魏偉勵),決定請中國最優秀的知識產權專家幫助荷蘭政府渡過此次難關。經過查詢世博網,魏先生找到了世博會指定的法律服務供應商上海市錦天城事務所。于是,2008年1月10日,經過雙方面談,陳乃蔚律師和齊寶鑫律師代表錦天城接受了荷方的委托。至此,一場頗具影響力的涉及世博會的知識產權糾紛大戲至此拉開序幕。
王群先生認為荷蘭王國參加世博會的“快樂街”項目設計侵犯了他的專利權,要求荷方停止侵權,賠償損失或者與其簽訂專利許可協議。
荷方則委屈的認為:荷蘭館名為“快樂街”的設計方案十分特別,由荷蘭藝術家兼設計師John K rmeling(約翰·考美林)獨立自主設計,根本沒有侵犯王群所謂的專利權。
雙方各自堅持己見,此事一度陷入僵局,荷蘭王國也面臨著要么答應賠償損失要么更改設計的窘境。
接受委托后,兩位律師展開了全面的調查取證工作,通過專利檢索發現,王群先生的中國專利描述了一種高架立體建筑物,建設在地基上,每組高架立體建筑物由空間支架和房屋單元構成;固接于地基的空間支架四周空間安裝有若干房屋單元;該空間支架有連接地面的交通設施,該空間支架的頂面為道路。該發明將房子布置在空間支架的四周空間,能在單位建設用地面積上建設較多的建筑面積,節約用地,同時改善居住交流性和舒適度,并且交通工具可直接到達各戶門口;該發明還可根據市場需求和資金狀況,在空間支架建成后,分批分期建造單元房屋,經濟性較好。
荷方的“歡樂街”設計則象征一座理想中的城市:不同裝飾類型的建筑物將沿著一條形狀為數字“8”的街道排布。建筑以井然有序的方式位列商貿街的兩旁;城市生活的各個方面將相互融合,全然不同于按住宅、工作、工業區域進行職能劃分的現代城市規劃。沿著“歡樂街”,訪客能夠隨意欣賞街道兩旁別致的樓宇,從而一路感受濃郁的荷蘭式體驗。每一幢樓宇都是一座微型展館,折射出荷蘭在使用空間、能源和水等自然資源時的創意思想。

為了弄清楚案件事實,兩位律師和上海市法學會一道,主持召開了業內知名專家專題研討會,來自上海律師界、專利代理行業、高等院校、法院的十幾位知名專家參加了研討會。
2008年10月27日,在研討會成果的基礎上,律師代表荷蘭世博辦事處向王群先生發送了律師函,表明了荷方的立場。經過各方的努力,糾紛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2009年2月27日,上海世博會荷蘭國家館得以順利破土動工,加入首批動工建造國家館的參展國之列。
2010年4月8日,陳乃蔚律師和齊寶鑫律師接到荷蘭王國駐上海總領事汪一力的盛情邀請,邀請為荷蘭王國世博會項目作出突出貢獻的兩位律師,參加2010年5月18日荷蘭國家館日的活動。那天,荷蘭王國王儲殿下和馬克西瑪王妃殿下親臨世博現場,并和律師等一起觀看了晚上的荷蘭舞蹈團的演出。
4月8日,上海浦東新區司法局世博核心區域社會矛盾調解工作室揭牌成立。浦東新區迎世博法律志愿團指派六名律師志愿者,在世博期間參與世博核心區社會矛盾的調解化解工作。
據悉,從去年7月開始,浦東新區迎世博法律志愿團與陸家嘴街道司法所合作,志愿團每周四上午安排兩名律師志愿者前往該街道司法信訪綜合服務窗口值班,為市民提供免費法律咨詢、糾紛調解、信訪接待、法律援助服務,該活動計劃持續到2010年10月31日世博會舉辦結束。
志愿團共有96名志愿者參加值班,其中包括許多知名律師、事務所主任、黨支部書記。有的律師為保證按期值班,放棄了休假和出差。志愿者的無私奉獻、真誠付出,使得志愿團在陸家嘴街道司法信訪窗口的法律服務取得了積極顯著的成果。志愿者律師值班9個月來,累計接待了300多件市民法律咨詢,調解糾紛近20件,為9名困難群眾提供了法律援助服務,有效預防和化解了社會矛盾,向群眾宣傳了法律知識,為平安世博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編輯:靳偉華 jinweihua1014@sohu.com